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4章 越州城 (第1/2页)
唐枭第504章越州城马殷没来进袭福州,韦扶风不得不防,但又不能加重福州负担。 福州不是产粮地,军力驻扎多了,粮食成本激增。 韦扶风不得不结束居家生活,李玉彤流泪抱着韦扶风,次日一起登上乌山,依偎的俯瞰山河城池。 ...... 韦扶风启程离开阆风西苑西城门,明面上向西去往岭南,实则迂回浙东。 一路风餐露宿,有惊无险的赶到越州城,交纳城门钱,顺利放过的进入城门,走在山阴县地域,寻一家客栈洗尘吃饭。 吃过饭,伙计进来收拾,韦扶风说道:“过来,爷问话。” 伙计走近点头哈腰,笑语:“客官问什么?” 韦扶风摆手,一个护卫取出十个铜钱递给伙计,伙计接了欢喜的道谢。 “我几年没来越州城,有什么变化说一说?”韦扶风随意说道。 伙计笑语:“变化很多的,越州城升格大虞府,大唐皇子越王分封坐镇大虞府。” 韦扶风点头,伙计想一下,又道:“以前的逆贼董昌伏诛,董昌的女眷发为娼籍,都被越王留在内城做戏子。” 韦扶风点头,伙计迟疑一下,说道:“县大老爷换了,董昌的皇后在内城做戏子,皇后父亲任职县大老爷,简直千古奇闻。” “这么说,你们不服新任县令?”韦扶风问道。 伙计脸色一变,小心翼翼的回答:“小的那敢不服,新任县大老爷可不是摆设,本就是山阴县的官宦大户。” 韦扶风点头,伙计又道:“客官在外可不要乱说话,很多非议者被抓去衙门吃板子,交了赎身钱。” 韦扶风点头,问道:“越王在这里吗?” 伙计回答:“没听说越王驾临内城,哦,内城如今名为大虞东苑,越王妃来了越州居住,杭州钱郡王的meimei。” 韦扶风点头,伙计又道:“听说越王在江宁的上元府坐镇,又听说坐镇上元府的皇子幼年,弄不清皇子或越王是不是一个人。” 韦扶风温和道:“你的口气,尊崇大唐皇子。” 伙计点头道:“越州人尊崇大唐,希望大唐中兴的太平盛世,逆贼董昌祸害浙东,老百姓苦不堪言,大户也是深受其害。” 韦扶风下意识心生矛盾,自己冒充越王,会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越州人心眷恋大唐统治。 一转念,韦扶风又觉得没做错,他不利用大唐争夺浙江人心,怎么对抗杭州八都兵的乡党影响。 得民心者得天下,武力的征服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两者相辅相成,方能事半功倍。 韦扶风的军事力量不足以任性霸道,只能徐徐图之的谋略浙东浙西。 打发伙计,韦扶风休息,他只是途径越州,明日乘船去往杭州。 韦扶风身在凤凰山内城的时候,了解过越州大致人口,约莫六十五万,越州城内人口三十多万。 杭州人口八十多万,两州人口加起来超过江宁或淮南道,主要是大江下游战乱,造成人口南下大迁移。 历史上,大唐贞观时期,杭州人口只有十五万,大运河的开通, 造成杭州人口逐年递增。 唐玄宗时期,大唐走上盛世顶峰,杭州人口达到五十八万。 安史之乱发生,北方的战乱,造成人口不断南迁,使得苏州杭州越州,农业和商业蓬勃发展,有了苏杭丰,天下足的粮仓美誉。 大唐统治的运转依赖东南粮赋,依赖江淮盐利,失去两大支柱的长安朝廷,陷入举步维艰,苟延残喘的境地。 钱镠修筑周长七十里的杭州城,最大主因是杭州人口激增,次因用于驻军和仓储军需。 ...... 次日一早,韦扶风离开客栈去往城内码头,日上三竿抵达界河码头。 护卫出面雇佣船只,韦扶风伫立码头随意观望,忽而看见一个头戴帷幄女子走来,女子后面跟随六个甲士。 “李校尉,你来越州公干吗?”女子走近问道。 韦扶风难以置信,居然这么巧的遇上李氏。 护卫们警惕戒备。 韦扶风微笑道:“奉命来越州,难得遇上夫人。” “妾身出来走一走,意外遇上李校尉,真是有缘。”李氏轻语。 韦扶风无语,李氏白皙右手一摆,轻语:“李校尉,我们茶楼说话。” 韦扶风只能点头,跟随李氏走去一家茶楼,观望名称‘紫藤阁’。 走入茶楼,看见大堂摆着二十几张考究桌椅,三十多个茶客济济一堂,听着一个说书人白话。 护卫们留在大堂等候,韦扶风跟随李氏走上二楼,进入一个明亮雅间,精致花棱的巨大窗棂,可以望见外面的码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