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35章 寻思 (第1/2页)
唐枭第535章寻思韦扶风回到节度使府,忆起当年在南诏王宫,见到安化公主,说起过扶风县往事。 因为时间不算久远,又是故乡心态的记忆深刻。 韦扶风记得安化公主说过,安化公主的堂妹是李县尉女儿,说他家离开之后,堂妹哭号的求堂叔送去你家。 “李筱玥!”韦扶风低语,内心认可了当年的姻缘。 但是自己的未婚妾,不论什么原因被别的男人占有过,他的心理不可能无所谓。 韦扶风没有生出嫌弃之心,将心比心,当年的他不走出去,还真养不起,保不住如花似玉的娇妻美妾。 乱世之中,人的道德,男人的责任,面临贫穷的无助境况,有几个能不卖了妻儿彼此求活。 韦扶风自嘲笑了笑,世人只愿崇尚成功者,对于成功者夸赞的天花乱坠,他的童言无忌,也能牵强附会的说成天生霸气。 童年那句‘我都要’,绝非想要一屋子女人,或许是被问的不知所措,情急的脱口而出,女人们当成有趣满屋子笑。 小时候的妻妾娃娃亲,完全是官场攀附的一种交易。 忆当年,十四娘与他的姻缘,也是出于官场权势变化的试金石。 韦扶风吐口气,心思又想起兄长韦云卿,他听说过桂州危机关头,兄长居然临阵脱逃,若非父亲勇敢的留下,后果不堪设想。 桂州城付出巨大人力物力建筑,失去了极难夺回来,关乎沟通岭南盐业,丢了必须夺回来。 韦扶风又寻思洱海郡,大长和国的战争不休,牵扯太多兵力,好在局限滇池的东南方。 洱海地域平安无事,蛮族没有造反,吐蕃相安的通商互利,再现了茶马古道的繁荣。 洱海郡总体上,收获大过耗费。 韦扶风想着令狐婉儿和俪奴,身处险地,辛苦的治理洱海。 韦扶风唏嘘,又寻思北方局势。 宣武军朱温强大的势不可挡,雯儿具有战略灵活性,不拘泥的夺取襄州,完善了汉水防御。 宣武军进入关内,潼关军韩建投降的可能性九成。 韦扶风最为厌恨韩建,铁心的不愿接受他的联盟。 宣武军吞掉潼关军,军力愈发强势,近几年就能兵锋指向忠义军,淮南军支援忠义军的可能性很小。 淮南军对付宣武军的最佳策略,扼守淮河防线。 川南军的最佳策略,扼守汉水防线。 川南军出兵支援南阳盆地,等同于送上脸挨打。 川南军缺乏善战精锐兵力,一直致力于发展武备,可惜缺乏各类资源,制约弩箭的打造数量。 韦扶风夺取洱海,期望会川出产铁料,虽然产量提升很多,供不应求,出产的铁料不可能全用于军事。 相比军事武备,农业更需要大量铁器,产出更多粮食才能给养更多军力,效率低下的农业,必然绑架大量青壮务农。 另外军事用铁,需要锻造精铁,耗铁量太大。 韦扶风出口气,不想了,他现在是‘富贵闲王’,家里的事情,只能雯儿和雪柔替他费心平衡。 韦扶风出行,带上护卫巡视军中,城防,熟悉武宁军将士。 ...... 午后,出巡归来,韦扶风使人去往润州,督促钟攸蝶离开润州老宅,启程来到上元府。 安仁义不待见韦扶风,一旦发生什么恶事,他有力使不上。 另外,去的人途径扬州,寻上李木子,询问钟攸蝶母亲的信息。 ...... 扬州军府书房,周隐和杨行密听着斥候禀事。 斥候禀告:“大王,川南军的弩箭分成两种,一种不耐用的竹制弓弩,射程不及弓箭,耐用性也就十发,川南军只是初期制造,早就停产。 川南军真正军弩约莫四五千,渝州凤离营常驻两千弩军,湖州出现的可能就是渝州凤离营。 川南军其它军弩分布在成都,鄯阐府,江陵府,长沙府。 川南军军弩产量不多,一年一百具。 川南军在南诏产出的铁器,主要用于制造农具,大半运去潭州开拓洞庭湖平原。 川南军在雅州和南诏拥有数千骑兵。 只是南诏蛮族叛附无常,又有大长和国不断袭扰,川南军在南诏驻扎八万大军。” 杨行密松口气的点头,湖州出现的犀利弩军,造成他的极大震惊,假如川南军拥有数万弩军,岂不是横扫天下。 周隐说道:“大王,四五千弩军也是很可怕,好在弓弩属于消耗品,弓臂使用次数有限,制造困难,弩箭也比弓箭制造困难。” 杨行密点头,他也有心打造过弩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