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90章 洛阳城 (第1/2页)
唐枭第590章洛阳城次日一早,朱温在宣德堂理事。 李振汇报洛阳细节,之前只是通知杀了昭宗,扶植昭宗第九子即位。 “朱友堂还没消息?”朱温问道。 “没有,属下猜度,可能途中出了事。”李振有意的为韦扶风辩护。 朱温默然不语。 李振又道:“属下抵达洛阳传达大王密令,蒋玄晖当即接令,氏叔棕不言语,朱友恭索要军令。” 朱温不动声色。 李振又道:“属下说,只须百名将士跟随蒋玄晖行事,他们不再多言。” 朱温轻语:“知道了。” 李振又道:“昭宗死后,洛阳风言风语的诋毁大王,说史太奉命杀了昭宗,韦震大人查明,消息出自龙虎军。” “嗯?”朱温的神情变脸暴怒,一双眼睛锐利如刀。 李振不敢对视的低头。 朱温脸色转为阴沉,问道:“还有事吗?” “魏博军使者来见,吊唁王妃,邺王儿子求娶大王女儿联姻,一早就在外候见大王。”李振小心翼翼说话。 朱温轻语:“魏博牙兵骄横,动辄反叛废立,罗绍威这是吓破了胆,让人进来。” 李振转身出去,带进来杨利言,还跟进来六个卫士。 宣德堂议事,很少有不相干的人存在。 杨利言恭敬拜见朱温,道明来意,朱温答应了联姻。 完成正事,杨利言说道:“不久前,大王属下宣义军节度使朱友堂,抵达邺王府做客。” 朱温和李振意外。 杨利言又道:“朱使君抵达邺王府求助,据说简从去往洛阳途中遭到劫杀,迫不得已走奔魏博地域,邺王出兵一百,护送去了洛阳。” 朱温不动声色点头,说道:“有劳邺王照应。” 杨利言告辞离开了。 李振说道:“大王,属下使人去过滑州,听说谢曈的中军虞侯,投靠了朱友文。” 朱温轻语:“不会是友文做的,友堂此人jianian猾多智,或许是不愿沾惹洛阳之事。” 李振附和道:“大王明鉴。” 朱温轻语:“只是说说,刘鄩也有劫杀的动机,是个城府深沉之辈。” 李振默然,理智的不附和。 朱温轻语:“王妃下葬之后,本王去往洛阳祭拜先帝。” 李振点头。 朱温又道:“你知会张全义回归洛阳,韦震迁任天平军节度使。” 李振回应。 朱温又轻语:“明年王师范迁任河阳节度使,你去往青州接任淄青节度使。” 李振恭敬道:“属下愿为大王奔波,但更愿留在大王身边做事。” 朱温轻语:“你能言善辩,能够说服王师范接受迁任,待得淄青节度稳定,你回来做朝臣,兼任淄青节度使。” 李振恭敬道:“属下领命。” ...... 韦扶风一行沿着洛水抵达洛阳附近,他用房小娥私财犒劳魏博兵,打发了回去。 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 洛阳的藩镇地盘,北依黄河中游的河阳节度,东接郑州,南至鲁阳关为界的南阳盆地,西邻陕虢节度。 韦扶风伫立甲板,望着巍峨广大的洛阳城,听着得了钱的商人侃侃而谈。 洛阳地域的古都,最早追溯夏朝,眼前的巍峨洛阳城,建成于隋炀帝大业年间,隋炀帝迁都于洛阳。 唐高宗显庆二年,颁布《建东都诏》洛阳定为东都。 唐睿宗光宅元年,改东都为神都。 天授元年武曌改唐为周,定都洛阳。 唐肃宗元年复名东都。 洛阳城地跨洛河两岸,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瀍河,西临涧水,洛水贯穿其间。 洛阳城大体是郭城,宫城、皇城,里坊区组成。 宫城的应天门、皇城的端门、天津桥、天街和郭城的定鼎门串连起来,构成洛阳城的中轴线。 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角。 宫城位于皇城之北。 宫城北面有曜仪城、圆璧城前后重叠,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 皇城东厢有东城,其北有含嘉仓城。 郭城有八座城门,西墙无门。 南墙三门,自东向西为长夏门、定鼎门、厚载门。 东墙三门,自南向北为永通门、建春门、上东门。 北墙两门,东为安喜门,西为徽安门。 郭城内坊里居民区,横竖相交,棋盘式的布局。 洛水之北,皇城的东面,存在里坊区,南北竖街十二条,东西横街六条。 洛河之南的郭城居民区,南北竖街四条,东西横街三条。其中定鼎门大街,又称天门街。 洛阳郭城109坊里,三个商市。 洛水之南为81坊,西市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