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三章 郭嘉的作用,就是用来签字画押 (第1/2页)
“天杀的董贼!竟敢毒害天子!” 在演技这方面,袁术自问一生不弱于人。 听到贾诩的话后,他当场仰天大哭,甚至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若有不知情的人在场,还真以为他袁公路是大汉忠臣。 可是在贾诩和郭嘉的眼中,却总有种袁术是在尬演的感觉。 差不多得了,你袁公路是什么货色,咱们又不是不知道。 可他袁术要演戏,贾诩也不好拆台,只能拱手附和道:“将军请节哀!” “文和啊,你让某如何节哀!”袁术依旧大哭不止,“想我袁氏世受国恩,理当匡朝辅国,以报王室。可眼下董贼行大逆之举,谋害天子,某却不能相救,有何脸面再为汉臣!” 闻言,贾诩再劝道:“将军,眼下当务之急,是诛除董贼,将军若哭坏了身子,又如何报效朝廷?” 袁公路,你差不多得了。 要是还哭,某可不陪你做戏了。 果然,听完贾诩的话,袁术止住了哭声,同时用袖口擦了擦眼泪。 “文和,眼下突遭大变,不知刘徐州有何打算?” 言外之意,刘玄德派你前来,恐怕不止是宣布消息这么简单吧。 贾诩再次拱手道:“实不相瞒,我主听闻天子被董贼谋害后,气得吐血三升,当场昏厥过去。等醒来后,便下令出兵讨贼。临行前,特命某前来南阳与将军联络,希望将军能共同进兵,诛杀国贼!” 袁术听到刘备气得吐血昏迷后,顿时面露后悔之色。 草率了…… 吐血昏迷这招,某怎么没想到呢! 这下可好,比起刘玄德吐血昏迷,自己方才干嚎的这两嗓子,简直不值一提! 可转念一想,刘备居然真的要起兵跟董卓干一架…… 难道……他刘玄德真的是大汉忠臣不成! “进兵讨贼乃大义所在,刘徐州高义,某佩服!” 袁术正色道:“只是某兵微将寡,军中又缺粮草,因此未敢轻敌冒进。还请刘徐州先行一步,某再募集些精锐之士,筹谋些许粮草,定然率众景从。” 言外之意,你们先上,我先看看风头再说。 袁术的推脱,自然也在贾诩意料之内。 没有足够的利益作为动力,任谁也不会贸然动兵。 在原本历史上,诸侯们也是半推半就,直到袁绍、曹cao等人率先打出旗号,关东联军才在酸枣进行会盟。 面对袁术的婉拒,贾诩却淡淡笑道:“将军此言,请恕某不敢苟同!” “哦,文和此言何意?” 袁术饶有兴致的问道,想看看贾诩能说出什么花来。 贾诩站了起来,拱手正色道:“起兵诛杀董贼,乃大义之所在,更是天下共识!如此大德之事,稍纵即逝,将军为何肯落后于人? 其次,首倡义兵之人,必为天下士人所赞誉。将军出身高门,若再得士林清誉,何愁大事不成? 再者,此番诛贼,乃千古未有之盛事也。将军是愿做倡议之首,还是愿做从义之人? 最后,董贼势大,若想剿灭,需得众诸侯合兵一处。如此一来,由何人来当盟主,号令天下诸侯?” 贾诩一连四问,每一问都直击人心! 袁术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面色认真的听贾诩讲述。 其实贾诩的意思也简单,就是单纯把讨董的好处,分两个层面给袁术剖析了一遍。 首先,大家都认为董卓是国贼,那就不能光喊口号,还得出兵攻打。而谁先出兵,谁就能获取更多的大义名分。 占据了更多的大义名分,就能收获更多的名声,从而招揽到更多的贤才为自己效力。 眼下率先进兵的机会就在眼前,你袁术若畏首畏尾,不肯先进兵的话,等别人占据了大义名分,哪怕你出身袁氏,也只能做个摇旗呐喊的棋子而已。 如此,你甘心吗? 这是名声、地位方面。 另一个层面,就是赤裸裸的利益层面。 既然要联盟,那就得有盟主。 谁做了盟主之位,就能号令一众诸侯, 就能号令天下大半的兵马! 以你袁术的出身,再有首倡义兵的名声加持,未必不能当上这盟主,成为天下最有权势之人! 如此攫取权势的机会,你袁术难道愿意拱手让人? 袁术当然不愿意! 而且他一直认为袁氏当兴,所以无论名声还是权势,都是他积极渴求之物。 所以,他有些心动了。 听完之后,袁术沉思片刻,才开口道:“文和,那以你之见,某当如何行事?” 贾诩答道:“以某之愚见,将军当立即发兵,与我主会师雒阳。同时以袁氏之声望,号召天下英雄讨董。如此一来,应邀前来的诸侯,都应在将军之下。 届时雒阳城下,商定盟约之时,将军此号令群雄,谁敢不从!” 说到这里,贾诩见袁术意有所动,便丢出了最后一块筹码。 “况且来之前,我主便有过承诺。若将军肯立即起兵讨贼,届时盟会之时,我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