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妙玉起心动念,惜春重归于好 (第1/1页)
另一边,在芦雪庵中。 眼看贾蔷言语豪迈,气度轩昂,而贾宝玉虽然长相俊俏,却稚气未脱,言语怯懦,优柔寡断,散发着一股脂粉气,妙玉摇头轻笑,心中暗叹: “贾家的后世子孙多是飞鹰走犬,寻花问柳,不务正业的无能之辈,难得出了贾蔷这个文武双全的麒麟儿,看来,以后能光耀贾家门楣之人,也只能是贾蔷了。” 思及此处,妙玉芳心微颤,情思萌动,她虽然遁入空门,长伴青灯,却依然眷恋红尘,凡心未泯。 佛曰:心无所住即是空。 然而,此时此刻,贾蔷已经悄无声息地住进了她的心里,就像在心田中嵌入了一颗情缘初萌的种子,只等着冬去春来,破土而出,开花结果的一天。 这时,林黛玉提议道: “现在日影西斜,已近黄昏,咱们还是趁着天色尚明,赶紧折几枝梅花吧?” 众人纷纷附和,一起去院子里,折了几枝花朵繁多,枝叶长势蜿蜒有趣的红梅。 等大家重新回到正堂落座,妙玉拿出一根玉簪子,递给贾探春,笑道: “上次惜春meimei来我这里敲门,我没给她开,因为当时我身体不适,不愿见客,从那之后,惜春meimei就再没来过我这里。 我估摸着她可能心存芥蒂,烦请探春meimei将这支簪子转赠给她,向她表达我的歉意。” 贾探春接过玉簪子,笑道: “妙玉jiejie请放心,我一定代为转达你的好意。” 妙玉笑道: “那就有劳探春meimei了,时候不早了,栊翠庵里只有素淡的斋菜,我就不留各位用晚膳了。” 贾宝玉抱拳笑道: “今日叨扰妙玉jiejie了,多谢你送给我们红梅,告辞!” 妙玉立起右掌,置于胸前,微微颔首,朝贾蔷施了一个佛礼,抿唇浅笑道: “也多谢蔷哥儿送给我一幅墨宝,这幅字配上这首诗,一点都不亚于那些久负盛名的书法名帖,我一定好好珍藏。” 贾蔷拱手还礼道:“妙玉姑娘能喜欢,是我的荣幸。” 随后,众人也纷纷与妙玉寒暄告别。 眼看着众人渐渐远去,妙玉的目光却一直萦绕在贾蔷的背影上,芳心中荡漾起道道涟漪,久久都无法平静。 等众人回到芦雪庵,贾探春拿出那根玉簪子,递给贾惜春,笑道: “四meimei,这是妙玉托我送给你的,她还请我向你解释一下,上次你去栊翠庵,她没给你开门,是因为她身体抱恙,她希望你不要介怀。” 贾惜春接过玉簪子,瘪瘪嘴,冷笑一声道: “我也不是那么小心眼的人,既然她都这么说了,那我就给她这个面子,等过几日,我就去看看她。” 这时,李纨笑道: “今儿个咱们玩得很尽兴,但还没给诗社起名字呢,谁有好的主意?” 贾探春爽朗一笑道: “我是诗社的发起人,这一届诗会的主题是白海棠,我建议,咱们的诗社,就叫海棠诗社吧?”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表示同意。 李纨笑道:“三meimei这个提议甚好,那就起名为海棠诗社吧。” 薛宝钗问道:“那以后咱们的诗会多久举行一次?” 贾蔷笑道:“我建议每个月初二和十六这两日开社,如何?” 林黛玉点头笑道:“好主意。” 贾探春也附和道:“我赞同蔷哥儿的提议。” 李纨微微颔首道: “好,那就这么定了,以后每个月举行两次诗会,日期分别是初二和十六,下一届诗会还是来蔷哥儿这里吧,他这里有辣椒粉,我和凤丫头都还没吃够呢。” 说着,她还戏谑地朝王熙凤笑着眨眨眼。 王熙凤立即会意,自嘲地笑了笑,嗔怪道: “大嫂子,你也忒不地道了,怎么又提起我吃辣椒粉的笑话了?” 此话一出,众人哄堂大笑起来。 等众人把折来的红梅都插进一个大花瓶里,天色愈加暗了下来,众人纷纷向贾蔷告辞离开了。 等送走了宝玉和姐妹们,贾蔷算了算日子,现在已经进入腊月,估计努尔哈赤也该带人来神京城进献贡品了。 正好,柳湘莲和包勇也该回来了。 等他俩带领镖队回来后,就可以领着他们去暗杀努尔哈赤! 贾蔷打定主意,回到里屋,愕然发现床上有一件湿哒哒的女式亵裤,就转头朝晴雯问道: “你这是尿裤子了?” “没有啊!”晴雯急忙否认,又羞又窘地问道,“蔷二爷,你为啥突然这样问?” 贾蔷捏着女式亵裤的一角,提起来展示给她看,戏谑一笑道: “你瞧瞧,你这亵裤都湿了。” 晴雯微微一怔,慌忙解释道: “这不是我的亵裤,这应该是云姑娘的,她今儿个跟我要了一件亵裤换上,这件应该是她换下来的。” “哦!”贾蔷面色古怪地点点头,有点好奇史湘云为啥会突然尿裤子? 晴雯走过来,朝贾蔷伸出一只手,笑道: “蔷二爷,你把史姑娘的亵裤给我吧,我帮她洗干净,等下次见到她,我再还给她。” “行!”贾蔷可没有恋物癖,立刻把亵裤交到了晴雯手里。 当晚午夜时分,好多文臣武将刚一睁眼,就在心里问候了张居正的祖宗十八代。 都是因为这位首辅大人要回朝议政,结果文武百官都不得不深更半夜爬起来,冒着隆冬的严寒去上早朝。 据大明会典记载: 早朝时,大臣们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 在丑时,也就是凌晨三点,大臣们必须到达午门外等候。 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文武百官就要按照官阶品级,排好队伍。 到卯时,也就是凌晨五点左右,当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 大臣们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列队。 官员之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 朝臣们还需要在签到表上签字,即“注籍”。 要知道,在去年张居正病倒之后,万历皇帝已经有一年多没上早朝了。 然而,现在张居正病情痊愈了,今日又要回朝议政。 结果,万历皇帝不得不召开早朝,这也苦了这些文武百官,在放松了一年多之后,又要摸着黑去上早朝。 实际上,不仅大臣们的心里有怨言,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心里也闷闷不乐。 他对张居正这位帝师是又敬又怕,很担心今日在早朝之上,张居正又要当众数落他的不是。 朱翊钧心中暗想,等熬过了早朝,可以向张居正提一下贾蔷。 如此一来,张居正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贾蔷的身上。 “到那时,朕就可以带着张首辅去见蔷儿,一来,可以考校一下蔷儿的才学,二来,还可以请张首辅指点指点蔷儿。 当然,要不要把蔷儿的真实身份告诉张首辅,朕还需要斟酌斟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