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三章:结案 (第3/4页)
…… 两个小时之后,往常根本没什么生人来到的马尾下岭咀,这大半夜的,却是车辆众多,各种警灯闪烁,无数穿制服的军警、便衣进进出出。 特别是废弃大厦外面,警务处一哥红光满面,整个身子白光闪烁,那是照相机疯狂按动快门的结果。在他面前,一大票记者将其包围,不时看到一些警察小心翼翼抬着土质炸药与火药出来,更是引得一声声惊呼。 “来,雷sir,过来拍照,过来一起拍几张照!” 一哥觉得十分有面子,不停招呼不远处的耀阳,亦对记者话语着: “各位记者朋友,这次能够在短短四天之内,就破获了性质及其恶劣的中环银河商场爆炸案。” “除了本人英明善断,将这单案件交由能力极强的旺角反黑组外,最重要还是旺角反黑组组长,时任高级督察的耀阳,雷sir,身先士卒,带着他们整组队员,夜以继日,不顾辛劳的结果。” “雷sir你们也应该认识,曾在君度酒店案件中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在旺角反黑组成立任职之后,又破获多起大案,包括毒品、走私、连环盗车案等等……” “来,请各位记者朋友们给点掌声,现在让我们最大的功臣雷sir说两句。” 啪啪啪…… 一边说着,一哥带头鼓掌。无疑,一哥是真开心了: 毕竟君度酒店事件两个多月,马上又是中环商场爆炸。这两件如此恶劣案件,全部发生在一哥任职期间。 近段曰子,一哥也不好过啊,港督多次问责,许多议员也不含糊,足足几十位,时不时公开抨击警方无能,一哥是最差的警务处处长等等。 现在好了,案子破了,破得这样的迅速,坏事变好事! 这也是为什么很少参与案件之后的采访,早就告别这种行动后出风头的一哥,今晚在接到方洁霞通知后,会马上便赶到了现场。 一哥就是要让全港综市人都知道,不是自己无能,实在手下不给力,而且案件发生有很多不可控! 说白了,两件大案都发生在自己任期内,这都是不可控的,谁能控制得了匪徒什么时候犯案啊! 反倒快速破案,这才显露出处长的英明啊。 特别是一哥命令旺角反黑组破案,没把发生在中环的案件交由中环警局,更加突出一哥眼光独到,决策完美。 回到现场。 啪啪啪…… 一众记者听得一哥的介绍,还真有一些认识耀阳,纷纷鼓掌的,话筒与摄影也全部对准了过去,正对一哥旁边那高大的身影。 “雷sir,听说你从惩教署被调到警务部后,被安排在了旺角警署,是真的吗?据我所知,旺角警署虽然历史百年,那边却什么都没有,除了报案室与大堂外,再没有其他。这是不是警务部排外,对来自惩教署的你有些看法啊?” 一名好像是八卦杂志记者,第一个问题就来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他不问案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问出这个来。 “什么玩意儿?” 一哥听得脸色大变,眼神中露出凶光,马上就扫向了对方: “这他娘是不想让自己好过啊,无缘无故问这种东西,怎么个意思?难不成是有人想坐自己的位置,故意让记者来瞎搞?” 记者们可不管一哥怎么想,听到有同行问这种爆炸问题,话筒伸得更前,七嘴八舌道: “雷sir,请回答一下吧。” “雷sir,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雷sir,警务部与惩教署是不是真存在排斥?” “静一静!” 耀阳面对汹涌的记者,十分镇定,双手抬起,待记者们纷纷静音,方才回应道: “那位记者朋友,你误会了!” “我由惩教署调到警务部后,受警务部高层,最主要是处长信任,由高级督察开始做起。只要是对警务部有所了解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刚刚在警务部任职,却能够以这个警衔开始工作,绝对属于港综市警务部最高的起步了。” “就算是一些海外高学历人才、政商界人才,要想投身警务部,为市民服务的,往往也只能从督察开始做起!” “我能够一开始就是高级督察,难道还不能代表警务部对我的看重,与惩教署的和谐?” “我耀阳能力不足,经验尚欠,虽然以前工作时有些功劳,在君度酒店事件上也歪打正着救了一些民众。可是能够由高级督察做起,相信警务部高层的各位阿sir,处长,已经考虑到我以前曾经在惩教署任职的情况上。” “所以这位记者朋友所说,警务部与惩教署不合,纯属传闻,根本经不起推敲!” “至于旺角警署,条件确实比起其他警署落后许多。而那些仅仅是表面,更不能看作是警务部各位阿sir对我这个惩教调任的新人有看法。” “事实上,处长已经多次表示,会为我们旺角警署那边追加资金,重新修葺,将那里打造成一个较大的警署。只不过今年警务部资金紧张,时间也没有到拨款下发的时候,所以耽误了。这,才会引起记者朋友们的误会。” “好了,该解释的我都解释了,现在我们还是回归正题,说说这件爆炸案吧!” 耀阳一点不怕面对众多记者,各种瞎话张嘴就出,两三下功夫解释完记者的疑问,并且掌握主导,将话题拉回案件。 一哥看得连连点头,笑容越来越深,对耀阳是怎么看怎么觉得顺眼了。 而耀阳亦不独自出风头,答了几个问题,马上叫过方洁霞、马军等人,让旺角反黑组成员都在记者面前大出风头。 特别是方洁霞,顶着一对熊猫眼,说是苦熬了两三天没睡,所有记者都相信。 甚至对于这位Madam,多家报社准备大加报道一下,标题就叫“搏命师姐”。 翌日,中环证券股票交易所内。 一大清早还未开盘,这里已经集结了无数的股民。 八十年代做股票这行,也就是这样,很少人有私人电脑能够看盘。超过九成的股民,只要是玩股票,每天一大早跑来的地方,绝对就是交易所。 交易所的布置很老套,除了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外,四周还放置了一些小型屏幕。 头顶,几十个吊扇配备,只要一到夏天,这些吊扇开起来,声响巨大,简直可以比拟直升机。 工作人员无序在各个角落,整齐制服,面前就那么一张办公桌,一个电话,一本笔记。 只要到了开盘时间,这些股票经纪就会用这些古老的家伙-开始工作。而大厅里面的环境,可想而知!由于股民太多,这里与菜市场没什么区别,一些人高谈阔论,一些人三五交谈,还有一些小声嘀咕。 是以,股票交易所,也被称为中环最混乱的地方。 比起那些坐落在中环,只有白领人员能够进出的公司,这里谁都可以来,保安就是摆设,用“龙蛇混杂”四个字,可以说是一点不过份! 人群中,最多的话题,无疑就是冯氏集团股票。 毕竟几天前那单中环爆炸案,整个港综市的人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