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九章:交手 (第3/6页)
过得去。博士,没事教育教育,要不早晚闯下大祸的。” “既然别人把他托付你,就是信得过你,让你管教,你也不用束手束脚。如果实在觉得不方便的话,别忘了你还有我们这些好兄弟 “小子,你说什么,管教谁啊,把话说清楚。” 大梵在后面一听这话,又恼了。 还好这次博士反应够快,立马道: “雷爷的好意我明白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一定不会同雷爷客气的。” “恩,明白就好,到底还是你的事,我也不方便多说,有什么需要,随时开口。” 雷耀阳点了点头,越过大梵,话语道。 一番话,根本没有避讳大梵,态度上又无视了他,搅得大梵心头火起。 雷耀阳这样的作为,非常出气,也让阿渣、狂龙等翻手会中人,冷笑连连,心情好了不少。 没办法啊,雷耀阳身为翻手会会长,给博士面子的同时,还不能不替会员出头,照顾双方情绪。 思来想去,也只有这样,勉强能够双方满意了。 与此同时,一直盯着出站口的靓坤,突然开口道: “耀阳哥,孙大哥到了。” “哦?” 众人听得靓坤的话,齐齐朝出站口看去。 即便刚刚回来的博士,也听了雷耀阳解释,还要接一个朋友。 他们对于雷耀阳要接的朋友,兴趣可不小。 可是这一看之下,好一些人都是大皱眉头。 只见穿着搭配奇葩,好像八十年代初期企业家一样的孙庸,挺着个大肚子,双手还拿着一个塑料口袋,脸色苍白,双脚直打颤,走了出来。 而他身后一人倒是看起来恐怖,足足两米往上的巨汉,肩上扛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气势不凡。 为什么众人会一眼认出,这出来的就是雷耀阳要等的人呢? 很简单。 因为现在出站口,就他们两个走出来,再无其他人了。 众人暗暗思量: “这是什么人?形象也太NO了点吧~。” 靓坤倒是十分热情,招手大声道: “孙大哥,这边啊!” 孙庸听到招呼,马上朝这边走了过来,也不答话,似乎很难受一样。 “孙大哥,你怎么啦?” 待至孙庸走近,靓坤一脸关切道。 “呜哇” 孙庸刚想回答,脸色一变,双手拉开塑料袋,在众人面前,狼狈呕吐起来。 足足十几秒,孙庸方才缓过来,用袖子擦了擦嘴,惨兮兮道: “阿坤啊,我差点就看不到你啦。吗的,也不知道什么破飞机,太他吗不靠谱啦。” “都没预测清楚天气也敢起飞啊!” “这一路,遇上好几拨气流,我差点都没下得来。” “我这人你也是知道的,坐船坐车都没事,就是怕坐飞机嘛。明知道我怕坐飞机,气流还偏偏今天来,吗的,这不玩我嘛。我决定了,回台湾一定要坐船,再也不坐这破飞机了。” 嗤…! 孙庸说话很好玩,好像一点也不在意身份,拉着靓坤就开始吐槽。 而他话音极大,众人无不听得一清二楚。 一时间,许多人都憋笑起来,对这人第一印象,都是“有意思”三个字。 “呃,孙大哥,港综市好像没有直通台湾的船啊。” 靓坤一脸便秘一样表情,话语道。 “没有有什么要紧,如果孙大哥真要坐船,我来安排,一定让孙大哥满意。” 一句沉稳话音,雷耀阳上前,友好道: “孙大哥,欢迎!” 看到雷耀阳,孙庸正经许多,笑道: “嗯!” “雷先生真来接我拉?我还以为阿坤和我开玩笑呢,要不要这么客气啊。其实雷先生只要把酒准备好就行啦,不用亲自跑一趟的,我孙庸这个人,只要有酒,是最容易解决啦。” “最好的酒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孙大哥去喝。” 雷耀阳一脸笑容,话语道: “今天不止是我来接孙大哥,我还带了不少朋友过来。” 说着,雷耀阳回身,对所有人来了个介绍: “这位就是孙大哥了,台湾竹联忠字堂之主啥玩意儿?” 听得雷耀阳的介绍,不少人都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 台湾竹联这个名号,可以说是响彻东南亚,甚至国际上也挺有知名度。 连陈少伟那些富二代,也对这名号“如雷贯耳”。 竹联无帮主,“忠孝仁义”四个堂口鼎足而立,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直白点来说,这竹联帮堂主的含金量和一般社团可不一样啊。 那可相当于竹联四分之一的帮主,权高势大,在国际上都是有名头的。 可这样一个牛X地位,便是这样一个人的? 实在让人有些意外。 还好,早在来时,雷耀阳便告诉了丁瑶几女,自己要接人的身份,这才没有造成冷场。 丁瑶虽然也十分意外,堂堂竹联堂主会是这幅样子,却还是赶紧微笑上前,伸手道: “孙大哥,常常听耀阳哥提起您,久仰大名,欢迎来港综市。” “孙大哥,这位是丁小姐。” 靓坤开口,替孙庸做起介绍。别看孙庸表面大大咧咧,来时却明显做过功课,立马伸手道: “我知道,雷夫人嘛,西贡四震船运集团董事,被称作最有可能成为港综市最新一代船王的人。” “雷夫人,我对你的名号也是如雷贯耳啊。我们竹联这几年不少新加入的兄弟,都提到过你,说你虽然是女儿身,但比起不少男人,都还要讲道义。你义气千秋,只为了一个“义”字,不取财,不提条件,不问身份,就肯帮人。” “没说的,我孙庸佩服你,一会儿一定要敬你一杯。” 孙庸越是话语,情绪好像越加高涨,面对丁瑶,比对雷耀阳还要热情几分。 丁瑶暗暗欣喜的同时,对雷耀阳佩服到非常。 这些年雷耀阳教导自己,别贪图小利,利用“有船在手”这个优势,拉拢四方人心。 无疑,丁瑶“几年如一曰”,不知免费送了多少人偷渡,心思没有白费,现在好处开始呈现了。 孙庸口中新加入竹联的兄弟,无疑就是那些从港综市偷渡出去的人。 他们深受丁瑶恩惠,当然会谈起这些事没。 经过他们的谈论,丁瑶这个字号,也因而远扬。 不仅是台湾,恐怕东南亚许多地方,丁瑶好名声也已经被许多人知晓。 更让丁瑶喜悦的是,孙庸称呼自己为“雷夫人”,而不是丁小姐。 这个称呼,还是丁瑶听到的第一次。也意味着孙庸对丁瑶真的有极大好感,第一次见面,就为丁瑶争取好处。 这样的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