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7章 文无第一 (第1/1页)
进了勾栏又蓦地喧哗起来,楼内楼外仿佛是两个世界。 隔音效果不错! 由衷的赞叹一句这里的基建水平很高,之前源阳镇城墙的牢固就让他印象深刻。 勾栏小二迎了上来,赵端随手抛给对方一块银子,后者立刻迎着他们上了二楼雅间。 雅间是半封闭的,只是用丝质帷幔放下做了个遮挡,这样做的目的大致是为了让二楼的客人听到楼下的喧闹,却又不让楼下看到楼上的贵宾。 这样做非常巧思,让二楼的人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也同时有一种俯瞰众生的优越感。 楼下座椅三五成群围坐着书生,身穿长青书生服饰,手里也都拿着折扇,很明显赵端就是跟他们学的。 “只要明年我的诗词再进一步,就能考中~功名了。” “谈何容易?诗词一途博大精深,我等钻研这么些年可有感悟?” “依我看,只要把书籍背好就可以,诗词只是小道儿。” “笑话,那有什么可背的?不用多做准备。反而是这诗词……” …… 科举只考诗词跟背书?杨鸿疑惑不解,如此能给国家筛选什么样的人才?看来洛国面临的问题不止是阶级矛盾,还有人才的后继问题。 不是他看不起这些只会诗词的人,而是觉得治理国家一定要落到实处,需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 如果只凭借诗词跟背书就能治理好国家,那只能说好不好的一切随缘,这些书生还会干什么? 如果他们之中有人做了县令,知道怎么种地吗?了解农户的想法吗?难不成站在田间地头赋诗一首,就能解决各种问题? 摇摇头,这地方对于他来说也是无趣的很。 看到杨鸿撇嘴摇头,赵端好奇的询问:“你觉得这里如何?” 喝下一口香茗,这茶水的味道也是一般。吐掉口中茶渣,说了一句: “一般!” 看着脸上提不起兴趣的杨鸿,赵端反驳道:“据我观察这里可都是要参加明年科举的书生,说不准我洛国的人才就会从中诞生。” “何为人才?” 闲来无事,就当作解闷,不如现在跟对方好好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这……” 看赵端一时间答不出,他突兀一笑,继续说道:“国家治理是靠诗词歌赋来治理的吗?” “这个自然不是。” “那么靠什么?” 不等对方继续说话,杨鸿又是一个问题抛过去。 看着对方那犹豫的神情,杨鸿知道他心里其实有了答案,只是以前从未想过把这些事情关联起来。 一个王府的世子在么可能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虽然他们不是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 但是等赵端成亲开府后,必然要去治理一方管辖。如果等那个时候再去学习治理就已经晚了,所以他们从小就要接触这些管理知识。 “那为什么?” “事情复杂啊!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完的。” “只要改掉科举制度不就行了?” 听着对方这理想化的对策,他并没有去嘲笑。 “这个我有时间给你慢慢讲,但要给你一个建议,此事千万不要去问陛下。” 看着杨鸿那认真的表情,赵端想了想点头答应下来,他决定回去问一下自己的父王。 嘶—— 楼下突兀的传来惊叹,两人好奇的向下望去。 “齐兄,只此一句“白狗身上肿”恐怕就能预订明年的状元之位。” “对啊,真乃点睛之笔。” “齐兄,祝贺了!” “是啊!祝贺,祝贺!” 噗呲—— 杨鸿喷出一口茶水,突然大笑起来。只此一句就就能知道这人写的是什么玩意,实在是贻笑大方。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虽然比不上唐宋诗词,但是貌似水平也不会这么差啊?不会洛国一水的草包都聚集到这里了吧? 那这样的话,再在这里待下去可就真没有什么意思了。 看着突然发笑的杨鸿,赵端是一脸懵逼,怎么就突然笑了起来? “你为何发笑?” 止住笑容,杨鸿摆手说道:“没事,这里也没什么意思,我可要回去了,你走不走?” 见赵端摇头,杨鸿起身向外走去,而就在此时楼下再起风波。 “这是什么破诗?真给我们读书人丢脸。” “项杰熙,你又有何资格来指责齐兄,你可有什么大作?” “就是,拿出你的诗词,如果能比得上齐兄还则罢了,否则还是趁早回去。” “拿出来……拿出来!” “哼!一群蝼蚁,实在是我辈之耻辱。今日就让你们见识一下皓月之光。” 这位叫项杰熙的书生身材狭长,面容一般的脸上神色倨傲,穿青色长袍,。 此时就见他铺开纸张龙飞凤舞一阵,显然一篇佳作已经完成。 围观的其他书生探头看去,只是片刻就纷纷惊异的看向项杰熙。 “这……” “实乃是佳作。” “如此对比,齐兄的……” “像是腌臜之物……” “那曼文姑娘今日怕是要与他相会了!” “曼文姑娘,赵端不会是在等这个人,所以才不愿意回去的吧?” 疑惑的看向赵端,看到对方正饶有兴趣的看着楼下,他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这个人绝对是个直男,之所以留下来纯碎就是为了看热闹,这一点从他那兴奋的模样就能看出。 “我看未必!” 忽一人高喊出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杨鸿顺势望去,只见另一个书生一展折扇,风度翩翩的摇了几下。 杨鸿见状心里直骂傻叉,冻死你丫的。 那人应该很享受众人注视的感觉,略微停顿了片刻才说道:“你们可别忘了,昨日孔义兄所著诗词。” 他这一说所有人立刻恍然大悟,也有不明所以的连忙询问身旁人。更有有甚者已经将昨日孔义所写诗词抄写出来,人群竟已开始传阅。 “真是好诗,这其中描述大雪纷飞的场景,实在是绝妙的很。” “还有这一句,忽然折回草屋,也有一种别样的对比。” “是啊!依我看还是孔义胜了一筹。” “我倒觉得还是项杰熙的好。” “我也这样觉得。” “还是孔义的好!” “项杰熙的好!” …… 场中一时间竟然分成了两派,一方代表项杰熙,一方又是支持孔义,此刻已然是争吵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