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4章 科举大事 (第1/1页)
陆尘要他们开始弄活字印刷。 要他们烧制一批字来。 本来,烧砖厂已经建好了,这村子要大规模的建设,砖头肯定少不了。 晚上的时候,马周跟蒋毅来找陆尘。 陆尘已经准备好东西了。 “你们二人,协助这些匠人烧字,将常用的字,都写给他们。” 陆尘简单的说了一下原理,二人震惊。 “有如此技术,天下人都能读书了。” 马周激动的说道。 陆尘摇头说道:“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现在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你二人,轮番做,这里的匠人也轮流休息,现在制造一批出来,我看看效果怎样。” 陆尘吩咐完,就让他们去了。 这些匠人不认识字。 但是有人写出来,他们有本事,照样刻下来。 陆尘吩咐完就回去了。 皇宫内,长乐公主回去之后,却一直在等待。 后宫内,皇后说道:“你父皇震怒,这次这些世家太过分了。” “如今,你父皇一定是跟几个大臣一直在商议对策。” 这晚饭都过了,而且天也完全黑了下来。 然而,李世民还没回来。 “你去问问陛下,让陛下早些回来。” 长孙皇后对一个太监说道。 此时,李世民确实还在想对策。 然而,这次世家太狠了。 他们一直没有商量出对策来。 李世民看天色很晚,让几个大臣回去。 而他想独自走走,此时王德来汇报。 “陛下,皇后娘娘让您去一趟。” 李世民心情烦闷,点点头,向后宫走去。 等到了后宫,见到长乐也在。 “父皇,今天儿臣去大河村寻找建公主府的地址,见到了陆村长,还谈了当前长安发生的一些事情。” “哦,说来听听?” “陆村长说,寒门子弟买不到书,半点都不是问题,给他几天的时间便可解决。” “另外,他还说,让父皇答应科举需要县、府进行审核的事情。” 李世民眉头皱起来。 这陆尘难道也被世家给收买了? “这陆村长到底还只是一个小孩子,不懂世家的险恶用心啊。” 长乐摇头说道:‘非也,父皇,陆村长很清楚世家的目的,但他让父皇答应下来,并不是全部答应下来。” “何意?” “父皇,陆村长让您选取一州作为试点,若是效果好,便可以推行天下,若是不好,便一直不用推行天下。” 李世民双手拍了一下大腿说道:“妙啊。” “如此,主动权又不在世家手中,而在朕的手中。” 李世民激动的站起来,然后来回走了两步说道:“太好了。” “看朕怎么收拾你们这帮人。” 李世民脸上有了喜色,长孙皇后很高兴。 “二郎,先吃点东西,我们边吃边说。” 李世民点点头。 吃了点东西,他又问道:“长乐,陆村长可有说,他有什么办法,让寒门子弟也能买书?” 长乐摇头说道:“没有,不过陆村长还说,让您不要建皇家书院。” “他说,这皇家书院目标太大,会成为世家攻击的对象,不如给他钱,他在大河村办一个村学,就没有人会关注到,学子也能安心的读书。” “哼。” 李世民将筷子一拍然后说道:“朕就不信了,朕一定要将皇家学院给办好,让这些世家好好看看。” 这李世民非常不服气啊。 他是天子。 怎么能对他们这帮人屈服。 长乐不敢多说什么,乖乖的扒饭。 终于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心中阴霾尽去。 李世民高兴,然后吃完又回去思索具体怎么cao作。 第二天早朝,李世民意气风发的过来了。 房玄龄几个人奇怪。 这李世民之前明明恨的牙痒痒,才过一天,怎么变了一个样了。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什么要事?” 吏部侍郎周青站出来。 “陛下,之前陈大人所奏之事,还请陛下尽快答复,如今科举的消息已经散到地方,学子不日就要赶考,耽误不得。”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陈大人,周大人,都是大唐之贤臣,你们所奏之事,朕准了。” 众人诧异。 不管支持李世民还是反对李世民的,此时都觉得不可思议。 李世民心中冷笑一番,看了下面的人一眼。 “房爱卿。” “臣在。” “你拟定一个条陈出来,发与扬州,朕就在扬州试点,看着审核之事应当怎么cao作。” 众人一愣,刚开始没反应过来。 这陈锋本来暗自高兴。 他决定下朝之后,就让人传出去,这提议是他出的,这可是能青史留名的。 但,此时,好像不太对啊。 这李世民是什么意思? 陈锋站出来说道:“陛下,您是说,只在扬州执行?” 陈锋跟其他一些一起推动此政策的人顿时紧张了起来。 这跟他们设想的不一样啊。 “陛下,此政策,应该推行全天下,岂可只在一州执行?” 陈锋着急了。 这一州之地执行,不是他们的初衷。 李世民冷笑了一下,然后说道:“陈卿家,此新政,既然你提出来了,那么你可有如何实施的细则?” 顿时,陈锋哑口无言。 他是提出来了,但是他没有仔细想过怎么cao作。 这陈锋自然是回答不出来。 见对方回答不出来。 李世民站起来,背着双手说道:“此政策为良政。” 李世民给了很高的评价,如这些世家对新科举制度的赞扬一般。 “朕,非常重视。” 陈锋等人,立刻就感觉不对劲了。 这明明是反对李世民的政策,但是现在李世民却如此高度评价。 不对劲。 果然,李世民说道:“吏部侍郎。” “臣在。” 吏部侍郎周青,先是一哆嗦,然后站了出来。 “此政,关系我大唐千年基业,不可不重视。” “周爱卿也是意识到此政策的重要性,故,现在朕命你,专司此政。” “命你,以吏部侍郎之职,前往扬州,专门处理科举审查之事。” “吏部的其余事情,便不再插手,集中精力,办好此事。” “科举大事,关乎千年盛世,应尽快完善其cao作方法,推行天下,周爱卿的事务,何其重要。” 李世民将周青捧的很高。 将此事说的很重要。 甚至,吏部侍郎,这样的一个高官,李世民直接让他继续用吏部侍郎的官职,继续管理此事。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