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07章 取舍 (第1/1页)
“我马上安排人去调查,明日再谈这事。” 卢本焦急。 他马上安排几拨人出去调查。 调查的不仅仅是自家的,还调查别人的。 一番调查。 晚上的时候,卢本好好的听了汇报。 听了汇报之后,这卢本也是脸色阴沉。 “居然会这样。” 他调查之后,许多人也出现了佃农逃跑的现象。 特别是城东叶家。 这叶家也算是不错的世家。 但是,他们喜欢盘剥百姓。 百姓跑了一批,他们就低价又招募了一些流民。 但是,这次流民居然集体跑了。 他们家,上千的佃农,几乎都是新招募的流民。 每天吃不饱,干的活又多。 现在,全部跑了。 叶家出动大量的人手去找。 结果没找到一个,大量的土地没人耕种。 接下来就是农忙的时候了,如果没有人种,那么他们这一年就要没收成了。 收到消息的卢本,脸色阴沉。 “家主,要不要找其他五姓七望的人一起...” “糊涂。” 卢本骂了一声他的下属说道:“我们卢家,将大本营迁移到了长安周围。” “而其他人,在长安没有多少产业,跟我们没有共同的利益。” “我们应该先找本地的世家,最后再找五姓七望的人策应。” 大量的佃农跑了,这是要造反啊。 卢本将下人都打发走,然后一个人坐在那静静的思考。 一个人思考了有一个多时辰。 “哎,土地是留不住了,无解。” 各产业都已经发展起来了,现在要停下,是不可能的。 卢本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很理智,知道土地保不住了。 卢本知道,现在很多世家都参与了进去。 除非朝廷出面,否则谁都无法阻止各项工程的推进。 卢本也知道,朝廷不会停止修路。 不停止修路,依附于修路的各项产业就会继续快速的发展。 如此,他们的土地,以后就没有那么高的收益了。 首先,必须提高佃农的待遇,否则他们就会跑。 那么土地就要荒废。 提高了待遇,从土地上的收益就少了。 故,卢本明白,只能出售一些土地。 以后,不能拥有那么多土地了。 “该死,谁都没有想到会这样。” “老夫,不是死脑子,卢家,也要有一部分钱进入其他产业了。” “还有,在这长安周围,必须出售掉一些土地,到远处去,再购置一些土地。” 这个时代的人,对土地还是非常的依赖。 卢本,毕竟是有智慧的人。 虽然不是官身,但是却也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政治局势。 第二天,卢本起来,之后,他就让人去将土地给出售一部分。 出售了数百亩的土地。 卢本离开卢家,去拜访长安本地的一些世家。 而长安周围的土地,可不仅仅是世家的。 还有一些勋贵的。 比如程咬金、长孙无忌,他们家的土地,可是非常多。 只是,这些勋贵,平常不怎么管理田地,都是交给其他人来管理。 他们忙着政务。 这些勋贵家里,动辄数千亩的土地。 这天,长孙无忌下朝回来。 修路全面铺开,还有钱庄的事情,李世民都找他们一帮人议事。 现在,长孙无忌,在六部没有具体的官职,比较清闲。 “国公,农庄那边,最近出了点事情。” 长孙无忌,刚坐在大堂之内喝茶,并且想想最近的事情。 账房的人过来汇报。 “出了什么事了?” 长孙无忌淡淡的问了一句,并不是很在意。 “国公,这几天,跑了不少佃农,已经影响到了部分的土地的耕种了。” 跑了几个农民。 这事还要跟他汇报。 长孙无忌不耐烦的说道:“再去找几个便是,此等小事也来烦我。” “国公恕罪。” 账房赶紧抱拳行礼说道:“国公,如今长安周围已经难以找到农民了。” “请国公准许,增加佃户们的待遇,给他们一些工钱,并且发给他们一些粮食。” 长孙无忌皱起了眉头来。 他自言自语的说道:“长安城周围没有流民呢?” “国公,都去应征修路了,并且大河村那吸收了上万人。” “同时,采矿的,烧制酒瓶的,各世家的酒坊,还有给大河村定制车架,砍伐木材等等。” “各种产业,已经吸纳了大量的流民。” “最近开始修路,工价一直上涨,很多佃户都跑去修路了,若不提高待遇,恐怕农田要大量的抛荒了。” 长孙无忌,马上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你马上去问问土地的行情,准备出售掉一些。” 长孙无忌知道问题在哪里了。 他是聪明人,知道取舍。 他更知道,李世民是不会停止下来的,只会继续推进。 以后,农民会更缺。 所以,长孙无忌也知道,不能继续持有那么多的土地。 最后会收益很少。 长安城周围的一些大地主,他们也发现了这些问题。 但是,他们开始并不是很在意。 具体做事的都是下面的人。 掌权的这些人都是醉生梦死当中。 所以,他们没能第一时间就知道了情况。 一些地主家,都出现了问题。 而一些比较有良心的地主,会提高一下待遇,挽留这些农民。 总不能他们亲自干。 长孙无忌一番了解。 “你说,长安周围土地的价格跌了一成多了。” “是的,国公大人。” 长孙无忌听到消息,来回的踱步。 “马上去安排,将土地出售一半。” “现在就去卖掉。” 下属一脸的惊讶。 “国公,真的要卖了吗?” “卖了,我们怎么养活那么多人?” 长孙无忌咬咬牙说道:“出售,留下一部分年轻的壮劳力,其他的跟着土地一些出售了。” “以后,土地价格,只会更低,农民更不好找。” 长孙无忌,毕竟是权力中心的人。 他知道大唐未来的发展方向。 修路,肯定不会停下。 各种产业,发展起来了,很难被打压下去。 跟卢本还有长孙无忌有同样见识的人不少。 但,有他们两个人的决断力的又少。 许多人只是在观望。 观望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因为,这个时代,消息比较闭塞,而且一些人没办法站在一定高度,看不了那么远。 一些人开始出售土地。 虽然心疼,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长孙无忌,安排完成之后,他又坐上他的车,准备进宫。 此时,已经是傍晚了,此时一般没有大事,做臣子的是不会进宫的。 但是,长孙无忌觉得这是大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