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3章 这帮人,还真斗不过他 (第1/1页)
“不仅要人,若是陛下能搞到黄包车,还请陛下给我们配几辆黄包车。” 李世民呆了呆,没想到商部会那么忙。 “虞老,您有没有估计过,这能收多少税?” “我们只是初步核算,按照现在的收税办法,一个月能收数千贯。” “但,我们调查人员不够,对很多行业,很多商号,没办法准确的计算,可能还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捋清。” 李世民点点头。 他没有想到这商部还是很赚钱的。 现在,一个月已经能收数千贯的税收了。 这还是大量的商号还没注册,还没去调查的情况下。 增加人手,必须增加。 “虞老不用着急,等一个月,新科的进士,一百多人,全部给你用。” “现在,他们在大河村学习会计学,数学。” “等他们学成,就是虞老很好的助力了。” 李世民更加的坚定,要搞好商业。 李世民又问了虞世南很多。 现在看来,商业大有可为。 若是全国铺开。 一个月收的税收,恐怕能达到数十万贯。 这也能修一些路了。 而且,现在还是抑制商业的结果,如果朝廷重商。 以后能收的税收只能越来越多。 如此发展下去,这商业税,也会成为朝廷重要的收入来源。 李世民眼里都是光。 振兴大唐,在他任上,一定可以做到。 李世民心情振奋。 跟虞世南聊了有近三刻钟的时间。 “嗯,虞老,你且先回去,告诉诸位卿家,让他们不必担忧,朕无大碍,一会儿后就能上朝。” 李世民清楚,那些大臣们都焦急了。 让他们急去。 不一会儿,李丽质匆忙而来。 “皇儿,如何?” 李丽质刚到,李世民就赶紧问事情。 李丽质只能简单行礼,然后说道:“父皇,早上县衙没开门,陆村长的人就让人要约了要卖地的人谈。” “刚刚县衙开门之后,就成交了数笔。” “现在他们加快进度,大河村的人直接到县衙,谁要卖地,直接带着地契去,在两个县衙内当场交割。” “现在,到下朝,时间完全够,能再收购十万亩以上的土地。” “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起来,然后大声说道:“好,朕就去会会他们,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心痛。” 消息传回来了,李世民也能安心的开始早朝了。 李世民已经得到消息,他这边可以开始行动了。 一直不上朝,便是要拖着这些大臣们。 李世民知道,等这些大臣们回去,土地市场就会大变。 故,李世民要先拖住这些人,给陆尘赢得时间。 李世民不再犹豫,让李丽质再次出宫。 拿着一面金牌,让人保护好钱庄,保护好陆尘。 之后,他大步的去上早朝。 王德小跑去通知众臣上朝。 李世民几乎同时跟他们到了大殿之上。 坐在龙椅之上,李世民扫视了一圈。 众臣也看着李世民,看李世民哪里像病了的样子。 “朕,偶有小疾,倒是让诸位爱卿挂念了。” “臣等应该的。” 君臣虚伪的客套之后,李世民便说道:“诸位爱卿,我们继续来议论一下昨日之事。” 房玄龄出列正要汇报。 李世民说道:“房爱卿,你不必汇报了。” 房玄龄疑惑,但是还是行礼之后退到行列当中。 “朕,昨夜也想明白了。” “既然那些无能力耕种的,倒是不如将土地卖掉,卖给那些有能力耕种的。” “如此,土地便不会抛荒。” “幸好,昨夜有人汇报,确实有人大量的收购土地。” “今早,朕也让人去收购土地,因为,朕也有能力耕种这些土地。” “早上,已经让人拉着十几万贯皇家的钱,到钱庄去买地了。” 李世民说完,众人目瞪口呆的。 许多人已经猜到了李世民出手购买土地了。 但是,没想到李世民早就布局了。 李世民的意思是,之前争论的都没用。 现在问道的矛盾已经变了。 众臣攻击的目标是大量的土地抛荒,没人种。 而李世民的解决办法便是,既然你没能力种,那就让给有能力种的人。 一下子,这些大臣们,准备的很多东西,这下全部用不上了。 因为,战场换了。 他们之前准备的东西,已经不适合。 故,李世民说完,许多人都在思考,没有急着上来说话。 众人都静静的,谁也没有说话。 早就预料到这样的结果了。 李世民心中冷笑。 这帮人,还真斗不过他。 静。 现场静了有十几分钟。 终于,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陛下,这些买去的土地,可真能有人耕种?” “君无戏言。” 那大臣知道,如果是真的,他们这些人可就要亏大了。 他必须将事情弄清楚。 “陛下,恕臣冒犯了,还请陛下告知,到底哪里来的人,能耕种那么多的土地。” 李世民笑而不语。 等了一会儿,李世民站了起来。 然后说道:“跟朕走,朕让你们看看,到底是怎么耕种的。” 李世民先走,后面的人跟上。 终于,众人到了一片农田。 这是皇宫里面的一片农田。 本来,早应该种上的。 但是,李世民最近太忙了,还经常出宫,故没有空来种。 一般他也是意思意思,有太监做好了一切,李世民也只是拿着锄头弄几下,收割的时候,也是带着大臣,收割几下。 这跟后世的一些干部很像。 只是,李世民他们没有办法拍照。 但是,写史书的那帮人,会记录某年某月某日皇帝带众大臣收割小麦。 “陛下,是那犁?”房玄龄上前看了看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指着数米外说道:“没错,那是你们熟悉的直辕犁,但是这里还有你们不熟悉的曲辕犁。” 曲辕犁,他们还真没见过。 “这曲辕犁,比人力快十多倍,哪怕比直辕犁也快上数倍。” “直辕犁需要两头牛拉,而且翻的不深,甚至要反复的犁。” “然,这曲辕犁,只要一头牛,等于效率已经提高了一倍。” “这曲辕犁拉过,土翻的深,只要一遍,便可完成。” “更有,精钢所造的犁头,锋利无比,快捷省力。” “故,以前需要二十人才能种的地,现在只有一个犁,一头牛便可完成。” 李世民解释着。 然而,许多大臣心一扎一扎的疼。 他们家,用低价处理掉很多的土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