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3章 大头兵要识字 (第1/1页)
陆尘接着说道:“还有,平常练兵,应该主要负责人是副将,这样,主将在平时,权力大大的降低。” “主将就抓全局,抓战略,战术,抓演习,抓练兵考核等等。” 李世民听完,赞叹说道:“陆兄弟,大才啊。” “过奖过奖了,只是比你们所有人厉害那么一点点而已。” 李世民无法反驳,这话,很不谦虚。 陆尘接着说道:“再有,不仅一军主将,其他各级军官、政委等等,也都要轮换,越是低级的军官,轮番的年限就越长,甚至到连一级,大概百夫长一级的吧,一直在一个地方也没关系。” “而其他各级,应该四处历练,熟悉各地气候等等。” “也有利于各军交流,提高士兵的战斗力。”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没人能彻底掌控一支军队。” “但是,这也有坏处,就是换了主官什么什么的,士兵可能会不习惯,所以应该全军都一个模式进行练兵。” “编写一本步兵cao典,从士兵训练,还有一些日常管理等等,都差不多的模式。” “到时候,将领到了地方,直接就能进入状态,士兵们也不会不太习惯。” “如此,各地的军队,便不会轻易叛变,成为私人军队,也不会变成了,士兵就是将领的奴隶。” “各级军官,也能根据一定的考核升迁,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军队。” “同时,杜绝,一支军队,只是依靠个人勇猛,个人的威望。” 李世民听完之后说道:“陆兄弟,你才是军事天才啊。” 陆尘心中默默的吐槽。 他只是用了后世的一些常识而已。 “客气了,如此,一来,想造反,难度就非常大了。” 队列训练,能让军队成为一个整体。 而且训练模式一样,军官调动,就不会影响到军队。 同时,各级军官的升迁调动,就不是主将一个人说的算。 各级,连级以上,兵部都有升迁调动的权力,全部听兵部的安排。 所以,各级主将就没有办法,在军中培养自己的嫡系。 根本培养不了嫡系。 这样一来,主将要造反,是没办法调动底下的人。 古代,一支军队,大小事情都是一军主将说的算。 而且,这一将领,可能就一直带着这支军队,慢慢的,等他将各级军官换成了自己人。 到时候,整支军队就是自己的私军,拥兵自重。 陆尘的办法,能极大的杜绝了这一现象。 “陆兄弟,那么什么是思想教育?” “便是教他们忠君爱国的道理,同时告诉他们谁是他们的敌人,谁是他们要保护的人。” “另外,也要教他们识字。” 识字? 大头兵要识字。 这识字,可是读书人的专利。 让一群士兵读书。 “不行,在军中推行读书,绝对不行,何况哪里来那么多先生,且十年寒窗,士兵都去读书了,还怎么打仗。” 陆尘无奈的笑了笑说道:“让他们识字,又不是让他们读书。” “这不是一样吗?”李世民理所当然的说道。 古代,读书跟识字,还真不一样。 读书,便是读经典,不仅字要认识,意思更是要明白啊。 但是,陆尘不需要他们去读什么经典,明白高深的道理。 他就识字,如一年级教学生那样识字。 而不是如古代私塾那般,开始就教他们读经典,背诵经典,理解经典。 直接就是学古文了。 学这些古文,别说三年,五年都不能读的透。 而教他们识字就简单了。 识字,就教他们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简单的意思。 比如石头,木头,路。 这些简单的字,跟词。 而不是教他们一句古文,一句诗词是什么意思。 这样,智商在线的,一般一年就能基本学会,并且会用。 这样,以后,军中的一些告示,一些宣传手册什么的,就能看的懂。 能印刷给每个士兵学习。 用白话文,告诉他们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我们的敌人是谁,我们的敌人有多凶残。 这些,平常要教育,他们才能明白。 这样,就不会被一军主将,一个人给忽悠了。 士兵们不好忽悠,那么将军们,军官们,就不敢轻易冒险。 陆尘将这些道理说给李世民听。 李世民有些明白了。 “所以,老李,也不需要有大学问的人去教他们。” “认字,识字,每天早晚各抽出半个时辰学习就可以了。” “这不会影响战斗力。” 李世民想了想,决定推行。 这一套下来,朝廷就很容易掌握军队了。 将一支军队,长久的放在一个地方,也就不用担心了。 “另外,就是平时,也就是没有战争的时候。” “一个士兵,服役几年,是三年或者五年,就退役,然后招募新的士兵,每一年,换一批。” “为何?老卒的战斗力强,有经验,见了敌人不会害怕。” 李世民久在军中,知道见血的老卒跟新兵差距有多大。“ “没错,但是他们有一天会老,老了,回到地方就非常的凄惨。” “但,他们没有老的时候就回到了地方,能生产,能娶妻生子,能孝敬父母。” “这样,其他人去当兵抵触就不会那么大。” “同时,这些也是后备的兵员,一旦朝廷需要打大仗,军队不够,这些老卒重新召集起来,就是一支军队。” “故,应该循环起来,服役一定年限的,最好不要超过五年,就让他们退役,回到地方,新的年轻的士兵补充进去。” “并且,退役的时候,朝廷若是有钱,就发给他们一笔不错的安家费。” 李世民仔细思索了起来。 古代,军队的来源,大部分都是军户。 军户,就世世代代要成为军户。 这些军户,后来连媳妇都找不到,谁都不愿意嫁给军户。 而且,这些军户没有固定年限就是世世代代。 但是,现在,要求按照县来。 各县达到年龄的,身体没有残疾的,智力正常的,都要去服役。 每个县一定的名额。 服役有固定的年限,到了年限,自动退回来。 要么给一笔安家费,要么给政策上的优惠。 可以服役期间,家里不用交税,退役后多久不用交税。 这样的制度,有利于军中军队的轮换,保持战斗力。 军户,一般用不了几年,就失去了战斗力,成为将领的私兵。 很多军队的将领,都是叫这些军户给自己家的干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