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一场大战,大发横财】 (第1/2页)
大唐第一莽夫正文卷第168章【一场大战,大发横财】“规矩点,蹲好了,双手放在头顶,裤腰带解开仍在地上,兵器放在脚边,眼睛不准乱瞅。” 整个黄河之畔,到处响彻着咋呼声。倘若有人登高而望,恐怕会被眼前的局面惊呆。 但见浩浩黄河之畔,到处是黑压压的人群,老老实实蹲在地上,仿佛数之不尽待宰的羔羊。 顺着人群往不远处看,是一片尸横遍野的战场,弥漫血液腥气,老鸦在呱呱高歌。 一战而胜。 但非全歼。 原因很简单,范阳全体投降了。开战仅仅几盏茶时间,活着的四万多人全都投降了。 遍数古往今来的战争,从未像这一次结束的这么快。 赢了! 大胜! 范阳一方是五万大军,其中一万乃是骑兵,数量占比极为惊人,占据了总兵力的五分之一。 五分之一啊! 这是一个极其悚然的数字。 这时代想要供养一个骑兵,每天的花费至少要几十文,马的草料,兵的rou食,武器的保养,cao练的损耗…… 即使是一个普通骑兵,一天的消耗就要几十文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最起码要开支六七十贯钱。 就算按照最低军费,每个骑兵一年五十贯,那么一万骑兵要多少钱呢?最少也要花掉五十万贯。 巨资! 但这还只是养兵的花费。 如果再计算建立骑兵时的开支,那简直是個令人头皮发麻的数字。 光是战马采购这一项,已经足以让九成九的势力退缩。 所以范阳一方拥有一万骑兵,绝对无愧于边军精锐的名声,此次安禄山派兵入关,果然不只是想试探一番。 他明显是做了两手准备。 以一万骑兵为尖,搭配四万精锐步卒,这股战力非同小可,很有可能会横扫向前。 倘若真的做到了横扫披靡,连续攻城拔寨不受损失,那么安禄山立马就可以增兵,毫无顾忌的竖起造反大旗。 而倘若五万大军进展不利,那么安禄山就试探出了关内的力量,到时候只需要及时撤兵,必然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 这两手准备确实很不错,小算盘打的叮当作响。 然而很可惜,世事总是出人意料。打死他也不会预料到,他的五万大军会有另一种结局。 …… 郭子仪的兵力只有一万,但他的一万兵力全是骑兵。 双方都是一万骑兵参战。 范阳额外多出四万步卒。 边军步卒同样很能打,一个人至少能打关内三个,所以这额外多出来的四万步卒大军,完全可以拥有大优势战胜的实力。 然而,他们输的很惨 原因很简单,郭子仪麾下有玄甲铁骑。 整整两千个玄甲铁骑! 果然老话说的好,钱用在刀刃上肯定不白花,这一次黄河之战,双方的结局天壤之别。 输的一方实在太惨了! …… 范阳一方的五万大军,先锋部队是一万骑兵,这些骑兵在急速狂奔之下,其实已经安全的渡过了浮桥,所以从战场角度而言,他们不算是被郭子仪占据地利偷袭,而是正面迎战,双方实打实的硬碰硬。 一万骑兵开路,后面跟随四万步卒,宛如潮水一般连绵不绝,渡过浮桥之后就可加入战场,边军历来悍勇,战力绝对不会差。 但是很倒霉,他们摊上了更猛的! 郭子仪麾下两千玄甲铁骑,人人手中一杆桐油长枪,狂奔冲刺之下,宛如巨龙手中的尖刀。 仅仅一个照面,范阳骑兵就倒下了两千多,然而玄甲铁骑并不停顿,长枪洞穿尸体继续冲锋,于是下一刻,范阳骑兵又是倒下两千多,在下一刻,还是两千多…… 双方都是骑兵! 但是骑兵和骑兵不一样。 我浑身穿着铁甲,手里拿着的是桐油长枪,你身上穿的是皮甲,手里拿的是砍刀。 你刀还没砍到我身上,我的长枪已经洞穿了你。 就算你刀砍中了我,但是刀锋破不了我的防。 这还怎么打? 装备的钱不是白花的啊。 …… “规矩点,都蹲好了,现在开始清点登记,都给老子乖乖的说实话。” “你,叫啥。家是哪里的,在范阳当兵多久了?” “楞什么楞,问的就是你,没看见我们的书吏在等着吗?如果所有俘虏都像你一样,这要登记到什么时候?赶紧的,回答老子的话。” 牛老七现在很牛逼,自从加入郭子仪军队之后他一直很牛逼。 体魄强健,人高马大,再加上牛家村百姓全都被老府兵训练过,很容易在新兵之中露头拔尖,所以仅仅cao练了三个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