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7章 【短暂的平淡祥和】 (第1/2页)
,大唐第一莽夫 兰陵城中的108个民坊,已经建成了大约40个,这40個民坊之中,有一些是比较特殊的。 这些特殊的民坊,一般都是大姓大户举族而居,占地千亩,住着几千口人,即便是和后世相比,这种民坊也能算得上大村。 城池之中的民坊,其实就是一个一个的村。而五六千口人的村,可不就是大村么? 比如城中的大将军坊,坊中央是镇守府衙,府衙的四周围着一个庄子,居住着兰陵郭氏两千五百口。 这个庄子的名字很直白,直接就叫做郭氏庄子,像是一个忠诚的侍卫,牢牢拱卫着郭子仪的镇守府。 古代讲究举族聚居,族群就是最大的底蕴,所以郭子仪所在的地方,也是郭氏族群所在的地方。 庄子围着镇守府而建,看似是沾了郭子仪的大光,但若是反过来一想,这是全族人在时时刻刻保护他。 如今的兰陵郭氏,其实是一年前迁徙而来,严格而论,他们和郭子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只不过大家都姓郭,所以千里迢迢投奔过来,而郭子仪接纳他们之后,这支郭氏就成了兰陵郭氏。 一年前的时候,全族一千七百二十口,短短一年时间过去,全族变成了两千五百口…… 足足增加了八百口人。 很能生! 也很能娶! 但这并不是郭氏特有的情况,整个兰陵城里很多大族都是这种情况。 甚至不止是大族,小家小户也一样,添丁进口,传承子嗣,敢生,敢娶,这代表着一种安定,也代表着不缺衣食。 目前兰陵的最重要政务,恰恰就是鼓励百姓增加人口。 …… 傍晚薄雾,氤氲缭绕,各家各户房顶的炊烟,仿佛轻纱一般笼罩着城。 这样的景色,很美,它代表着民生,它意味着生活。 郭子仪拎着一个食盒,身后跟着家臣郭七和护卫郭小七,三人趁着夜色未来,敲响了一座宅院的门。 门根本没栓,里面传来一声笑呵呵的招呼声:“是族长吗?又来给爷爷送饭啊。” 郭子仪推门而入,入眼看到白发苍苍的郭老太爷,手里拿着一个藤筐,慢悠悠的编织着。 许是老眼昏花,所以编织的很慢,但却极为用心,藤筐极为精致。 郭子仪走过去,先是轻轻放下食盒,然后伸出手来,放在老人的肩头揉捏。 哪知郭老太爷却抖抖肩,笑着道:“你手劲大,我这把老骨头可吃不起,别捏,别捏,身子骨还没僵硬呢,再说我也不是个能享福的人。” 郭子仪根本不听,继续轻轻给老人捏肩,也笑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是兰陵郭氏的老族长,怎么就没有资格享福呢?” 老太爷哈哈大笑,露出仅剩的两颗牙。 “让我猜猜看,今天你们送来了啥!” 像是小孩子一般,十分好奇的掀开食盒,入眼所见,顿时满意,点点头道:“青菜豆腐,这就对嘛,不靡费钱,吃着也不累牙口,看来你们是听进去了,以后就按照这样的伙食给我送。” 郭子仪顺势坐在老人身边,道:“上次您发了大火,气的差点昏过去,我和玉环吓的胆战心惊,哪还敢不听您老人家吩咐……这不,家里丫鬟做的豆腐,青菜也是自家种的,厨娘是郭七媳妇,送饭的是我们三个晚辈……老爷子可还满意,这顿饭一分钱没花。” “满意满意,特别满意!” 郭老太爷笑的合不拢嘴。 突然却长叹一声,语重心长的道:“家大业大,越发要懂得勤俭节约啊。万万不可像以前那样,变着花样给我弄吃食,爷爷我老了,能活八十八岁已经心满意足,吃什么都是吃,何必乱糟蹋钱……” 郭子仪静静听着,不时夹一筷豆腐送到老人嘴边。 老太爷吃上几口,笑的越发合不拢嘴,忽然像是小孩子献宝一般,拿起编织的藤筐给郭子仪看。 “你说说,这藤筐能卖几个钱?能不能给族里娃子换一口rou,吃了以后蹭蹭的长个头。” 郭子仪毫不迟疑点头,郑重道:“您老人家编织的藤筐,肯定是不缺乏买家的,最起码能卖十文钱,可以买到半斤rou。所以族中娃子们很幸福,有一个八十八岁的太爷爷疼他们。” 郭老太爷开怀大笑,仿佛最后两颗牙也要不保,道:“那就好,那就好,等会你走的时候,把这几日编的藤筐都带上,拿去卖了,换钱回来。买点rou,买点糖,给族里娃娃们分了,你家的小虎头也要分一份。” 郭子仪恭敬点头,答应道:“听您的。” 郭老太爷一脸欣慰,伸出手来轻轻摩挲郭子仪额头,喃喃道:“不容易啊,你不容易。短短一年时间,让全族多了八百多口人。壮丁们娶了媳妇,媳妇们生了娃娃,这是功德,是大功德……” “还有整个兰陵城,以及城外的家家户户,听说都有添丁进口,日子过的慢慢兴旺。” “很好,这就很好。身为大将军,身为镇守一地的守护者,你就该如此,你应该如此,你也必须如此。” “以前如此,以后也要如此,要一直坚持下去,要让所有人都活出个未来……乖孩子,记住了吗?” 郭子仪温声而笑,恭敬答应道:“听您的,都记住了!” 郭老太爷欣慰点头,道:“好!” 这一顿饭,老人家唠唠叨叨了许多。每次郭子仪来送饭,老人家都要唠叨许多。 并且唠叨的话题天天重复,若是没耐心怕是撑不住天天的听。 比如玲珑,听到送饭就会找借口开溜。 比如杨玉环,经常也是到了饭点佯装要喂养小虎头。 又比如小丫鬟兜兜和铃铛,更是听到给老太爷送饭就花容色变。 不是她们心坏,而是太害怕老太爷的唠叨。 唯有郭子仪,似乎很喜欢听,只要他能抽出时间,他必然会亲自来给老太爷送饭。 这一顿晚饭,他是陪着老太爷吃的。 …… 告别老太爷后,天色尚未全黑。此时家家户户都有炊烟,正是一日傍晚的晚餐时。 郭子仪慢悠悠的像是闲逛,身后跟着呆呆的郭小七,哈欠连天,睡眼迷离,仿佛时刻就要睡过去,看不出一点护卫的警惕性。 旁边另外跟着一人,乃是郭子仪的家臣郭七,这个爱唠叨的中年男人,果然又在唠唠叨叨。 “小七啊,你这样可不行啊!” “怎么又开始打瞌睡了呢?” “到底是真的有病还是想偷懒?” “一年前的时候,你出现过这种情况,那时候兰陵正在建城,每个人都忙的焦头烂额,唯有你,忽然像是得了病,整天打着瞌睡,整天哈欠连天……” “足足半年时间,夫人找了好些郎中帮你瞧病,然而不管多么厉害的郎中,谁都看不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