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 秘闻 (第1/1页)
陈志言失笑道:“这小楼的设计,是当年太祖皇帝御笔钦点。” 行吧,不逾制。 应知非被他一噎,颇为敷衍地点点头,随口问道:“这座小楼没有名字?” 他没看见牌匾。 应知非不禁联想到亚圣学宫。 举世闻名的儒家圣地,同样没有名字,至今仍以“亚圣学宫”这个俗称为号。不得不说,这实在不像读书人的风格。 麒麟司亦是大秦重地,其中更有一座太祖皇帝亲自监制的小楼。但皇帝降下恩典,却不愿为之赐名? 二者之间,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毕竟,这两件事都很奇怪。 他悄然看向陈志言。 陈志言并指一扬,与门前守卫遥遥示意。守卫默不作声地退开,似是并不关心应知非与金颜的身份。 全无询问、检查的意思。 应知非又是一挑眉。 他这位师兄的地位,看起来不低嘛。 陈志言领二人进入楼中,一边走,一边给他们讲了个故事。 “大秦麒麟子,并为麒麟司。想必你们听过这句话,但其实,这只是后人之附会。不止小楼没有名字,麒麟司这个说法,也是将将就就传了下来。 “麒麟司首任指挥使,就是当年的大将军王,太祖皇帝的亲弟弟。太祖皇帝称他为‘麒麟子’,一来二去,就传出这个名字。与亚圣学宫一样,只是一个俗称。” ……这可不一样。麒麟司和亚圣学宫,听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排场。 应知非克制不住吐槽的冲动。 三人徐徐走上阶梯,陈志言的声音缓缓回荡。 “叶逢云叶亚圣,与当年的大将军王,都曾是立国重臣,追随太祖皇帝开疆辟土。这两处重地,也正是太祖恩赐而成。” 话说一半,戛然而止。 直到这一刻,应知非才在陈志言身上看出几分儒家弟子的模样。 至少,卖关子这一点,就很有亚圣学宫的风范。 他似是想起什么不堪回首的事,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随即,应知非微微喘了几下,勉强放平声音:“那,之后呢?” “师弟这身子——” 陈志言剑眉一挑,调侃意味浓重:“虚得厉害啊。” “劳师兄关心了。”应知非咬牙切齿。 他很想反击一句,然而余光一扫金颜,又实在说不出口。 当着姑娘的面,跟陈志言说这种、男人之间的话题……应知非表示,他要脸。 他只能在心里暗骂一声,问候太祖皇帝上下十八代。 修这么高的楼,铺张浪费! 等老子解决了封印…… 陈志言瞥了面色不善的应知非一眼,忽然长吟一声:“我等三人行走阶梯,如履平地。” 应知非顿时挺直腰杆,绵密轻柔的浩然正气涌入经脉,两腿压力登时舒缓。 这……他倏地睁大眼。 七品立言境以上! 而且还是第二学位,本职不在于此。 天赋卓绝啊。 应知非下意识看向金颜,仿佛是想确认什么。不过,金颜的反应倒是很平常,看不出buff的影响。 毕竟是武者,爬个楼梯,本来就没有任何困难……应大郎嘴角一抽,当即有了明悟。 陈志言是顾及他的面子,才将自己与金颜也算在内。事实上,区区十层楼而已,爬不上去的,只有他这个弱鸡…… “多谢师兄。” 应知非唇线绷直,忽然没了开玩笑的心。 他并没有太强的胜负欲,但这种被人关照的滋味,应知非忍了太久。 然而,眼见金颜眸中略有沉重,应知非反倒坦然地摇摇头,示意金颜不必担心。 陈志言将两人的互动尽收眼底,脸上似有欣赏一闪而逝。 到底是凤阳伯的儿子。 “太祖皇帝并不曾为亚圣学宫和麒麟司赐名,这是他留给两位功臣的殊遇,也是无上之荣宠。” 陈志言话锋一转,说回先前之事: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朝局稳固之后,叶亚圣与大将军王先后故去。此后又过了两年,太祖皇帝沉疴难愈,撒手人寰。这件事,也就搁置了下来。 “此后五百年间,再不曾有像太祖皇帝与叶亚圣、大将军王那般惊才绝艳之人。后人之功绩,无从与先辈相比,也就无人敢为亚圣学宫与麒麟司命名。” 应知非听得直皱眉。 沉吟片刻,他稍有迟疑地问:“若我的记忆不曾出错,太祖皇帝与那两位……” “都是一品。”陈志言答得坚定。 应知非蓦地眯起眼,这是他从前不曾听过的秘闻。 应飞柏曾经说过,当年的大将军王,死于整整三十名妖族长老的血祭大阵。 但叶逢云的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 若非陈志言将这几人放在一起,他恐怕不会将之联系起来。 太祖一朝发生了什么,导致大秦接连损失三名一品强者? 而且,太祖皇帝所谓的“沉疴”,听起来也很含糊啊…… 应知非若有所思。 陈志言轻笑道:“这些事,对你我来说,尚且十分遥远,师弟还是将心思放在眼前吧。” 说着,他稍稍一抬颌,指向面前的屋子。 说话间,他们已经来到顶层。 应知非不由得挺起身。 郁昭,是继国师与学宫祭酒之后,他即将见到的第三位高品强者。 珍珑与祭酒去朝多年,这位大名鼎鼎的郁将军,无疑是三人之中,权力最大、声势最强的那一个。 陈志言上前一步,朗声道:“见过将军。” “进来。” 屋中传来的,是一个轻缓平和的声音。 应知非与金颜同时一拧眉,本能地对视一眼。 这声音……耳熟! 虽然隔了一道门扉,但郁昭是三品武者,气势纵横,吐字清晰,不可能听错! 更不可能两个人一起生出错觉! 陈志言眉眼含笑,大步上前,推开那一扇门。 一个鬓发微卷,额角灰白的中年男子映入眼帘。 郁昭不年轻了,但他端坐案前,斟茶独饮,一举一动气度从容,尽显上位者的沉静。 这张脸,应知非与金颜都不认识。 但他却说—— “应大郎,又见面了。” 应知非猛地睁大眼。 他想起来了,就在几天之前,他听过这个声音! “难怪……” 一切都联系上了,他忍不住低喃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