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47、248.两个姨子,杀玄云君(8.2K字-求订阅) (第1/4页)
,开局赘入深渊 人间的上层,是所谓的“仙界”。 “仙界”的上层,则是“仙庭”。 而一个“仙庭”可能会同时连着好几个“仙界”。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大世界连着几个小世界。 大体如是,并不绝对。 若说某个“人间”直接通向了仙庭,那也是可能的。 若说某个“仙界”连着许多人间,那也是可能的,毕竟白山所在的这个“仙界”是荒芜的。 若说某个“仙界”未曾连接“仙庭”,那也是可能的,其实白山所在的这个“仙界”就未曾直接连着“仙庭”,因为它过于偏僻。 宇宙,本就不是简单的、一目了然的,也绝不是能让人理解的。 这是一个磅礴的、神秘的、需要人类去永恒探索却永远只能获取零星一点、任何人都需要怀着谦卑和渺小,而不是傲慢与自以为是的宇宙。 五大天尊只是这个世界的五大天尊,出了这个世界,他们就不再是天尊了,圣人亦如是。 他们是从通道外来的,自然知道这通道外是荒古战场。 荒古战场是一条横跨许多世界的浩大战场,恰好在尾巴处扫到了这里而已。 而战场外,就是宇宙了。 从人间,也能看到宇宙,甚至还能去到宇宙... 可从人间去往的宇宙,太荒芜了,即便繁星如水,那也是间隔了成千上万光年的繁星。 “仙界”并不是宇宙的边缘, “天门”也只是一个通道。 就如此时这荒古战场的通道一般。 紫电狂泄,空隙乱舞。 一道道恐怖能量穿梭而来。 精神海洋里,更是波澜狂起,怒潮颠覆,哪怕是万象境修士站到这里,也只需刹那的功夫,就会变成个口流涎水、双目呆滞的痴愚儿。 五大天尊都已入了半步融神。 可他们却依然只能远远站开,不敢挡道,甚至是站在道旁。 此时,他们神魂嗡嗡,如是密室里装着雷音,思绪茫然无比,圣人的话犹然在他们脑中回荡。 经营五千年,好不容易开始收获,却在这即将成功的关头,撤离此处? 原因是... 大劫已起? 而劫主...就在本界? 什么是大劫? 那是改变了诸天,统治着宇宙的黑暗修炼法则,而在这黑暗修炼法则问世时,必然会和原本的秩序产生激烈的碰撞。 这碰撞就是劫起。 黑暗修炼法则的贯彻,则是劫。 再后,还有黑暗修炼法则的报应,这又组成了劫的另一部分,深渊正是由此而来,而很久之前,那根本就不是深渊,而是赏善罚恶的阴曹地府。 而现在,圣人居然又说劫起? 这是新的量劫? 而且,劫主居然在本界? 五大天尊几乎不敢想象...这劫主居然藏在他们所经营的世界里,而他们竟还没有发现。 不过,这种事,他们却绝对不敢搅和了。 在劫起之时跑到风暴中心去,那就如凡人光着身子跳入锋利的绞rou机里,待到落下,只会剩下可以包人rou水饺的渣子。 虽然不甘,但只能撤离了。 五大天尊彼此对视,急忙返回各自宗门,继而开始通知门中三代弟子,二代弟子,以及天才弟子了。 至于那数量庞大的四代弟子,还有诸多的未曾入门的外围弟子、相关的家族世家,本土的仙镇仙城的修士,则是全然不顾了。 不仅不顾,还需要瞒着。 ... ... 数日后。 青云仙宗。 老祖洞府前。 “碧逍,你镇守宗门,若遇变故,便随意敷衍一番,至于萧运法的死,不用再分心去查了。” “是,师尊。” “九阙,你去晋州一趟,将八名三代弟子召回,圣人大丹无需再练,二十五天后,我们准备撤离本界。” “是,师尊。” “玄云,那白山天赋恐怖,乃是此番我宗必须带上的天才弟子,今后在其他世界崛起,或许还要依靠此子。你是他师父,去将他带来。” “是,师尊。” 青云仙宗界膜虽犹在,可内部却酝酿着极大的动荡,不少弟子其实已经遭遇了诡异事件,只不过因为宗门极大,且洞府分散的缘故,还未外传。 而在这老祖洞府前,三名二代弟子得了令,便各自筹划,行动去了。 ... ... 世间动荡,便如深海里那一座又一座火山里的岩浆,已在翻滚,却还未彻底爆发。 所以,暂且还算是风平浪静。 可这也只是“暂且”罢了。 定世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 叮~~铿铿~~锵锵~~叮~~~咚咚咚~~~ 土灶旁,佳人姿仪慵懒,只着宽大的雪白睡裙,右手执着锅铲,左手抓着锅柄,正在“山菇rou丝”。 这些山菇都是万泰山深处土生土长的一些菌菇,作为【木经】的融合者,对于哪些菌菇有毒,哪些没毒,哪些叠加在一起味道会更鲜美自是了如指掌。 此时,和煦春风吹过,调皮地吹起佳人褶皱的裙摆,露出藕段般的雪白长腿,腿根若隐若现,心生向往,却不可及之。 木屐里套着的一双小足则在天光里晶莹闪光,光滑的脚踝,白玉般的腿面皆露在春风和暖阳里。 往上,则是盈盈一握的腰肢,世间最完美、最有活力的玲珑浮凸,刚刚及腰、未曾挽起的水墨青丝。 白妙婵小时候只是个黄毛丫头,面黄肌瘦,也不怎么好看,可这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是越发美丽,倾国倾城,祸水红颜。 一是因为她突破了万象境,而先天融合的【木经】随着这境界的提升,亦是逐渐苏醒; 一则是后天保养的缘故,试问这世间有谁比【木经】的所有者更懂得用草药保养?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得了相公的滋润,阴阳协调,正魔相生,两人便是在一起,都给人一种和谐无比的感觉。 白山温柔地看着白妙婵。 哪怕是站在最客观的角度,白妙婵也是他见过的最美的女人,没有任何瑕疵,惊艳绝伦,便是没日没夜在一起,却也不会觉得厌倦。 他提笔,蘸墨,在纸上认真地写下“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他欠着白妙婵的诗句。 而在“暮”字的最后一笔落定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