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 先做三年吹火童子 (第3/3页)
微微抽动,但是也没有多什么,直到最后倒出来那九枚白玉币母株钱的时候,承这才一把抓过去仔细把玩,最后将其还给李元锦,笑着道:“这东西不错,好好收着吧。” 蕴葫清理一空,承这才开始真正施为,先是将自己手中抓着的那一把赤红色丹丸倒进了葫芦里,而后取出一个巧半透明的白玉瓶子,心的往里面倒水进去。 倒了些水过后,承收起白玉瓶,一手拿着蕴葫,一手在空中随意乱抓,然后将空着的手朝葫芦口扔去,一连抓了足足三十六下之后,才将蕴葫的盖子再度塞上。 双手抱起葫芦不断摇晃,承好似跳大神驱邪的巫师一般,闭上眼摇头晃脑的绕着圈走,口中还嘟囔着谁都听不清楚的话语,看的边上的柴真金一阵阵的直皱眉头。 柴真金实在忍不住了,低声问道:“锦哥,这家伙在干什么呢?看着活像一个跑江湖卖假药的神棍,他真是你师兄啊?” 李元锦低声呵斥道:“别乱话,承师兄可是太清宗的高人,太清宗丹药功夫举世无双,虽然...方法古怪了些,但是出丹肯定还是卓有成效的。” 柴真金再度撇嘴,承脚下踩着奇异步法走了足足九圈之后,这才停下了脚步,将蕴葫再度放在耳边摇了摇,一脸欣慰笑意的道:“好,得了。” 伸手拔开葫塞,将葫芦倒置而下,从葫芦口流出一股十分粘稠,好似红色面糊一般的东西,落在他手上之上弹了两下就往内收敛,变成了一颗足有拳头大的巨大丹丸。 承满面堆笑的走到柴真金面笑,笑嘻嘻的道:“来,张嘴,一口吞下去啊,可不许嚼碎了。” 柴真金看着他手上硕大的丹丸,开口惊呼道:“这么大颗不许嚼,跟生噎馒头有什么区别?道长,不行你再揉一揉,揉几圈我在吃行不行?” 承伸手,一把掐住了柴真金的下巴将他的嘴捏开,另一只手抓住丹丸就往下砸,整只手几乎都伸进了柴真金的嗓子眼,直接将那丹丸放在了他喉咙口推了下去。 柴真金梗着脖子将那丹丸咽了下去,满脸都是各种不适。承拍了拍手,笑嘻嘻的道:“你看,这不就吃下去了?再揉可就凉了不好吃了,还能有效的让你子少几句话呢。” 一直扶着柴真金的李元锦这才了然,合着这丹药是可以做的,只是因为柴真金的臭嘴不安分,所以承才故意搓了大大的一颗,给他子狠狠的上了一课。 柴真金再也不敢多嘴了,整颗丹药下肚之后,他只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那一口绵长真气顿时粗壮了不少,拔除柱脊的伤损已经全部复原,自己的境界瞬间就恢复到了最强的时候。 柴真金略一用力,直接以真元强撑着自己的身子站了起来,御动双手抱拳行礼道:“多谢道长施术医治,柴真金感激不尽,适才言语冒犯,还请道长多多见谅。” 见风使舵,看人下碟,是柴真金早就学会聊本事,策这一手施展出来,他立刻就彻底服气了,赶忙就开口致谢。 李元锦也在一旁躬身行礼答谢,承笑了笑,双手背到身后,高扬着头一脸得色的道:“既然如此,那就跪下拜师吧。” “拜师?”柴真金楞了一下,随后就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不住的拒绝道,“不了不了,子我轻浮来,当不起道长您的青睐,我还是和我锦哥一起回去,安安心心当一个废人算了。” 李元锦心中倒是一万个乐意,太清宗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三清之首,号称下道源的地方。而且太清宗的门人收徒,向来都是在精而不在多,一师一徒传承至今,学到的都是门中的全部精髓! 一师一徒的宗门,就能让玉清、上清两家甘居其后,太清宗的本事和底蕴,是下任何人都不可能拒绝的,却偏偏遇到柴真金这么个混蛋子,竟然敢安心回去当一个废人?! 李元锦抬起一脚踢在柴真金的屁股上,低声道:“混蛋子,你忘了先生你另有机缘了?机缘在此,还不赶紧跪下叫师父!” 柴真金这才带着几分不甘愿,扭扭捏捏的跪下来,有气无力的道:“师父在上,请收徒儿一拜。” 承乐呵呵的受了柴真金几拜,伸出手按在他脑袋上,收拢起面上的笑意,十分严肃的道:“很好,徒儿,为师今日就赐你道号,成真。” 李元锦满心欣慰,正要开口祝贺,承却接着道:“你满身真气绵绵不绝,正是生的上好炼丹童子,今日便随我返回宗门,先做三年吹火童子。” 吹火童子?柴真金楞了一下,旋即就要挣扎起身,开口大呼道:“我不!你收我为徒,竟然就是图我气息绵长,让我回去给你撅起屁股吹火,爷我才不干呢!” 只是他再怎么挣扎,如何能挣的过承的手,还不等他施展全力反击,身后又有一只手按在了他肩膀上,柴真金立刻就不在挣扎,只是有些委屈的转过了头看着身后人。 李元锦沉声道:“真金,我有一句话要送给你,这是先生曾经跟我过最多的一句话。” “修行即是修心。其他的道法、神通、寿岁,只不过是你修心途中的信手所得。” “便是吹火又如何?你的赋太好,正是需要这种事情来好好沉淀打磨。太清宗一师一徒传承至今,只要你勤勉修行,早晚有一,承师兄会将他毕生所得,全都悉数教给你。” 柴真金轻轻点头,转身对着承再磕了一个头,才算是正是认下了这位从而降的便宜师父。 承松开了按住柴真金的手,笑着道:“师弟,我这徒弟,恐怕这世间也就你们寥寥几人能够劝得动了。” 李元锦抬手行礼,深深道揖道:“承师兄,真金就托付给您了,三年之后我再登山门拜访,带他回乡拜见父母。” 承微微点头,笑着应道:“大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