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一展风流(下) (第1/2页)
,军师之王 夏雨见状,知不好推托,只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道:“既如此,那小子便献丑了。” 李渊一听大喜,他的确甚喜夏雨的诗词,有时候品到妙处,竟至废寝忘食,当即连忙道:“来人,快快给先生斟酒,以壮才思。”又看向一位儒雅老臣道:“虞爱卿。” 此人急忙起身:“陛下,老臣在。” 李渊高兴道:“虞爱卿书法独步天下,且劳你执笔,为先生记录,如此可为一段佳话。” 夏雨一听,便知道此人是谁了,正是凌烟阁功臣、一代书法大家虞世南! 虞世南爽朗一笑:“固也愿也,不敢请尔。”当即大呼道:“来人,快快请笔墨纸砚来。” 马上,有侍者为虞世南取来书案,还有笔墨纸砚,在大殿中间备好。 虞世南欣然落坐,用狼毫饱蘸墨水,然后目视夏雨:“老朽准备好了,请先生吟来。” 夏雨面前,早有侍者斟满了美酒,又是著名的新丰酒,只不过,这是皇室御酒,明显酒质更清澈、更纯烈一些。 他端起酒杯,狠狠痛饮了一大杯,心中盘算什么样的诗词应景。 忽然,他心中一动,有了好主意。 “陛下,此情此景,臣想到了一首好词。此词牌是臣首创,今日当可与陛下一起名垂千古。” “噢!”李渊听得精神一振,心急道:“快快吟来。” 虽然唐人最爱诗,但词写得好也行啊,便如那《水调歌头》,便是千古绝唱,看得李渊如痴如狂。 夏雨放下酒杯,眺望殿外。 此时,宫中华灯万盏、遥见室外大雪纷飞,将冬的肃杀与壮烈,展现得是淋漓尽致。 知道夏雨要开始了,殿中立刻变得哑雀无声。 这半年来,夏雨种种神奇的传说,朝中早已如雷贯耳,但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今日便可一观真假。 夏雨振奋起精神,昂声开头:“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好气魄! 殿中都是识货的,只一开头,便无不眼睛一亮,恨不得击节叫好,但又怕打断夏雨雅兴,只得生生忍住。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河,原驰蜡象,欲比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众人顿时觉得,一副壮丽的北国雪景如在眼前,那气吞万里、慷慨激昂的气势更是让人血脉贲张。 虞世南也是奋笔疾书,神情亢奋、下笔如有神助。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高潮来了,这句点晴之笔顿时让殿中文武心潮膨胀:是啊,江山如此多娇,惹得群雄逐鹿,多少人舍生忘死,以求功成名就。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隋文光武,稍逊风sao。” “一代天骄,冒顿单于,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夏雨一口气吟完,只觉得胸中豪迈之气依然激荡难平,便又举杯,狠狠痛饮了一口。 再看左右,却是个个瞠目结舌、呆立无言。 秦始皇、汉武帝、隋文帝、汉光武、冒顿,这五位在历史上可都是一代雄主、威震千古。 但夏雨在词中,却认为这些人竟都不如李渊。 一瞬间,所有人,包括裴寂,都瞬间刷新了自己对吹捧水平的认知:吾等,不如军师多矣!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李渊喃喃的念叨着最后一句,反复数次,只觉自己太原起兵,舍生忘死的一切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一时间,感激万千的他,竟欣慰得差点潸然泪下。 别看他家世显赫,但造反毕竟是提着脑袋玩命,谁又敢保证成功他也一直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哈哈哈!”忽然,李渊仰天大笑,乐得老脸都要开了花,连声赞道:“先生这词,指点江山、气度雄浑,当为千古佳作!” “只是,朕何德何能,敢与秦皇汉武等雄主比肩,先生之赞,太过!太过!” 虽然李渊满嘴谦虚,但那一脸受用、极尽陶醉的表情已告诉所有人:这马屁,他太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