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杀青,彩蛋 (第1/2页)
动人者,莫乎于情。 演员演得再好终究是演的,袁华他们的表演是专业,但和不演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 陈可欣请来的这十多个龙套,每一个都是丢失孩子的家长,他们或许不懂什么是镜头,不懂什么是表演艺术。 但他们的真实比什么都来得管用。 一圈自我介绍下来,就已经把袁华和黄博弄得心里沉甸甸的,景恬更是绷不住,该说的台词都没说,蹲在地上哭呢。 黄博临场反应也是快,直接来了句谢谢鲁晓娟的发言。 但他没有等来陈可欣指示,拍摄依旧没停。 过来一会,景恬起身,用手背擦了擦眼泪,轻轻拨开脸上的发丝,张口哽咽道: “其实,那天,那天我开车离开,我有听到鹏鹏在后面追我。” “他叫我的名字,我没有停车。” “怪我,都怪我,是我把他弄丢的。” 几句台词说得磕磕绊绊,一边说一边流泪,装都花了,瘪着嘴哭得也不漂亮。 袁华什么都没说,搂着她到怀里,拍了拍她的肩膀,无声的安慰着。 “卡,过!!” 这一场,陈可欣拍得很满意。 这场戏的爆点主要是景恬身上,也是她为数不多的重要戏之一,可以说,这次的龙套专门为她请的。 力求一次过。 情绪这东西,一次过不了,第二次,第三次就没那个味了。 就像一个笑话,初次听你能捧腹大笑,第二次听可能还会笑,但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你可能面无表情。 拍戏也是一样的,有情绪起伏比较大的戏,一旦第一次过不了,往往越到后面效果越差。 “景恬演得很好,袁华和黄博临场反应很强。”夸了三人后,陈可欣又道:“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几位龙套演员,在刚刚的戏里,他们说的话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三人惊讶,面对悲伤的气氛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 四月,剧组来到乡下。 看到大家,周迅热泪盈眶。 “你们总算是来了。” 快两个月不见,周迅变得让几人有点不敢认,不是说样貌变了,而是气质变了。 以前的她气质清冷,像朵莲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现在像田野边的野草,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一头飘逸长发剪成齐肩短发,不知道几天没戏,头油凝把发丝凝固成一股一股的。 鹅蛋般的面颊被寒风吹了两个月,高原红都快吹出来,素颜下的皮肤也不好,跟普通农村妇女没什么两样。 衣服是跟村里买的二手,梅花红棉袄,土里土气。 走路风风火火,大大咧咧,一点都不淑女。 “这是周迅吗?”袁华身边,景恬杏目圆瞪,不可思议说道。 入组的时候大家是见过的,周迅多美啊,现在嘛,和村姑差不多了。 她以为自己为了角色胖十几斤已经算是牺牲大了,没想到周迅牺牲更大。 “你以为人家几个影后是怎么得来的?”小声说了一句,袁华迎上去打招呼:“迅姐,这回大众百花最佳女主角没有你我都不去。” “揭我伤疤是吧?”周迅两眼上翻,心里还是挺高兴的。 看到大家的表情她就知道,李红琴这个角色成功一半了。 外形很重要,不管是男女演员都一样,一进电影院,观众看到你就来句周迅,那这个角色就是失败的。 观影的时候观众一旦把艺人和角色分开,那就完了。 这就是很多人演什么都是演自己的原因。 所以周迅要求自己每部戏在造型上都要和以往不一样。 陈可欣仔细打量周迅,嘴里连续夸道:“很好,很好。” “今天天气不错,趁热打铁,咱们架好机器拍吧。” 亲爱的这部戏有一半的戏份都在周迅身上,周迅要是不行,其他人再好都白搭,好在她没让自己失望。 看到周迅第一眼陈可欣就知道,这个角色她拿下了。 草长莺飞三月天,阳光不燥,微风正好,田地里的农民正是忙的时候,田坎边有孩子在放风筝。 周迅迎来在亲爱的剧组第一场戏。 “是他吗?” 村尾倒数第二家,田文军,鲁晓娟,韩德忠三人蹲在土坎上观察不远处院子里的玩耍的小男孩。 “不知道,看不清。” 监视器前,导演陈可欣一推眼镜,赞赏的点点头。 这句台词语气和表情袁华拿捏得很好。 田文军找了孩子一年多,经过太多大起大落,无数次失望,现在亲生儿子就在眼前,他已经不太敢认了。 但仅存的希望还是让夫妻俩跑了上去。 韩德忠则是留下报警,让警察快点来。 “鹏鹏,鹏鹏是你吗?”院子里,夫妻俩抱着孩子仔细打量,直到看到他额头上的疤才敢相认。 孩子紧紧抱在怀里,两人喜极而泣,一年多来的努力终于得到回馈。 “mama,mama!” 突然,孩子叫了一声。 “mama在这。”鲁晓娟下意识回答。 屋里,剁猪草的李红琴听到声音,放下刀跑了出来,瞪大眼睛惊恐道:“你们什么人,放开我儿子!” “快走!” 不敢过多纠缠,田文军抱着孩子跑。 李红琴上前追赶,被鲁晓娟挡下,两位母亲拼命拉扯,最后李红琴被红了眼的鲁晓娟推倒在地。 这里是一个暗喻。 预示在争夺孩子这件事上,邪不胜正,亲生母亲赢了。 “卡,过!” 导演一出声,景恬马上跑去扶周迅:“迅姐,你没事吧。” 刚刚两人都在拼命,不知不觉下手有点重,推的那一下用了全力,要不是谨记袁华的话,拍戏不要分心,她都想回去看看周迅有没有事。 揉了揉手肘,周迅倒吸一口冷气,笑道:“没事,你做得很好,力道很准,继续保持。” 第二场戏是村里追逐戏。 李红琴追赶抱走自己“孩子”的三人,一边跑还一边叫人。 这场戏对演员的体力是个考验。 为了把父母的爱表达出来,陈可欣的要求是几人精疲力尽。 虽然几人早就准备,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