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三金大满贯 (第1/2页)
下半场是不可能有下半场的,袁华怎么可能干这种事,虽然这种事在香江的娱乐圈不新鲜,特别是老一辈艺人,大家都懂。 但袁华不一样,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他不想有朝一日出现在国产区,名誉受损,一辈子就完了。 现在艺人赚钱多的同时卷得也厉害,不说作品了,你至少不能有污点, 桌上,吃饭喝酒聊天吹牛逼,互相留电话加微信,一个小时候后各回各家。 第二天早上,袁华睡到十一点多才起,换了身休闲装在香江的马路上逛了逛,感受百年城市的风情。 下午四点,穿上西装,袁华来到香江文化中心。 门口的广场上百家媒体,杂志,记者,还有看热闹的狗仔,追星的学生。 一条长长的红毯上,嘉宾挨个走过去,然后在签名墙上签名。 袁华刚一下车,一堆记者涌过来,长枪短炮的话筒差点没把他戳翻。 “袁先生,有人说你这次能入围是靠着资本,请问你对此类看法有什么想说的?” “袁先生,第一次来香江,第一次入围金像奖,你感受如何。” “袁老师,能给大家说说此刻什么心情吗?” “五位提名最佳男主角的人里你是唯一一个内地艺人,你觉得自己获奖的几率有多大?” 从记者对自己的称呼,袁华感受得到他们都是哪儿的人,一般叫袁先生的是香江,叫老师的是内地,不叫名字,故意挖坑的是弯弯。 “不好意思,我们暂时不接受采访,想采访的话可以跟公司预约,让让……” 助理和安保人员费劲的开辟出一条路,袁华终于走上红毯,腰杆挺直,嘴角扬起职业微笑,大步迈上去。 一瞬间,无数摄像头对着他。 香江的电视台,弯弯的电视台,内地的电视台,七八家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出现他的身影。 网络上,多个视频平台同步直播。 “来了来了,他来了!” “不愧是咱们内地顶流,就是帅,吊打前面那几位。” “这就是袁华?平平无奇好吧?” “叼毛长得不咋地,估计是陪跑的,金像奖好多年没给过外人。” “何止好多年没给过,压根就没给过好吧,金像奖排外,只有香江演员能拿。” “有一说一,虽然挺希望袁华拿大满贯的,但不想他过来,来了就是陪跑。” 华语三金,金马,金像,金鸡,目前为止最水的就是金像奖。 金马和金鸡都挺开放的,两岸三地的片子皆可报名,偶尔也能传出弯弯和香江演员拿金鸡奖影帝影后,或者最佳男配女配。 唯独金像奖,一直都是香江演员自己玩。 办了这么多届,从来没有内地演员拿过影帝。 只有李连节当年凭借投名状拿过一次,不过人家已经不是内地人了,倒也不能算进去。 金像奖之所以是香江演员自己玩,看看报名条件就知道了。 第一:影片必须是香江导演。 第二:片子在香江电影院上映过,连续七天内不低于五十个座位以上,放映不低于五场的电影。 第三:出品公司中至少一家是香江合法注册公司。 第四:至少有六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持有香江永久居民身份证。 所谓的六个工作项目工作人员就是监制,编剧,男女主角,男女配角,摄影,动作设计,美术执导等等。 中国合伙人是陈可欣的团队,除了主角,其他人都是香江人,其中自然是包括监制,美术,编剧等等。 要不是这条,袁华绝对不可能符合金像奖的报名条件。 而在内地,百分之九十五的电影都不符合以上的报名条件,每年符合的就那几家公司,伯纳和华宜。 这两家和港圈有接触,经常一起拍电影。 除了这两家,其他的影视公司就算资质够,但实力不行,或者实力行,但资质不够。 报名条件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内地片子拦在外面,等报名后投票机制又会断掉一大部分人。 香江十三个属会投票! 在十三个属会里,百分之九十都是香江本地人,只要是人就有私心,难免把票投给本地演员。 两重大关,这就是外人拿不到金像奖的原因。 来了香江金像奖,你要打败的不是同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