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五月 (第1/1页)
五斗米道首领,汉中郡太守张鲁。 于建安二年,五月初三,病逝于阆中。 消息是五月初五,才传遍汉中军内。 一时间,整个阆中城内外,一片素白。 如此大规模的举动,益州军如何不能知道。 很快,张鲁病逝的消息,便被抄作军报,送往各地。 得晓张鲁之逝,吴懿抓住时机,开始了对阆中的进攻。 当之率大部人马,攻上阆中城墙时,恍然发现,这是一座空城。 “将军,初步判断敌军于前日,已经撤离。城内物资,尽数被拿空!” 吴懿闻言,重重的拍打着案几,愤怒道:“给吾追!” 有部将见此,正想道一句“穷寇莫追”,吴懿仿佛知道有人会这么说一样,拔出长剑,狠狠地劈在案几之上。 霎时间,整个案几一分为二。 且听吴懿道:“但有违抗军令者,便如此案!” 同日,吴懿部追逐汉中军于阆中城东北六十里处,突然造袭。 此番战事,在于益州军袭击成功后,汉中军并不恋战,火速撤退。 就这么边退边战之中,汉中军不仅拖延了益州军的追击速度,而且以极小的代价,换得了益州军太多伤亡。 不知不觉间,益州军的战线被拉的很长。当吴懿惊醒后,才下令原地驻扎,等待粮草运来。 而当日从汉中军背后偷袭成功,并抢夺了诸多军资的夷军,此时已然悄悄摸到了汉昌以北,大巴山之畔。 自阆中事成后,夷军的斥候,便没有停止于阆中的查探。 加上刘釜给高沛的乃是便宜行事之命,故而,高沛于战事之上,有很大的自主权。 高沛也确实抓住了时机。 看出汉中军回撤之意。 他这次要做的,自然是故技重施,以夺取汉中军打算从巴西运回汉中的财物。 此中财物,多是前一段时间内,阎圃奉张鲁之命,抄家巴西大族所得。 巴西之富裕,不在于民,而在于大族。这是阎圃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且见太守张鲁突然之病逝,未留下对巴西之地的安排。 阎圃审时度势,在和同为张鲁托孤重吏的杨起商议后,果断决定,放弃阆中,退守汉昌。 另以汉昌之险,阻击益州军一段时间,待将财物运走。 至于汉昌本地之土,自是赠与巴夷。 有巴夷在,也能给汉中一屏障。关于白水关的战事,阎圃的想法是,守卫好白水关,以封住出蜀之路。 以后益州军若想出蜀,局势便反过来了,他们是攻击的一方,而汉中军是防守一方。 放弃一些优势,急切的返回蜀地,阎圃是以担心汉中局势,他势必要扶持幼主,稳定好汉中局势,以报答先主张鲁之恩。 五月二十一,但等大批财物途径巴山之下,以为伏兵所得的消息传入阎圃耳中时,阎圃气急失笑道:“阆中时,吾部为之偷袭掠获,今再犯也! 当真是个好手段。吾阎子茂于此倒下,但不会再犯第三次。” 对于偷袭者是谁,根据上一次的推测,外有仅今次交战的巴夷传回来的消息,这熟悉的战法,阎圃已能无比确信,便是刘釜部下! 若是杨重尚在汉中军内,说不定此时已然建议,将这番猜测想办法宣扬于蜀地。凭此毒计,使刘釜刘璋间产生裂痕,让益州军内部,再生大乱。 阎圃没有这么做,除了刘釜在张鲁病逝之前,将张卫尸首送回汉中军营,让张鲁临死前,见到了其弟最后一面外。 更主要之处在于,阎圃认为刘釜其人有“曹cao之能,刘备之得”,其人是为汉之宗室……如此种种,rou眼可见之下,将来必成大事! 他想给汉中,给汉中百姓留一条后路…… 也是在五月。 寿春对岸的刘备,使大将张飞偷袭了吕布后方,抢夺了大量的黄金。 吕布得闻,大怒。 其人不顾谋主陈宫的劝阻,执意攻往,当下为关羽重新夺回的沛县之地。 其部刚到沛县境内,谁晓得曹cao手下大将夏侯惇突然率部来援。 此番遭遇之战,关羽、夏侯惇两部之兵,合计有一万八千之众,因准备充分,使得吕布一万军大败,最终吕布不得率千名部从返回下邳。爱马赤兔,随之撤退之时,身负重伤,最终不幸死亡。 吕布令兵士将之抬回下邳,痛心不已。 自此战后,失去的不止这么些年,辛辛苦苦积攒的钱资,还有爱马,进而,人中吕布一蹶不振,这让谋主陈宫非常担忧。 宛城。 同蜀地不一样,南阳之地,自入夏以后,便处于干旱少雨状态。 且因汝南等地的灾民不断涌入,连带着南阳等荆州多地之局势都不怎么好。 灾民的大量涌入,为了不产生大乱,刘表不得不让各郡之主吏,以开仓赈济灾民。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如南阳前线的粮草却是供应不上来,以使南阳守军多以饿着肚子。 反观曹军,有多年前的屯田之积累,曹军兵强马壮,趁此之下,连拿多地,直逼宛城。 守卫宛城者,便是刘表长子刘琦。 见此情形,已经看管数月的张绣,主动找到刘琦,愿以守城,并道明了宛城内部防守的诸多漏洞。 可惜刘琦早先被张绣给吓到了,于张绣之言,丝毫没有听进去,反而让人把张绣再次好生看管起来。 由此导致曹cao兵临宛城不过两日,得以破城。 这种速度,是南阳之战以来,曹军未有之速度。快的叫黄忠、甘宁两部人马都没有来得及回援宛城之下,宛县便被破了。 于当日,曹cao携谋士荀彧,大将典韦等人,登上城池,看向城墙之上,尚未挪动的巨石等守城器械,想起典韦叙述其人追逐刘琦,刘琦那等狼狈模样,可还有刘表半点宽厚从容? 他遥望襄阳方向,大笑道:“宛城之固,却于两日,为吾部所破! 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宛城失守,对南阳战局带来的变动,是战略性的。 黄忠和甘宁,不得不放弃前线一些地方,以守卫南阳后方区域,以保卫好襄阳之土。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