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77 道典 (第1/2页)
三天后。 灵村。 “招真以炼形,形清则合气。” “含道以炼气,气清则合神。” “观利而见害,惧祸而息心。” “白刃交前而无惧,疾雷破山而不惊。” “形气入微,神与道冥。 颜丰诵读道语,不过漫天雾幕仅是稍有翻涌,除此之外并无任何异动。 即便这功法不属于苍冥,但凭空出现也不会激发天道的馈赏。 因为颜丰并非道祖。 开辟道途的另有其人,而他的体悟,却不足以触动天意。 颜丰神色有几分困惑,疑问道:“这就是玄清道典的道语,是我拥有的......至少就阶级而言,是最高等的功法了。不过,你确定只要道语就足够了?” 宁洛摩挲着下巴,重重点头:“足够了!” 颜丰见状更为费解。 玄清道典,不算他的底牌,实用性也一般般。 但不可否认,如果要拿出去拍卖,这一定是颜丰手上最珍贵的功法。 正因如此,他才会心安理得地与宁洛交易。 因为道境的功法,可不好记忆。 即便是打了最强药效益脑针剂的超越者,也没法通过无数次的穿越,将完整的道境功法给记忆下来。 哪怕是大企业特意豢养的“rou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而玄清道典虽不是真正的道境功法,但却足以算得上入道前的门槛,参透玄清道典后,只需要结合修士自身感悟,只差临门一脚,便能入道! 而这样的功法,宁洛却言称只需要道语...... 颜丰不得不怀疑,宁洛到底是过于狂妄,还是另有目的? 然而当他看到宁洛兴奋溢于言表时,他心中忽然有种不太现实的猜想。 “该不会,他真的能凭借道语脑补功法?” 放在此前,颜丰一定会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但现在,不知为何,他看到了一丝本不该出现的,微渺的可能。 而这份可能,很快便当着他的面,化为了现实! 宁洛心中一喜,由衷觉着颜丰可真是大方。 玄清道典对旁人而言,算是入道的启迪作,虽品级够高,但毕竟提供不了即时战力。 但宁洛不一样。 他收功法,看中的无非是功法中蕴含的内理。 玄清道典,这算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功法,并不局限于区区炼神。 “形清合气,气清合神;形气入微,神与道冥。” “好东西!好东西啊!” “这是逆转了忘尘入道的过程,以精气与道意,反过来蕴养神识!” “这思路......真的是......牛逼。” 宁洛不知道颜丰是从哪个世界中得到的玄清道典。 但光是道语所见,就足以看出,这至少也是汇集先贤无数年岁智慧的结晶。 言情 众所周知,入道的过程需要忘却气血,忘却内灵,忘却神识,忘却尘俗...... 如此,方能身临道海。 但玄清道典却是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打了一手反思路。 它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再以空冥道蕴,反过来蕴养识海。 入道的过程是忘却一切,只记得本我大道。 而玄清道典却是像卡bug一样,先忘形,再忘气,看上去似乎忘却尘俗,却从未脱离尘世的藩篱。 但这种冥冥中与道海的联系,却成为了蕴养神识的契机。 这思路,绝了! 甚至宁洛可以笃定,玄清道典无疑是某人入道之后,为尚未入道者所编纂的启迪之作。 就像里那种,深山老道,隐藏教派,为了考验主角而设计的试炼。 正因如此,这部功法虽并未触及道境,然却胜似道境。 而且玄清道典还给了宁洛一些额外的灵感。 “其实道境往后的功法......似乎都是从天行纲常里寻找的灵感?” “或许来自先天大道,或许来自某种法则。” “就像玄清道典是那位道祖关于忘尘入道的感悟,其实,我也可以从中逆推功法。” 宁洛微眯着眼,没有深想下去。 这条路离他尚远,还是等他完成精气神分别入道,再考虑道境功法一事。 而关于玄清道典的具体功法图解。 宁洛既不需要,也能够自行推演。 “按照玄清道典的思路,无非是在正常的大一统功法循环上增加了些许变数。” “所以我大可将之嫁接在道解的子午抽添体系上。” “在炼气的过程中,闭塞炼体的气血循环。” “而在炼神之时,再闭塞体内的内灵循环。” “嘶......还挺看时机的,而且‘cao作’难度也不低,估计得练习好一阵子。” “否则,一旦循环逆乱,走火入魔怕都是轻的。” “看来具体实践,还是得留待尘渊之行。” 宁洛敛去欣喜,心知洞彻功法内理,并不能代表实际掌握。 玄清道典的难度在于“微cao”,所需要的训练时长,即便以他的悟性与道境见解,想来也不可能唾手即得。 但宁洛其实忽略了一点。 玄清道典的定位是一部启迪功法。 换言之,它可以理解为《修道:从入门到入土》这种耳熟能详的教学书目。 它的难度与内循环回路的复杂程度直接相关。 即便让创造玄清道典的那位道祖亲自前来,以道解的内循环回路来试行道典,恐怕也只能无功而返...... 当然,这也怪不得宁洛。 毕竟放眼蓝星,他已经找不到什么可供对标的参照组。 顶多苏瑶算是一个。 但苏瑶近来又没和他交手过。 宁洛寻不到同等的对手,于是修炼功法时往往只能对标自己,那判断时有些片面也合情合理。 如此一来,神道一途,宁洛也已然洞彻。 无论神质道形,还是道质神形,宁洛尽皆掌握。 至于玄清道典的实战效用,无非是在识海中蕴养“白刃”与“疾雷”。 前者与炼体修为挂钩,后者则与炼气术道相通。 如此,也是其大一统特质的体现。 不过让宁洛感兴趣的一点在于...... “观利而见害,惧祸而息心。” “白刃交前而无惧,疾雷破山而不惊。” “唔......” “这位道祖言辞之间看上去不好吹嘘,那这两句道语想来并非空洞的凋饰。” 宁洛沉默半晌,忽然抬起头,问询道:“这玄清道典......是不是还对修行者的品性有所要求?” “这?!” “你怎么知道的?!” 颜丰大为震悚,先前那微渺的预感,眼下竟是真的化为了现实! 宁洛光凭道语,居然真的能够解析功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