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286 玄牝 (第1/2页)
天色昏沉,暮云垂落。 蜀山顷刻间狂风大作,接连群峰的锁桥嘎吱作响,摇摇欲坠。 一众弟子仓惶抬眼,远望穹顶,转瞬便悚然失语! 盘旋的灵涡垂落而下,裹挟着万里长风与沙沙松涛,汇入剑峰一角。 他们并非从未见过这般壮观的天象盛景。 但上一次,是剑尊展示剑意之威,传授剑典之时。 然而蜀山弟子们很快发觉,那异象竟是不止于此。 那如飓风般汹涌的灵气并非异象的终点,而仅仅,只是开始! 黑云压境,天穹如墨。 明明时间本应是白昼,但日耀被浓云遮掩,不留些毫余隙,也透不出哪怕一丝的天光。 白昼如夜,伸手不见五指,蜀山弟子望不见周遭的景象,只是觉察到,拂过他们身周的清风,似乎更多了几分冷意。 紧随其后的,是从天穹之上垂落的湿润雨点。 “下雨了?” “难道不是修炼异象,是天象有变?” 弟子们笼在黑暗之中,困惑地摸了摸自己的面颊,随后悚然惊觉,那不是雨...... 那是灵液! 是天地灵气极致稠密之后,所凝聚而成的液滴! 未等他们想明白根由,转眼瓢泼大雨倾盆而下! 暴雨不分丝缕,如果整片天幕轰然垂落! 蜀山弟子欣喜若狂,本想着奔走相告。 然却陡然意识到,他们看不到自己的师兄弟,也没法在这令人窒息的雨幕中发出些微声音。 这是属于每个蜀山弟子的机缘。 甚至,没有给他们欢庆的余隙。 然而正当他们欣喜之时,天地间忽然多了几点光芒。 弟子们抬头仰望,却见穹顶上那枚硕大的风眼,如今却散发着摄人心魂的苍蓝劫光! 没人见过这般恐怖的异象。 即便是那位超凡脱俗的剑尊大人,他出剑之时,也未曾使得天象如此异变。 但无论是一众长老,还是寻常弟子,所有人都知晓这异象是为何物。 那是雷霆,是天雷,是天道降劫! “有人,在渡劫?!” “是,是要成仙吗!” “难道,难道剑尊大人此刻正身处山门之中?!” 倘若宁洛在此,定会意识到另一个有趣的疑点。 尘渊修士一直以成仙飞升为目标。 然而连自己定下的十境征天却都未能达到。 这样的他们,究竟何以有资格痴望仙界,觊觎仙位? 说到底,尘渊没有仙。 甚至连紫气倒灌都未曾有人成功触发。 那他们又是何以知晓的雷劫? 这个疑点虽然并不重要,但对宁洛的猜想,却很关键。 而此时此刻,身为始作俑者的宁洛,却一脸云澹风轻地走出了洞府。 动静比他预想得更大一些。 因为照理来说,有了模组的尘渊界,应当没这么容易触发天道馈赏与雷劫淬炼才是。 之所以这般轻松,只是因为宁洛对修途的理解比之曾经更胜一筹。 众所周知,道语只是。 或者说,是开启大道之门的身份id卡。 影响天道馈赏的,归根结底还是宁洛自身对道途的领悟。 所以同样的道语,他现在再次吟诵,取得的效果却是截然不同。 再者,尘渊界的天道太过孱弱。 孱弱到即便是第二卷的道解,也足以引动雷劫。 七玄太源体已然成型。 宁洛缓步走出洞府,掌心灵风噼断成片青竹,开辟出一方宽敞的净土。 穹顶之上的雷眼越发壮硕。 其中酝酿的雷光几乎让人无法逼视,哪怕只是若有若无地随意瞟它一眼,也能让双目几近失明。 2k 但宁洛全无畏惧。 雷劫并不像里描述得那般恐怖。 虽然它的威力的确尤为巨大,但宁洛自然能够承受得住。 这或许也能算是一种另类的“幸存者偏差”。 因为但凡能够招致雷劫淬体的,修为天赋都不可能弱到会殒命于雷劫之中,甚至连伤筋动骨都远不止于。 雷劫并非雷祸。 宁洛该做的,无非只是张开双臂,等候雷光倾落。 雷劫酝酿之际,宁洛调整着体内灵脉,顺带准备着子午抽添。 他没有吟诵第三卷的道语,不代表他会暂且放弃调和元精。 只是因为宁洛尚未打算以炼体入道。 但元精,还是必要的。 阴阳逆序,子午抽添。 宁洛在七玄太源体的基础上添砖加瓦,从而完成了元精的生产线。 元精输送于心腑之中。 原本从子午抽添到绛宫竣工,起码需要数年的时间。 在荒狱界时,宁洛之所以能够速成,是因为他有数不尽的赤晶可以炼化。 但现在身处尘渊...... 他有天道馈赏! 精纯的灵气倒灌入宁洛的身躯,然却并未撑爆宁洛的躯体。 因为宁洛一边将之炼化为真气,一边将之向元精转化。 天道馈赏的外灵是至纯的外灵,炼化之时几乎无需任何冗余的步骤,一切水到渠成,全无阻滞。 那本该是集结了精气神三者的“紫气”。 但只是因由尘渊界层次太低,所以才会劣化为这般纯灵。 元精源源不断地汇入心腑,虚实相生,真幻交替。 心腑仍然是心腑。 然而在其对应的虚空之中,却多出了一座与之相衬,甚至交织的虚象洞天。 那是绛宫,是洞天秘藏,是虚实相生的府邸。 它可以是心脏,也可以不是。 且不论绛宫元精带来的造化之能,单是目前宁洛的身躯,纵使被无上神兵贯穿了心脏,他的身体机能也不会就此停止! 因为绛宫秘藏,本就可谓是他的备用心脏。 但这样,还不够。 “炼气入道,炼神入道。” “有玄清道典的灵感,还是先走炼神一途。” “不过无论何者,五脏秘藏都必不可缺。” 毕竟,宁洛现在只会这条路。 抄自己作业他还能不会吗? 更何况五脏秘藏本就同为一体,如果单是区区心腑绛宫,就足以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