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一章 百官劝进! (第1/2页)
率领易字营,耗费了不少时间,秦易终于回到了京畿,距离瞻京,仅剩三十里之遥。 一路往前,送别的亭子越来越多,让秦易颇为惊讶的是,这些亭子中,有不少持戈士卒,位于其中,似是迎候某人。 转念一想,秦易便已知晓,这个某人,便是自己。 果然,看到秦易率队而来,远处亭中,一骑奔出,朝着瞻京急驰而去。 秦易隐隐猜到什么,不由好笑。 为了避免他人久等,秦易便策马加快了速度,带着易字营,朝瞻京赶去。 不多时,瞻京城墙在望,秦易略微诧异,此刻的瞻京城墙,与他离京追缉偷走图纸的象戎时,有了很大的区别。 rou眼可见,城墙变高了,也变厚了。 整个瞻京,给秦易一种堡垒般的感觉。 本就是坚城的瞻京,此刻,已变得更加易守难攻。 但秦易知道,拒虎关和镇元关,同样易守难攻,却无法抵挡象戎,说明城墙光是高厚,作用不大,毕竟再怎么高,爬也爬得上去,得增加杀伤力,才能让象戎在攀爬的时候,死伤惨重,无法寸进! 这样想着,他便有了计较,于是收敛心思,继续策马前行。 只见瞻京城下,仿佛变成了人的海洋,密密麻麻尽是人头。 比之当初,他从峦国凯旋之时,不遑多让。 百官位于城门前,列队相迎,满目尽是朱紫袍服,贵气洋溢。 百官身侧,便是依仗鼓乐,不断奏响庆贺之音。 四周,是黑压压的人群,众多百姓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赶到城门,迎接秦易。 不为其他,只为了表达心中的敬意。 “咚!”“咚!”“咚!” 随着秦易接近,鼓声,一声接一声地轰鸣起来。 此次仪式,与曾经的天子亲迎,很相似,但鼓声犹在,佳人却渺无踪影。 仪式相似,却有一個极大的差别,那就是心境的不同。 当初,秦易只是一个将领,而如今,他却是临瞻摄政王,主掌一朝之大事。 就如议和,他一人同意,即可。 所以,面对这群百姓,秦易的心态,已有了极大的变化。 曾经,这些都是他的父老乡亲,但如今,这些都是他的子民。 是他要勠力守护的人! 下马,将马缰交由麾下,秦易迈步上前,百官在定军侯的带领上,缓步上前,而后齐齐躬身,恭声说道,“微臣,恭迎王爷班师回京!” 秦易目光一扫,见众人精神昂扬,满脸振奋,不由笑道,“诸位处理政务,替本王分忧,都辛苦了。” 众官连忙说道,“王爷为国征战,劳苦功高,在王爷面前,微臣岂敢言苦!” 定军侯恭声说道,“王爷反攻大离,夺取四城,为我朝雪耻,为万民提气,乃前无古人之战绩,必将载入史册!” 秦易笑而不语,准备带着百官,回返瞻京,却突然听到百姓群中,发出一声呼喊,“感谢王爷为我朝扬威!” 秦易有些讶异,转头去看。 百官也都回头,正欲打量,却听到些许百姓,此起彼伏的喊道,“感谢王爷为我朝扬威!” 紧接着,加入呼喊的人越来越多,顷刻间,就形成了山呼海啸之势,一声高于一声,声震入耳,直刺云天! “感谢王爷为我朝扬威!” 犹如群山呼号,深海大啸。 有些胆量颇小的官员,被这呼声,喊到心惊,禁不住畏缩一下。 定军侯抚须一笑,似有所指,对秦易说道,“王爷,此乃民意啊!” 颖国公接话道,“王爷之威,深入人心!” “王爷民望甚高,无人能及!”兵部尚书赞道。 秦易轻缓点头,并未答话。 众多官吏,脸上都带着微笑,但秦易,并未显露笑容。 在他看来,这些呼声,意味着责任。 沉甸甸的责任。 …… 让易字营驻扎于城外,秦易带着些许亲兵,进入瞻京,一路直行,前往宫城。 初回瞻京,他也不得闲,得了解一下,最近的政务情况。 到了宫城偏殿,秦易聚齐定军侯等股肱之臣,召开了会议。 没等他询问,穿着合身官袍,妩媚之中带着庄严的司绮梅,就率先说道,“王爷,您立下不凡功绩,理应宣扬,微臣与诸位大人商议之后,觉得可以采取传檄天下,以及减免赋税的方式,宣扬您的功绩,您觉得如何?” 见司绮梅以如此尊敬的语气,与自己说话,秦易有些玩味,不由好笑。 但此刻,不宜表露出不该表露的情绪,秦易便压下思绪,微一沉吟,说道,“减免赋税,施行仁政,可行,但应在合适的范围内,至于歌功颂德,就不必了。” 他的功绩,已妇孺皆知,无须歌颂。 见秦易允许,司绮梅便给秦易递去一份折子,说道,“此乃户部合计之后,觉得妥当的减免范围,王爷看看合适与否?” 秦易大致看了看,折子中不仅给出了范围,还有不少字,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