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 拒绝尔等进城! (第2/2页)
姬獳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时刻盯着他,看见赵旃拿过弓箭的那一刻就觉得危险,于是赶忙后撤。 这支箭没有伤到任何人,但是却非常惊险 跟随在身边的叔梁纥,看见公子被羞辱与攻击,觉得受不了,他也拿起了背后的巨弩,想要给予反击。 这可是太子啊,你一个小小的大夫,有什么资格先对他不敬?又有什么资格向他射箭? 公子受到如此轻视的对待,他实在是看不下去。 他的脑子里,如今只有一句话:主辱臣死! 但是姬獳也及时看到他拿着弩,连忙将他背后的箭袋扯下来,扔在一旁以阻止: “纥,住手!此时错误在他们,你若开弩射死他,他们就能立刻攻城!” 姬獳还没有做好准备呢,不想这么早就和他们刀兵相见,现在自己的实力可是不足,没法和赵盾他们起正面的冲突。 叔梁纥此时已经将弩上好,就差拿特制的粗箭了,受到公子阻止,他此时倒是有些清醒了。 他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愤懑,向姬獳行礼: “公子,臣受不了啊,他们如此羞辱您,还想用箭射您,臣实在是看不下去啊。” 姬獳拉住他:“稍安,稍安,现在不是时候。不久后,我会让你亲手砍下那个逆贼的脑袋!” “莫要急躁,你最大的缺陷就是太过于急躁,这一点必须得改。” “君子报仇,十年亦不晚! 你此时就算是杀了他,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反而会让我的大计受损!” “走,我们下去,让兵士好好看守,等待机会,灭了这帮逆贼。” 姬獳拉着鱼豁和叔梁纥,走下了城墙。 先榖在那里站着,沉默着。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没想到公子獳软硬不吃,赵旃都想要射杀他,他依然不为所动。 “赵旃!你未听军令,擅自动武,险些酿成大祸,我夺了你的统军之权!” 赵旃阴沉着脸,冷不丁地回了一句:“夺便夺吧。” 其实换做先榖,他受到如此辱骂,也会毫不犹豫地射向太子,但看在军司马韩厥在一旁,不得不夺了赵旃的权。 这也是为了保护赵旃。 韩厥可是以执法严明著称的,他刚刚担任军司马的时候非常年轻。 赵盾为了服众,于是让他的御戎驾驶着战车在军阵中乱开。 这严重扰乱了部队的秩序。 韩厥看见之后,并没有太多思考,直接向下属喊道:“来人!把驾车的给我砍了!” 军士立刻将赵盾的御戎逮捕。 韩厥言出必行,真就把赵盾的御戎给杀了。 这个时候,军中的将领都在议论:“韩厥这小子多半完了,赵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赵盾……” 赵盾来了之后,非但没有去怪罪韩厥,反而对韩厥的执法公正大加赞赏: “刚才是我故意让他扰乱军队秩序,看看你的反应。我是放心了。好好干吧,以后执政晋国的人,不是你还会是谁呢?” 从此韩厥执法严明,不畏私情的名声就流传开了。 但当初河曲之战,赵穿捣乱,导致晋军对秦国无功而返,有着赵盾的庇护,他却没能收拾的了赵穿。 现在赵穿的儿子又犯错,又被先榖给救下来了? 韩厥的目光冷冰冰的盯着赵旃,心想着这爷俩都跟自己对着干呢? 先榖也看见了韩厥不善的目光,于是一推赵旃:“你给我好好反省去,征讨戎狄的时候你也不需要领兵了。” 大军只能继续往南边走,到崤山脚底下的莘邑才能伐木,安营驻扎。 城门上的士兵们,见到这些人都灰溜溜的走了之后,松了一口气。 姬獳得知之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兵士们继续守着城门,不要放松警惕。 他心中默默念叨着,这一伙人也太毒了。 看来是赵盾要对自己出手,但是又不好亲自出面,只能让这些没有底线的家伙来。 他在心中,已经将赵旃拉入了必死的名单里。 接下来他们征讨戎狄,可能还会在这里待上很久,所以一切要小心,不能让他们抓住什么机会。 他打算,在这些人离开远了之后,就大量在周围收购粮食,以防止万一。 他同时也在考虑,如果上阳城被围攻,他能够得到谁人的支援。 外国... 宋公算一个,毕竟是亲舅舅,宋国的国力,只在于晋楚齐秦之下,算是小国里的大高个了。 齐侯也算一个,毕竟是自己的老丈人,将最爱的女儿嫁给了自己,要是他有个三长两短的话,他的联姻不就白费了。 绛都那边的荀氏、栾氏都在被父亲扶持来对抗赵氏,但要让他们支援的话,力量还是有些薄弱。 毕竟兵车都只能出几十辆,和现在的赵盾不能比。 赵盾是中军将,能够掌控公族军,私家的力量也发展的很强。 光是几个弟弟,都各自有一大片封地。 至于自己旁边的魏氏... 他们更弱,现在还没到发迹的时候。 姬獳回到家中,和叔梁纥、邑宰、鱼豁等,商量下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以及对策。 ... 赵旃在路上走着,生着闷气,他看见田地里的麦子正是青翠的时候。 麦子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主食,偶尔吃一次。 但是这里却有那么多的麦子? “现在谁种麦子啊?” 他疑惑着,看见了一个路边正在汲水耕种的庶人。 他年岁已经大了,但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官方介绍的老伴,能在自己回家离家的时候,做上一口热饭。 这些天没有下雨,只能汲水来浇地。 庶人汲水浇灌田地,累得一身大汗,但对眼前这支军队心中存着敬畏。 这可是晋国的军队,基本上是战必胜,此番南下...不知道又要讨伐谁呢? 赵旃上前来,问道:“此地的麦子,都是谁种的?” “这些都是公田,当然是公子种的。” “公子,你说的可是公子獳?” 庶人笑着:“正是!公子獳对我等庶民很是仁善,不仅借给我们牛犁耕地,还降低农税,对我们来说,简直是难得一遇的明主啊。 虽然日子苦,但秋日丰收之时,就是我们能够享清福的时候,可惜了我没有子嗣,不然...” 赵旃完全没有听后面的话,他倒是对这些麦子,非常上心。 还没有成熟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