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两百七十五章 堂堂背景板照样青史留名 (第2/2页)
敌,我黄射自知才疏学浅,难以抵御,西陵县全权交由赵将军指挥!”这样赵云打了大胜仗,都是我黄射积极配合,心胸宽广,用人不疑啊!黄射满意了!要不然你看着大官的儿子没有记载的数不胜数,我黄射最起码在祢衡的鹦鹉赋里出现过,回头我就找石头刻上,咱黄射虽然没什么能力在这个大汉天下扬名立万,那咱也要流芳青史!夏侯惇是朝廷大将,赵云是刘备的英豪!两个人都是天下排的上号的人物。这样的人大战一定会被记录在史书上的,我黄射也可以流芳青史了!背景板就背景板!普通才能的人想流芳百世就是要学会蹭热度啊!黄射老实的让出来指挥权。赵云道:“既然少将军让我指挥,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赵将军下令吧!”“请少将军准备船只,帮我接应淮南雷绪、陈兰等人,云本奉主公之令在此等候,今日虽要襄助荆州抵抗夏侯惇,旧责不敢忘也。雷绪其麾下百姓众多,远行不易,以船运之,减百姓之辛劳。”“此事好办,本来就是先前和家父商议好的,这事直管交给我,赵将军只要对付夏侯惇就可以了。”赵云想了想,“西陵县南北举水穿插,若雷绪等人到来,必然先到举水,若夏侯惇想攻打西陵,也要经过举水。所以少将军的船只不能留在西陵县等待,还需要沿着举水梭巡,遇到雷绪立刻将百姓运走。”“这......”黄射有些犹豫。“可若碰到夏侯惇怎么办?”黄射有点不敢出击,万一碰到夏侯惇,虽然是有举水地利,但是举水比起汉水,江水差太多了,只能行小舟或者中等船只,大型战船是不行的。河道也总有狭窄平坦的地方,夏侯惇要是找这样的机会突击还是挡不住的,黄射有些害怕。毕竟也是曹cao凶名赫赫,如今又来势汹汹,不紧守城垒,有点让人心生忐忑。赵云看出来了黄射的犹豫原因,回答道。“少将军不必担心。不如少将军在西陵县守城,让我部下徐盛带领水军接应,如何?”“接应百姓都是小事,赵将军打算怎么破敌呢?”赵云有赵云的自信。并不担心夏侯惇。“抵御夏侯惇容易,西陵县乃江夏治所所在,只要没人献城,也不是夏侯惇轻易可以拿下的,若仅仅抵御,有我与少将军在城内,兵马近万,夏侯惇定然束手无策。”“只是......”“只是什么?”黄射追问道。赵云哈哈一笑,“只是这样做不能解荆州之困,我还有一计,可破曹兵,解荆州之危,只要少将军信任即可。”“赵将军但说无妨。”“如今荆州之危机,不在襄阳,不在于城池失陷,而在于人心惶惶。曹cao要想打下荆州也是不容易,所以要恐吓荆州。”“如今虽然抵御夏侯惇容易,但是夏侯惇一日不退兵,荆州就总如悬剑于天,人心不安,故而今日之战,务在退敌而非御敌。”“且派出探马,仔细查探夏侯惇之动向,待寻得夏侯惇之踪迹,我亲自带兵,冲散敌阵,破之!”“......”赵云分析了半天有理有据,结果拿出来这么一个方案,实在让黄射难以接受。就好像杀死曹cao分几个步骤一样,1、拔刀,2、杀曹cao......赵云给的方案也太简单粗暴了吧!找到夏侯惇!出击!结束!黄射一时语塞,面色变幻,不知道怎么回答赵云。赵云笑道:“少将军勿要担忧,若能胜则胜,再不济还有西陵可以退守,无非是无法退敌改成僵持而已。”“再者说,若是夏侯惇攻打西陵,我带领兵马在外,不必困居城内,随时策应袭击,使其兵疲,一击不中,则远遁千里。”“若有机会,也可直接攻打随县,切断夏侯惇退路,夏侯惇一无粮草,后路被断,自然不敢再孤军深入,其兵必退。”黄射这下懂了赵云的安排。只是黄射被孙策打的不自信了,下意识逃避野战,而是选择守城。不过黄射也知道,真正的猛将是可以扭转战局的,就像自己被孙策打烂一样。赵云这样的自信也给了黄射信心,似乎名将就应该是这样的风范。虽然说出城浪战比较危险,但是赵云这样的自信,一定可以的吧。最关键的是,黄射自己不用出城冒风险,赵云打不过也没关系,大不了就是守城嘛,正如赵云所说的,西陵城池坚固,只要下定决心,不怕守不住。......夏侯惇率领八千大军驻守随县,于禁率领六千骑步兵预备往东南而行。李典率领四千兵马驻扎新野,因为知道襄阳没有战意,也不必大军防守,只是给夏侯惇守住后路,另有两千兵马运送粮草。“文则东进一路小心,西陵能攻则攻,不必冒进,给荆州压力为主,并不一定要攻城略地。东边极有可能有刘备的兵马,探马报得,最近东西战报频繁,刘景升未必不会求助刘备,一切小心。”“将军放心,于禁一定谨慎。”夏侯惇满意的点头,于禁这样的将军天生是把神兵。“此番能与文则和曼城单独出征,通力合作,也是我夏侯惇的荣幸。文则令行禁止,曼城虽然经验不足,但是行事颇有章法,短短时间,筹措粮草军械,无一失误,新野至随县数百里之遥,又是荆州地界,地形不熟,仍然可以不耽误军粮供应,也是可造之材啊!”夏侯惇完全有资格这样评价李典。夏侯惇是建武将军,高安乡侯,于禁是个偏将军,一个亭侯,李典才是一个裨将军。夏侯惇在曹cao这里的地位也是极其特殊,资历老的不像话。于禁道:“有将军和曼城为后盾,禁无忧矣。”夏侯惇祝酒一杯,“此战归来再把酒言欢。”于禁一饮而尽,翻身上马,披风猎猎,旌旗招展,队伍威风,向东南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