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章 壮烈老头聊发少年狂! (第1/2页)
黄盖虽然年老,也无力力挽狂澜,但是,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今日一战已经无力回天。这场准备了半年的战斗,江东失败了。最起码是已经败了一半了。这对于江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黄盖已经来不及思考,江东孙氏的未来了。他只是心中存在着对于老主公的忠诚,对于新人主公的责任,事到如今,也只能先让周瑜想办法保命了。身为老将,死在沙场之上,也算死得其所。周瑜是举世难见的奇才,孙权唯一的希望就在周瑜身上。死就死吧,周瑜不能死!黄盖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头上青筋暴起,牵动着花白的鬓发。人的潜力有的时候爆发出来确实是十分惊人。黄盖这个老将抱定必死的决心,左冲右杀,面对年轻力壮的敌军反而如虎闯羊群一般。他若留下与关羽交战,还得好好打一会儿。毕竟,虽然在火中死了不少人,但也剩下数千兵马,而关羽战船上的主力,也不过就五千来人。虽然黄盖手里的兵不是精兵,但是凭借着人数优势,关羽又一心焚烧水寨,到底还是能打一打。短时间内,是一个谁也制服不住谁的局面。但是黄盖一心要走,关羽没有亲自下场阻拦反而轻易的让它挣脱了。关羽身为统帅,这个时候自然不用他亲自下场冲锋陷阵。而此时此刻,大局已定。关羽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用最小的损失来收尾。为三缺一是最好的方法,死死的纠缠反而要造成很大的伤亡。为将者当有取舍,黄盖一时挣脱并不要紧。大网早已经撒下,他逃不掉的。宗预的到来,已经令周瑜全线溃败,受困于敌军。周瑜的军队已经被撞散,分成了好多部分。敌我船只交织在一起,互相乱战。韩当在后面也赶上来,却不好直接插入战团。敌我双方纠缠在一块儿,没有哪一块儿是敌军主将所在。这样却不好直冲中军,使敌军大乱,扭转乾坤。其实,韩当应该选择攻敌所必救。也许他直接继续不管周瑜死活,冲击关羽军阵,与黄盖和击关羽中军。说不定能够逼迫的关平,或者宗预后退来救援。这样也可以解救周瑜。也许有机会力挽狂澜。说到底,就一个赌字。古往今来的战争,哪里有不赌的呢?当年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也是在赌呀。但可惜韩当和黄盖都没有楚霸王项羽那样的气魄。他们也没有陷入孙权以十万大军逼迫张辽的窘境。以他们目前的兵力收拢起来,是可以逃脱的。有了后路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保存实力。若韩当真的去和关羽硬拼。他也无法保证自己一定能赢,如果不能给关羽足够的压力。那么周瑜岂不是要死在合围之下?就这样,报有着保留本钱的想法。不敢赌。说不上来这样的选择是对是错,毕竟都是以成败论英雄。若他真的将关羽中军冲散,那他自然就是对的。若是未能达成既定的目标,使全军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他就是错的。韩当和黄盖都是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一个稳妥的结果。或者说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小的结果。黄盖看见了韩当,韩当也看见了黄盖。两人盯着前面混乱的战团,紧皱的眉头寻找着薄弱点。如今,当务之急是先打开包围圈,放周瑜出去。不是逞一时意气,和敌人争强斗狠之时。两人各自在侧面寻找一处旗帜较少的地方。便从此处开始冲杀。船上风帆拉满,水手用力,全力撞过去。两人看准这旗帜最少的地方,应该不是敌军大将所在。所以决定从此处开始冲杀。他们的经验没错。战船在加速马力的情况下,狠狠的撞出了一个缺口。韩当和黄盖各自带领各自的军队,身先士卒往里冲。关平望着敌军周瑜岌岌可危的中军,拼命的往里冲,往里挤。但是一条条船只阻隔,实在是短时间难以靠近。听见外围传来的巨大动静。扭头往侧后方一看,东西两方各有两杆牙旗。一个上书一个黄字,老将黄盖。一个上书韩字,这个是韩当了。关平与韩当,是老对手了。当初韩当从豫章败退,就险些死在了关平手里。心中自然对关平抱有怨恨。韩当虽然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但也知道大局为重,远远的看着关平的大旗,却不并冲着他去冲杀。只是强忍着心中的屈辱,埋头冲着周瑜找去。可韩当不去找关平,关平却要来找韩当。他可不能任由敌军杀进去。关平就试图转变攻击方向,朝韩当杀去。而另一边,魏延也注意到了黄盖的动静。两边都派出兵马,阻止敌军援兵,拯救周瑜。黄盖和韩当本来前进就很困难。见两旁敌军分兵杀来,却也不敢耽搁。都各自分出一支兵马,命令他们堵上去。分出去的一支兵马,明明白白的就是让他们去送死的。事到如今,谁还有别地办法呢?被分出去的士兵因为不知道主将的打算,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顶。没有谁敢违抗军令。在这样的场合下,胆敢跳刺儿,一定会被杀一儆百。两边都分出了兵马。其所在的本阵,也轻车简行一般,在手下的掩护下,顺利的往周瑜的大旗下杀去。不多时,就已经远远的看见了周瑜的身影。周瑜已经亲自持刀上阵。亮银盔甲溅满了鲜血,鹅黄的披风因为沾了血也无力再展动起来。与周瑜一起的,正是身负重伤的吕蒙。身受那样的伤势,本来已经不应该再提刀上阵。但是如今身处重围之下,没有谁能够幸免。周瑜也注意到了周围的动静。在亲兵的护卫之下,四处查看。果然看见了黄盖和韩当的军旗。在定睛寻找黄盖和韩当的身影,就看见战船之上,有人冲他呼喊。“都督!”“都督!!黄盖来也!”“韩当在此!都督勿惊!”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