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0章 不战屈人之兵 (第1/3页)
谁也想不到,秦人会放弃手上的几万俘虏,目的就是赶去吃燕人城邑里的粮食。 这是什么路数? 别以为五万俘虏不过是俘虏,列国任何一支军队在战场抓捕的俘虏,都是能换成真金白银的钱。让士兵和军官让出这笔天文数字的钱,哪怕白起也做不到。 但是郭威可以。 因为他是国师,他能引雷。 他徒弟王莽都能引雷了。郭威引雷那叫个轻松,轻飘飘的天象配合,晴天打雷。从秦国出发的这支军队之中,至少三万人亲眼看到郭威在封国师的那天引雷了。 至于王莽? 毕竟是国师的弟子,水平不太够。结合最后郭威带领骑兵站住五方神位,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士卒们坚信,这是国师心疼弟子,才出手帮忙了。 别人不可能做到的事,郭威就可以。他下达释放俘虏的命令,虽说有些校尉私底下颇有微词。但郭威在军中地威望,不是他们几个人能撼动得了的,说句不过分的话,如今秦军士卒视国师如神灵。 如果没有郭威,易邑根本就不可能攻破。 也不可能缴获堆积如山的燕军物资,如今的秦军,吃着燕军的粮草,住着燕军的营寨,仅仅损失一些钱财而已,有什么抱怨的呢? 随后的几天里,秦军手中的近两万骑兵都给派了出去。 不是打仗,而是袭扰和驱赶。 甭管是蓟城附近的燕军,还是方邑的燕军,如果留在城内,秦军秋毫无犯。可一旦要出城筹集粮食,对不起,咱就来抢了。 不仅如此,秦军还古怪的只要东西不要人。 一连几天,秦宜都是愁眉苦脸的模样,他的副将也都是一筹莫展。秦军的路数,真的很让人不习惯。哪里有俘虏了士兵之后,连赎金都不要,就把人放出来的道理。这是坏了军中的规矩,以后军队俘虏了敌军,是否也要照着办? “大帅,存粮只有八天了!” 面对督粮官的提醒,秦宜抬起如同死鱼般的眼睛,艰难道:“所有士卒,每日配给减半。” 好不容易打发了督粮官。 “大帅,如果士卒吃不饱,会有怨言的。”家臣秦柱提醒道,燕军已经陷入了绝境。至少,对于方邑的燕军如此。 秦宜暴躁的低吼道:“老夫统军几十载,我能不知道军队无粮的结果吗?可是,现在逃又逃不走,留下来,没有粮食可以食用。哪怕是……” 秦宜突然压低了声音,查看左右无人,这才开口:“我军虽接连战败,但是开战才多久?这时候,哪怕士卒士气低落,也没有降秦的道理。一旦我要这么做,要是有人煽动,你我都得为这十万人的怒火而陪葬。他们不会认为打败仗是秦军太强,他们太弱,而是我这个主帅的无能。” “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太子留下了这么个烂摊子交给我,我能收拾成这样样子已经很不错了。之所以配给减半,就是要让这帮人没力气。人只有吃不饱,没有了力气,才知道好歹。如今城内的士卒,因为战败,耻辱,正是最不知好歹的时候。老夫要做的就是顺着他们。让他们困住了,绝望了。只有这样,哪怕最后不得已而为之,我还是他们的将军。要是……” 话说到这里,已经很露骨了。 显然,秦宜很愤怒,也很无奈。也只有面对亲信家族成员的时候,会说出心里话。 秦人做事实在没道理,这不是害人吗? 可即便如此,在外的时候,面对被释放的俘虏,他还得感谢秦军仁义。 这算是哪门子的仁义? 在秦宜心中,他恨不得秦军将五万俘虏都给卖掉去挖矿。也不愿意接收过来。可问题是,不接收,军心不稳,说不定当天燕军就崩溃了。 而秦军这里,郭威显得异常轻松。 他平日里就是四处走走,拿着他那把钉头锤,这边敲一敲,那边砸一砸。琢磨着哪里有矿,好动手挖矿。 其次就是收集一些草药之类的,好不悠闲。顺便又去弄来了一批粮种土豆,摆出占着不走的架势。 即便蒙毅一开始不懂郭威的战略,这时候也琢磨明白了。燕国是个小国,人口和当年的韩差不多。三百万左右的样子,燕国要筹齐十五万人马一年的粮草,至少需要三年的积攒。这笔粮草,如今大部分都在秦军手里。也就是说,各地的燕军存粮有限。 针对燕国的战争,从军事上,变成了粮食上的争夺。 秦军多争来一口,燕军就少一口。 这也是为什么郭威不仅将五万燕军全部释放,还派遣骑兵出去抢粮食的原因。 手里有粮,才不会慌。 这才是郭威真正的意图。打仗的事情,他不懂。但是算计,他还能不会吗?而且骑兵出动,还能借着燕军训练,一举两得。 唯一让秦军不太适应的是,郭威统帅之后,他们似乎拼命的机会少了很多。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邯郸方面派遣了王滨押运一批军械物资抵达涿城。 “卑职,王滨,拜见国师。” 十万人,大败十五万人,在王贲看来,郭威手下肯定不敢轻举妄动。因为需要看押大量的俘虏,作战肯定会受到掣肘。 可是入了城才发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