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六章:盗金案发 (第1/2页)
过了几天,老爷子他们盼望已久的5张神臂弩、4张机簧劲弩零件,全部加工完成。 依旧由壬山,连同草图一起取回小院。 当天下午。 4人反复折腾,尝试组装弓弩零件,直到牧良放学回家,一把都没有组装完成好。 这种事情越俎代庖没有意义,经过牧良的口头指导,几人晚餐后继续忙碌。 反反复复,终于找到窍门,到晚上9点成功组装完毕。 干技术活比打猎还辛苦,这是壬八、壬辰、壬礼最深刻的体会。 倒是老爷子,像是重新找回了,战场挽弓杀敌的热血记忆,一点儿也不觉得疲累,让几人实在无语。 鉴于弓弩太过显眼难以遮掩,几人又不辞辛劳,将9张弩全部拆卸分装,算是彻底掌握了拆装的要领,成为村里使用新式强弩的第一批技术人员。 老爷子等人为了赶上这个月的围猎行动,第二天清早带上图纸与零件,赶着马车出门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壬家村进城的村民,先后获悉了这个小院,随后便将此地当成了临时的中转站。 每隔一天,基本就有村民来此暂时歇息,热闹得很。 这些人,大都是晚来早走,与牧良2人的读书时间基本同步,没受什么影响。 壬海则有些叫苦,只好搬到3楼去学习、休息,将一楼床铺让给村民们临时休息,得到来往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在村民的眼里,村正大人能在城里买套小房子,给孙子读书用,村副大小也是官身,买个稍大号的小院,给孙子将来学习住宿,明面上买得起也说得过去,没有人无端生出是非枝节。 毕竟,无偿转让巨额财产的行为,常理上是说不通的,猜疑也没人会相信。 10月份,是牧良2人离开太阳系的第8个月,正好赶上子书银月5岁生日。 为了隐瞒真实年龄,两人仅与壬海一起吃了顿丰盛的晚餐,当晚放假一同逛街买礼物。 壬海有了零花钱,很认真地挑了件绿草帽送给子书银月,说是保养皮肤免得晒得更黑难看,却没注意到牧良难看的脸色与白眼。 子书银月欢欢喜喜地收下了,她自然也不明白,这种颜色的帽子,是某个地星国度的贬义代词。 随后,牧良带领2人,来到了海角府城最昂贵的商铺通宝楼,在金碧辉煌的一楼大厅四处转悠,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看花了眼。 这些做工略显粗糙,却无比真实自然,保持原始本色的商品,对于牧良2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初级材料。 比如金银钻石饰品,受制于工艺技术水平,含量在90%上下,造型朴素简单。 比如各色玉石,没有地星那么细致的分级标准,价格却天差地别。 无实用价值的工艺品,被当成普通石头来卖,低廉得让人无话可说,能够发挥辅助作用的奇妙玉器,则贵得离谱令人无语。 在2楼的珍宝厅,子书银月看中了一款用玉石盒子密封,还能够在盒子表面凝结水珠,散发丝丝寒气的寒冰玉。 标价22枚金币,与玉石同等重量,确实吓人。 据小厮介绍,这块玉石可以保证用上10年,是驱散热毒、镇定精神、改善睡眠的天然奇物,并不缺乏买家。 两人运用各自异能,仔细感应体会,最终推测它很可能是远古地壳运动,玉石形成过程中,偶然与外来寒冰撞击挤压后的融合体,挥发完后应该只剩下一堆玉碴,实质性用处有限,没必要浪费金钱。 3人将名贵的动植物药材、高档的金属兵器、各种设计巧妙的暗器毒针、五花八门的药丸药膏、用料考究的布匹服饰、上等的名酒与烟草制品、女用胭脂涂粉、拓印翻版的奇书异志、用途未明的器皿杂类,还有专供订制的交通工具、狩猎工具模型等等,简直就是一家高端百货商店。 牧良看中一本名为《山海志》的简装书,阅读完单页简介,获知这是一本记录“牧子星球”的风物奇闻,立刻掏出一枚银币买下。 他读过华夏的《山海经》,对其夸张的手法、神异的描述、丰富的内容有些着迷,打算好好拜读了解这个世界的人文地理知识。 关于生日礼物,3人选择了一个小时,最后还是买了一套普通蚕丝的淡花连衣裙,打完折扣后还需要支付3枚金币12枚银币,已经比较奢侈了。 听壬海讲,壬家村每年都会靠运气,采到一定量的野蚕茧,全部卖给了织布坊,自己却从来没穿过蚕丝衣服,光为富人作嫁衣裳了。 捱过火热的10月,时间进入从未下雪的冬季。 温度有所下降,大约维持30c上下,蒸笼一样的大地,迎来了复苏期前奏。 经过牧良2人的鞭策与指导,壬海的学习进步明显,掌握了部分字形、字音、字义,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手段,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