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 师爷余春秋 (第2/2页)
生意,早就没有做了。霍家的收入,只靠武馆收取学费。 可是霍家武馆招的是什么人? 都是一些无业游民,是混混。他们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证,欠武馆的学费,是家常便饭。 霍家武馆入不敷出,是在情理之中。 霍家,表面上风光,其实已经没钱。霍家武馆更是到了破产的边缘。 管家把银元交给霍元甲:“少爷,这是余先生下个月的房租钱。” 霍元甲说道:“福伯,你去买点鸡鸭鱼rou回来。今天咱们吃点丰盛一点。下午,我要和赵健比武。赵健是赵家武馆的嫡系传人,击败他,我霍元甲离津门第一就又近了一步。” 霍元甲说完走进屋里,完全没有要教训徒弟的意思。 管家心中暗道:“少爷,你可知道,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完。要不是余先生给了点银元,买鸡鸭鱼rou的钱都没有了啊。” …… 吃了早饭。 余春秋前往衙门。 刚到衙门,一个小吏就说道:“余师爷,顾大人要见你。你快过去一趟吧。” 余春秋面带微笑,点头说道:“好。我这就去见顾大人。” 余春秋敲了敲房门。 房间里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是余春秋吗?是余春秋就进来。” 余春秋走进了房间,略显恭敬道:“东主,您要见我,可是有什么事情要吩咐?” 顾大人五十来岁,为人处世讲究中庸,精通“为官之道”,不会轻易得罪人。 他在津门做官快十年,一直没有任何作为。 很正常。 顾大人不敢折腾,不敢为百姓做主,当然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顾大人是个官场老油条,但是人不坏,这也是余春秋愿意做他师爷的原因。 顾大人说道:“余春秋,你跟着老夫有多久了?” 余春秋说道:“八个月二十一天。” 顾大人说道:“你把日子倒是记得挺清楚。朝廷来了调令。过几天,老夫就要去上海县做知县。” 余春秋抱拳道:“恭喜东主高升。” 顾大人摇头,苦笑道:“高升?是啊,老夫终于坐到了知县,是正七品的官员啦。可是上海是什么地方?那里租界林立,洋人横行霸道,帮派无法无天。要是有得选择,老夫宁可不去做这个知县。” 到上海县做知县,其难度绝对是地狱级的。 顾大人不愿意去上海县做知县,余春秋完全能理解。 顾大人讲中庸,其实就是在官场中混日子。他去上海县做知县,肯定是搞不定,镇不住场子。 余春秋问道:“那东主的意思是?” 顾大人说道:“余春秋,老夫知道你小子有本事,你跟着我一起去上海县。你放心,老夫不会亏待你,你的俸银老夫再给你提升一些。每月十两银子,如何?” 每月十两银子,跟做生意的大老板没法比,但是在“工薪阶层”来说,是高收入了。 余春秋的办事能力强,顾大人是知道的。每次交代的事情,余春秋都能干得漂漂亮亮。顾大人去上海县做官,必须要带上余春秋。 没有余春秋在身边拿注意,顾大人没法混。 余春秋说道:“东主给了我这么高的月俸,我没有理由弃东主而去啊。不知什么时候启程?” 顾大人说道:“七天之后。” …… 顾大人正在做工作上的交接。 余春秋在衙门里就没什么事情可做。 毕竟都要准备离开津门了,衙门里肯定不会再有活计安排给余春秋。 更何况,余春秋是顾大人的师爷,只要向顾大人负责即可。 换句话说,余春秋就是顾大人请的私人顾问,虽然是在衙门里做事,但是没有编制,不算官员,连小吏都算不上。 就连月俸都是顾大人私人掏腰包给余春秋发放。 下午。 大街上非常热闹。 余春秋拉住一个路人,问道:“怎么回事儿?前面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路人说道:“没出事故。是霍元甲要跟赵家武馆的赵健比武。” 霍元甲要比武? 那倒要去瞧瞧。 余春秋跟着一起去看热闹。 (求票,求收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