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五章 饥饿营销 (第1/2页)
江祺的问题,在东坡肘子端上桌的那一刻得到了答案。 东坡肘子,著名川菜。 这菜江祺几人都吃过,在游乐园还没开业,黄富贵还负责众人的一日三餐掌握厨房的生杀大权的时候,黄富贵经常做。 江祺不知道是黄富贵从网上学的教程有问题,还是健康炒菜馆挂羊rou卖狗rou,总之,漂亮女服务员端上桌的东坡肘子和众人先前吃的完全不一样。 黄富贵做的东坡肘子,肘子上会淋一层厚厚的豆豉色的料,料上又会盖一层葱姜,把肘子盖得严严实实的。肘子是放在蒸笼里蒸的,非常软烂,就是葱姜味有些重,江祺一直吃不太惯,反倒是老约翰非常喜欢。 而健康炒菜馆卖的肘子,除了深色的酱汁外什么配料都没有。 一个大盘,里面是一个在寻常餐馆里很难见到的大肘子。 建康牌大肘子虽其貌不扬,但香味四溢,浓郁的rou香扑面而来,让人闻着就不由得食指大动。 “滋溜。”汪杏花没骨气地吸了吸口水。 “东坡肘子。”女服务员笑着道,“几位,菜已经上齐了。您几位今日的消费金额已经满了500,我们这边会送您一壶酸梅汤,请问是要冰的还是常温的?” “冰的。”江祺毫不犹豫地道,酸梅汤不喝冰的没有灵魂。 说罢,江祺拿起筷子直指肘子。 比江祺更快的是汪杏花,在夹菜这件事上,汪杏花不会输给任何人。 只见汪杏花轻轻一戳,盘里的肘子就瞬间皮rou分离,可见已经非常软烂。 汪杏花挑走带皮较肥的一块,多沾了点酱汁,迫不及待地一口包下。 “唔,好吃!”汪杏花含糊不清地道,“比瓦坛花雕鸡差点,但是好吃!” 咽下。 “老板,我们等会儿可以再打包一个肘子带回去当晚饭吃吗?”汪杏花满脸期待地问,“晚上肘子配瓦坛花雕鸡,肯定特别好吃!” 江祺:? 你都是人了,大晚上吃得这么油腻,你不反胃吗? “最好不要。”江茶开口,“厨房里一共就俩肘子,我们点了一个老板学弟胖胖的父亲就已经伤心得啃大葱了。等吃完饭我们再把另一个点走,他父亲可能会抱着肘子哭。” 江祺三人:…… 就在这时,江祺的电话响了。 来电人:汪平修。 江祺不舍地看了一眼桌上的肘子,咬咬牙,一狠心,接通了电话。 “老板中午好啊,我刚刚一直在和方圆剧院的人开电话会议没能第一时间看到您的消息,真是不好意思。您是想知道冯灵某音账户的情况是吧,是这样的,账户上的数据都是真……” “记得给我留点肘子,要带皮的,纯瘦rou也不好吃。” “肘子是吗?老板您需要……肘子?”电话那头的汪平修一愣,觉得自己的职业生涯遇到了巨大挑战。 带皮的肘子是什么暗示? 老板不可能无缘无故的说这种话,肯定是在暗示自己。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自己来得晚本就落后其他同事好几步,同事里还有一个和自己专业领域差不多的魔法师。 汪平修自知比竞争力是比不过佩吉校长的。 佩吉校长可以挥挥手让邪修灰飞烟灭,自己只能被邪修灰飞烟灭。 为了提升自己在老板心中的地位,汪平修这一个月基本都在不眠不休的吸收知识,好不容易开创了新赛道,研发了新打发,老板又恰好在自己准备汇报前发现了。 这正是汪平修展现自己才华的绝佳时机,天时地利人和,他可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暗示没才出来就错失这个良机。 电话那头,汪平修那手机的手微微颤抖。 江祺这边正在用筷子和汪杏花掰扯自己要的是哪块肘子。 “我说的是这块,不是那块!” “我知道了老板,您的意思是市场就是一个大肘子,我们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次性全吃下,要有取舍!” “油水多的固然好,但是会腻。瘦rou多受现在人的喜爱,但单吃难免单调,最好的部位就是连皮带rou,肥而不腻的那块,那才是我们需要争取的意向客户。” 已经和汪杏花商量好了自己要哪块,黄富贵要哪块,江茶要哪块,剩下的才全都是汪杏花的江祺:? “你在说什么?”江祺都听傻了,他就是分神了半分钟给自己争取了一下肘子rou,怎么电话那头的字就每个字都能听懂,连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我在吃饭,我刚刚在和杏花说话,你继续,账户的数据怎么了?”江祺选择听不懂就忽略。 电话那头的汪平修罕见地沉默了十秒,清了清嗓子,继续用平和且顺耳的声音说:“是这样的,账号数据完全真实,全部都是活粉,且大多都是戏院的优质客户。” “是这样的……” 黄富贵听不到电话那头汪平修的话,只能小声问江茶:“汪班主说什么了?” 江茶总结:“臣子向皇上汇报工作的时候猜错了皇上的心思,皇上没听懂。” 黄富贵:? 什么东西? 自己是看了几个月直播看得跟不上时代了? 汪杏花对电话内容不感兴趣,去楼下要了一桶白米饭,用肘子的酱汁拌饭吃。 汪平修的汇报持续了半个小时。 期间江祺边吃边听,偶尔看看汪平修通过微信发来的图片。 汪平修从一开始,就盯上了消费力不算太高,在互联网上几乎没有声音,但是群体极为庞大的中老年人群体。 汪杏花在宣传《采桑女》的时候,采用的是传统思路。 《采桑女》注定不会大爆不会卖座也不怎么可能会出圈,那就走口碑路线,找一群专业人士站台,在一片好评中成为评分很高,但票房很烂的文艺片。 这个思路其实没毛病,但汪平修觉得不行。 汪平修觉得口碑有个屁用,能赚钱才是正道理。 汪平修并没有觉得《采桑女》曲高和寡到了没有观众的地步,普通观众忍过前三幕也能看,过了观看门槛的观众更不用说。《采桑女》是在汪杏花所属世界历经百年依旧经久不衰的佳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汪杏花的改编虽然差了点,但剧本底子在那儿。 如果说汪杏花把95分的原剧本改成了85分,那么冯灵就把85分的剧本演出了100分的效果,这个戏给看戏的人看,效果是非常的好的。 好产品就要交到客户的手里。 汪杏花找不到客户在哪里,汪平修找到了。 汪平修先是经过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