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章 锦绣纺织厂开业 (第1/5页)
清晨,和煦的阳光,普照向大地,春江城里到处都是来去匆匆的人们。 现在的春江,已经今日不同往昔了。人们穿着时髦衣衫,个个精神奕奕,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住进城里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大街小巷车来车往,电动车,摩托车也逐渐增多,到时都是繁华热闹的景象。 李红开着车,田慧坐在副驾驶上,玉涛和小雨坐在后排,正在去威坪县的路上。 小雨看向车窗外,麦收后田里已经种上了玉米,棵棵玉米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一片片棉田里的棉花长势喜人,花朵也已经开满枝头,白花,黄花,紫花,在绿叶的衬托下,就像一片片花园,大小不一的棉套就像铃铛,在枝头随着微风抖动着。一排排一行行的整齐有序。田里有些农民正在喷洒农药。 她本想打开车窗深吸一下新鲜空气,结果空气里散发着农药那刺鼻的气味,只好讯速地关闭的窗子。她叹息着说“看来什么样的庄稼,也不能离开农药,虫害是个大难题。” 玉涛笑着说“姐,这是避免不了的。要是不控制虫害,就不会有产量。京城给老人家种的蔬菜,是有专人种植,要人工去捉虫,就像养花似的产量很低,用人也很多,在家时,我们也吃过,其实也不是多么好吃。哈哈,如果都是那样种蔬菜,恐怕蔬菜的价格就贵的没边了。” 小雨听后,心想的确是这样,蔬菜有虫子是不可避免,尤其是这个季节,蔬菜和粮食正是坐果的时候,如果不把虫子问题解决喽,收成绝对减产。 笑着说“没错,其实多洗几遍还是没问题的,真要想不被毒害,只能跳出三界外才行。看看现在的环境,路上是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的有毒物质,还时不时又雾霾,沙尘暴,地球上已经没有什么净土了。顺其自然就好,不能活得太仔细。” 玉涛笑着说“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老是想着,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的,活着得多累啊。” 到了黄老板的厂子,海平他们都等在那里。一大片车间整齐划一,食堂,办公楼,和职工宿舍,五层楼的宾馆也都竣工。也都是乳白色的外墙漆,看上去不但崭新还高端大气。 小雨他们和黄老板打过招呼,看过几个车间后。笑着说道“还是黄老板财大气粗啊。我们厂上了两次,才到了那样的规模。盖好车间后,也是分几次买回机器的。” 黄老板笑呵呵地说“我哪能和你们相比呀?你们有自己的房地产公司,想盖车间随时都可以。” 他们说着话,走在通往车间的道路上,每个车间没什么特别的,和自己那里大同小异。 小雨有意无意地审视黄老板,看得出,他这几个月,确没有刚来时的意气风发了。尤其是那微秃的脑门也不在那么明亮了,细长的眼眸里布满了血丝。好像多日没有好好休息了。 这段时间,随着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他就像在攀爬刀山,越上上攀登,心里越是惊恐,大有一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尤其看到厂子的建成,和对织布这方面的陌生,心里老是没底气。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他们走进织牛仔布的车间,小雨看着一排排的织布机,一切都准备就绪。笑着说“下午,我们厂给你送过棉纱来,还有棉花。你的找人过去看着办理才行。” “好的,我会让供应科的人现在就过去,按着各车间需要的面纱买回来的。” 他明白现在一切就绪,就等原料了。小雨的一席话,他心里就像一块石头落了地,看着这个美丽,聪慧的女人,这么用心地帮助自己,如果像她说的,是为了帮助周县长和当地的百姓,还真得是值得敬佩。 听王区长说,她不但真心在帮助自己,就是过来的太阳能厂,电梯厂也会给了一大笔生意。这就说明,这次招商过来的企业,也都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她的诚意不容置疑。 “你一定要算无遗落才能试机,也是为了讨个吉利。”小雨心想,心急吃不上热豆腐,还是稳当的才行。 黄老板笑着说“是,孔厂长和所有的车间主任,已经把需要的用品全都买回来了,已经准备了一周的时间,等把原料运过来,就全齐了。” 小雨笑着说:棉花放到现在,也是有损耗的,我在原来的收购价上加上百分之五得利润。至于棉纱,以后你就会知道,不但有损耗,还有工人的工资与水电费的消耗。我们给一家纺织厂,常年供应织牛仔布的棉纱,加了百分三十五万的利润,给你就加百分之三十。而且,这个钱可以先缓一缓,你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再付给我们。” “好的,这个价格很合理,我没有异议。就先欠着你们的,等新棉花下来,我们就开始收购。我们的纺纱车间,能供应各车间使用后,就一次性给你们结算清楚。” 黄老非常感动。扪心自问,如果换位思考,自己不会像刘老板这样,全方位的帮助同行的。遇到这些人就是自己的人生一大转机,今后,一定要好好和他们相处才行。 中午,海平让胡军订好了饭菜,在吃饭前,又谈论了试机的一些细节问题。 黄老板笑着说“刘总,你们各种人才组合在一起,是一个和谐的团队,真让人羡慕呀。这些年,你们有眼光,有干劲,干得轰轰烈烈,事业也蒸蒸日上。” 他过来的这段的时间,已经了解了一个大概。尤其是针对春江纺织厂,从他们买断到发展到如今,也都打听的很清楚。 小雨笑着说“这俩年纪大的是我大学的同学,我们在这里快二十年了。我们在发展事业的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人。成绩大小,我们自己不好评说,但是对我们来说这辈子,有这十几年的经历,足以值得自豪了。” “是啊,都说日久见人心,这些年,我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团结实干与周围的百姓一起,把这片大地彻底的改变了,尤其是使这里的百姓也比先前更勤劳,过得更幸福了。”大卫笑着说 菜都上齐,海平说“来吧,我们今天少喝点,等试机成功后,我们就再好好庆贺一下。” 他说着让服务员搬来两箱啤酒,又都给他们满上。 海平举起酒杯笑着说“来,预祝明天一切顺利,干!” 几轮下来,黄老板心情也不在那么紧绷着了,和大家说说笑笑,吃着可口的饭菜,喝着啤酒。两箱啤酒喝完,大家也很自觉地开始吃饭。因为下午还的去厂子看着原料上机,最后做一次开业前的检查工作。 当回到厂子时,一车车棉纱,与棉花都已运了过来。 各个车间的车间主任带领着他们的新工人,安排着各自的工作岗位。 孔厂长站在旁边指挥若定,让每个车间的车间主任,有条不紊地领取各自需要的棉纱。而后把棉纱安放在织布机上,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 小雨和黄老板,海平,玉涛,逐一看过各个车间,每个车间都是人员攒动,运棉纱的,往机器上安放的,在车间主任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整个厂区也分外热闹。 直到原料都安放到机器上后,小雨对黄老板说“明天还的再去我们厂里运过一批过来和车间主任长沟通,有时不能断了原料,你懂的。” 黄老板那眯缝眼更加细长了。想了想后,笑着说“哈哈,我光想着试机的问题了,还没来得及想后续问题。谢谢你的提醒。明天我派人过去在按原样运过来放进仓库里。” 他们说着话,来到黄老板的办公室,有人给大家泡上茶水。小雨站在窗口,正好看到整个厂区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