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六章 国公 (第2/2页)
浮梁之战,湖口大捷…每一次大战,每一个重要节点, 都有一支队伍代表着。 整个阅兵过程,就仿佛是一张画卷,有条不紊展开,将这些年的奋斗历程,一步一步走来的经历,完美展示在朱元璋,还有朝臣们的面前。 清晰真切,深入骨髓。 要说起来,能有今天,着实不易! 队伍的最后,是花云率领的铁骑,以及俞通海和廖永忠率领的水师,依次经过奉天门,整个阅兵仪式在万岁的山呼声中结束。 登基大典的上半场总算顺利渡过,接下来在傍晚时分,会有应天百姓巡游,然后是烟花表演,再之后就是戏曲联欢,要整整庆祝一夜。 作为整个大典的总导演,张希孟给自己八十分吧,还算满意,可以稍微松口气。 但是朱元璋突然的提议,让张希孟大吃一惊。 咱不是说好要等到大典之后,再封赏百官吗? 你怎么这么着急啊? 张希孟也没办法,只得匆匆赶来奉天殿。 此刻的朱元璋,已经脱去了戎装,一天换三次衣服,老朱还很不习惯,面对着大家伙,老朱先咧嘴笑笑。 “都别绷着脸,咱是登基了,可咱也没多一块rou!咱还是咱,你们还是你们!” 老朱笑道:“大封功臣这事,咱知道你们等了很久,上午的时候,咱登基了,册封皇后,册立太子……咱这一家子都有了安排,如何能怠慢大家伙?所以,咱就擅自改了流程,趁着下午,把封赏的事情大致说一下,等晚上看戏的时候,也好舒心顺气,你们说是不是?” 众人听到这话,齐齐屏息凝神,不敢言语。 有几个人更是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虽说对于将士的教导培养,一直没有间断。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能够建功立业, 封妻荫子,也是无法拒绝的事情。 半生功名,皆在于此! 试问谁能不激动? 除非你就不是一个人! 而张希孟就波澜不惊,完全超脱物外,浑不在意。随便吧,反正我都可以的。 跟非人生物张希孟不同,李善长此刻却是万分在乎,他的手心都被湿透了。 朱元璋目光扫过,在李善长身上略停留,然后就落到了其他人身上,刹那间,老李万念俱灰,几乎闷哼出声,好在他还能撑住。 就这样,朱元璋扫视了所有人,奉天殿针落可闻。 终于,朱元璋唤了一声,“李先生!” 李先生? 不是张先生! 我没听错吧? 李善长竟然下意识去看张希孟,正好看到了张希孟的笑脸,一副恭喜恭喜的模样,老李刹那间冷静下来。 不出意外,张希孟一定事先知道了,自己还是差着不少啊! 一想到这里,李善长似乎也没有那么激动了。 “老臣在!” 朱元璋道:“李先生,这些年,你一直cao持军需,处理政务…一个人辛苦一天,一个月,一年……都不难。难的是这么多年,咱们军中几乎没缺过粮食,没断过辎重,没出过大乱子!” “徐达!” 徐达立刻起身,“臣在!” “你看看李先生脸上的皱纹,uu看书你说他cao的心,比你们是多是少?” 徐达忙道:“回上位的话,李相公鞠躬尽瘁,人尽皆知,他是上位的萧何!” 老朱含笑,又看看其他人,“你们觉得如何?” 在场文武,又能说什么,只是一起赞叹,“李相就是萧何在世,实在是主公股肱重臣!” 朱元璋领首,又转向李善长,对他道:“李先生与咱相逢微末,承蒙先生不离不弃,以至于有了今日基业,先生之功,当受嘉奖。” 老朱在这里顿了顿,李善长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你能不能先说完了,我年纪大了,要绷不住了! “咱决定加封李善长为宣国公,世袭罔替!” 果然是世袭罔替的国公,并不出乎预料。 只不过封了个宣国,就有点差着意思。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如果现在就封了大国,以后北伐成功,又该如何? 还封王吗? 所以,李善长立刻跪倒,叩谢天恩。 朱元璋把他拉起来,笑道:“李先生,接下来还有些具体赏赐,包括你的夫人儿子,要等礼部那边处理妥当,才能给你……其余人也都是一样。” 李善长忙不迭点头,“臣明白!臣代家人,叩谢天恩!” 老李拿了封赏,还排名第一,算是志得意满,再无迟疑,挺直胸膛,站在一边。 这时候朱元璋稍微停顿,就念了下一个名字,“徐达!”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