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自然:从发现白虎娘开始_第三百三十五章 无价之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章 无价之宝 (第1/2页)

    ,直播自然:从发现白虎娘开始

    究竟是不是毒的墓xue,陈渊还不敢保证,尤其是以现在这样的情况。

    仅仅是两个字还不能认定这是毒。

    毕竟很多时候,往往看到的,都不一定是真的。

    所以陈渊决定往前继续探寻。

    但是直到他越往墓xue里走,就越是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因为他发现这里的格局非常不同。

    不同再哪呢,那就是墓xue的规格,不像是普通的墓xue。

    【老陈,这到底不普通到哪里,会不会是那种王侯将相的墓xue?】

    水友们的看出了陈渊的诧异,也是非常好奇地问道。

    但是陈渊却摆手道,“可不是这样,现在我们看到的墓xue要比王侯将相的规格更加可怕。”

    听陈渊这样一说,水友们更是好奇了。

    连王侯将相的墓xue都比不上,那这里埋着的究竟是怎么样的大人物啊。

    “你看出什么了吗哥?”跟在陈渊身后的小伙子低声问道。

    陈渊没回答他,而是看着直播间说道,“咱就以十三陵的定陵为例,在定陵的地宫中,左右建有两个配殿,这是彷照紫禁城中供妃子们居中的东西六宫。而隐藏在地宫最深处的后殿,与紫禁城中的皇宫相对照,后殿相当于皇帝生前居住的寝宫。

    后殿称为玄堂,是地宫的主要部分,为放置棺椁的处所。

    棺床中央放置万历皇帝和孝端、孝靖两皇后的棺椁。

    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墓xue整体规格,和我说的相差没多少。”

    听到陈渊的解释,水友们瞬间就被吓到了。

    【我的天啊,如果按照老陈这样说,那岂不是意味着这里埋着的是以前的皇帝?】

    【貌似就是这样。】

    【厉害了,现在还能发现皇帝的墓xue,那会是哪个皇帝。】

    “我觉得不太可能。”陈渊摇了摇头,毕竟现在墓xue发现的地方已经固定了,不太可能会是什么皇帝。

    陈渊还是不太清楚,他开始向前走。

    在前方棺床的正中有个长方形的孔xue。

    “那是做什么用的?”身后的小青年说道。

    “这个小洞xue名叫金井,是为皇帝的金井玉葬之制而设。”所谓金井玉葬就是要在棺床上设“金井”并放置玉石,这是古代最高级别的葬制,只有帝后才能享用,普通人家即使是高级官员也不能享有这种级别的葬制。

    【金井中放的是金子吗?】

    【玉葬的玉是真的吗?】

    水友们接二连三的问题随之而来。

    陈渊摇头道,“其实,金井中的金子只不过是一把黄土,在地宫建成后再把这把土放在预留的“井”内,即成“金井”,取善始善终之意,美化帝后们都是善始善终之人。”

    另外“金井”中的“金”为土,而“井”象征水,即有水有土,而有水就有了生命,有土就有了生命之根基,有了水土就有了江山社稷,故“金井”象征皇帝在死后仍为人主,虽然死了仍然象活着一样。

    再说皇帝是龙,龙能上天,也能入地,能屈能伸,设“金井”是为了接地气,而井中必有水,若有水,真龙就能复生,重上九天,正是“金鳞岂为池中物,一遇风动便化龙”。

    所以设“金井”又象征皇帝能够复活,再统治天下。

    至于玉石是真的吗?guan

    怎么说呢,那些玉石都是些璞,即未剖开之玉或含玉的石头,剖开后可能极其普通,也可能价值连城,之所以在棺椁旁放这样的玉石,既有美好的象征,又有实际的作用,既象征高贵,又能起到防潮的效果,避免棺椁及尸体腐烂。

    陈渊算是这样和水友们解释了一下,

    他们也才算明白。

    不过这也越发让陈渊好奇起棺椁内的人的身份。

    陈渊做好了各种防护准备,然后开始开棺。

    他用力将棺盖缓缓推开,然后就看到你们放着着骨头。

    好家伙,陈渊被吓了一跳。

    里面有三具白骨,

    一个明显是大人,另外两个两边放着的,显然就是小孩。

    “我的天,我估计墓xue主人可以确定就是毒了。”

    陈渊为什么敢如此确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历史上,始皇帝不久是摔死了他的两个弟弟吗。

    不过陈渊现在还有一点搞不明白,那就是为什么毒的墓xue会如此的好。

    不过还未等陈渊去思考这一点,他就在墓xue中,也就是白骨的手上发现了一个虎符。

    这瞬间叫直播间里的各专家尖叫出声,就差恨不得有能力从屏幕后面传过来了。

    自战国以来,虎纹在国家统治机制中产生了新的象征功能,军事信物虎符的定型最为明显。虎符是封建社会最具有代表性的调兵遣将信物,是在国家产生军队后才出现的军事象征符号。

    虎符背面大多刻有铭文,虎符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有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的规矩,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实,才能生效。

    这也意味着虎符的重要性,同时历史意义也很大。

    而虎符始于战国,盛于秦汉魏晋,唐以后渐渐减少。虎符以铜质为多,往往一分为二,一半由军队统帅持有,另一半由君主持有,作为下达和执行军事命令时的凭证。

    陈渊发现这是枚杜虎符。

    杜虎符长9.5厘米,高4厘米。符身上有铭文9行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错金而成,制作极为精巧。

    现藏陕省历史博物馆中也有一枚。

    据考是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错金“杜”字铜虎符,器型作勐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

    “它是专门调遣杜地军队的虎符,所以称为杜虎符。”

    “抱歉了。”

    陈渊说着,从尸骨上拿起虎符查看了起来。

    虎身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大致是”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