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自然:从发现白虎娘开始_第三百七十八章 八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七十八章 八哥 (第1/2页)

    ,直播自然:从发现白虎娘开始

    陈渊见这只鹦鹉昏厥,急忙把它放到一边,然后走到鹦鹉身旁仔细查探起来。

    这只鹦鹉长得有些奇怪,它的背上竟然生满了尖锐的羽毛,而且身上还带着几条黑色的斑纹,就像是一块黑炭一般。

    陈渊看着它这个样子,皱起了眉头,这只鹦鹉不会是中毒吧?

    不对呀,这里是森林之中,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喂,醒醒啊!“陈渊拍了拍鹦鹉的脑袋喊道。

    “呜哇!“鹦鹉睁开眼睛,用爪子捂住自己的脸大哭了起来:“呜哇,呜哇,呜哇!“

    百盟书

    “好啦,不要哭了,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陈渊问道。

    “啾~~啾~~!“鹦鹉抬起头,眼泪汪汪的看着陈渊,然后又低下头大哭了起来。

    陈渊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只鸟实在太难搞了。

    不过,既然它愿意跟自己交谈,那就是说它并不是真的中毒了,那就说明这只鹦鹉是有意识的,那就说明自己的推测并没有错误。

    想到这里,陈渊便开始检查这只鸟的情况,发现它只是受到惊吓罢了,并没有什么大碍。

    看到这里,陈渊松了口气。

    不过这只鹦鹉算是挺蠢的连话都不会说。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能用语言沟通的物种,也就是说,只有人类有张嘴说话的能力。但是自从人类和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开始慢慢的有了交集,我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一些动物也同样是像人类一样可以“说话”。

    大多数这种会说话的动物都是鸟类,最熟悉的当然就是鹦鹉了,古有成语“鹦鹉学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鹦鹉本身是不会说话的,只是在与人类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学会讲人类的语言,这其实只是一种简单的模彷动作而已。但是,即便是通过模彷,鹦鹉也不一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例如,它告诉你早上好,晚上说晚安,这是否只是在重复学你说过的语言吗?

    这问题似乎不像我们想象的在表面上那么简单的,也不能想当然地否定,实际情况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明了。研究鹦鹉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鹦鹉为什么会说话。

    而它们会说话的原因也很简单,鹦鹉与人类发声方式的不同。

    人能说话,是因为人有声带,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而动物,除了人,没有一种拥有声带。但鸟类有一种类似人类声带的器官,可以发出声音,如鸣管,鹦鹉也能发出声音,因为鸟也有鸣管。

    鸣气管是鸟类的发声器官,位于气管底部,气管在这里分为支气管。鸣管有两对弹性膜,称为内鸣膜和外鸣膜,它们形成一对缝隙,从气管中冲出,形成鸣膜等鼓。在移动时也会发出声音。

    与其他鸟类相比,鸣禽有更发达的鸣管结构,控制鸣膜等鼓动的小肌rou对更多,因此它们能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

    新大陆秃鹫则相反,它们没有鸣管这一器官,因此只能发出咕咕声和嘶嘶声两种声音。能说的第一步就是能发出声音,鸣管的加持使鹦鹉有了能说话的条件,即使鸣管只是中度的。

    生物研究发现,任何鸟,只要能学习声响,大脑中就有一个特殊的“歌唱系统”,它控制鸟的鸣叫。这只鹦鹉的“歌唱系统”有两个层次:内部的核心和外部的外壳,前者为所有学声乐的鸟类所拥有,后者则为鹦鹉所独有。

    正因如此,鹦鹉在学习声学方面更加突出,更加专业,尽管具体的cao作方法仍不清楚。

    鹦鹉模彷人说话并不是为了好玩,他们模彷的对象不仅是人,只要是能听到的声音他们都能模彷。调查显示,鹦鹉模彷人说话是为了融入人类生活,或者鹦鹉学习其他声音是为了融入新环境。

    学术界有一种说法叫“同辈压力”,西方对此说法的解释是:因为害怕被同伴排斥,而放弃自己,选择顺从他人。我们对这一心理比较熟悉,因为学校或社会中的许多竞争都是来自同辈人的压力,谁都想做得更好。放在鹦鹉身上就是:你看,人类都会说话,如果我不会说话的话,我不会觉得很别扭,以他们开始学会说话。

    这当然是对那些在人类社会中生活的鹦鹉来说,如果是野生鹦鹉,他们就会对其他声音产生兴趣。野生鹦鹉有时也会出现地区性的“方言”,因为不同地区的鹦鹉模彷的对象不同,所以他们的“方言”也就不一样。由于有了共同语言,人们更容易在一起工作,所以“方言”的存在可以帮助鹦鹉寻找配偶或结伴而行。

    此外,“方言”还可用于区分“自己人”和“外地人”,这对于维护鹦鹉种群和领地的完整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鹦鹉确实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所听到的话,但是这些话并不能表达它们的真实意思。

    例如,你一进门它就会说回来啦之类的话,但实际上它们想要表达的是:看,有人来了,有人来了!

    此外,鹦鹉也容易受到人的笑声或其它有感觉的声音的影响,分贝较高的声音更能使它们兴奋。

    这只鹦鹉一般都有点神经粗条,但是经过特殊训练的鹦鹉就大不一样,会让你刮目相看。

    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州国科学家埃琳·佩珀伯格养了一只名叫亚历克斯的非洲灰鹦鹉。

    艾利克斯是一只非常聪明的鹦鹉,在培波贝格的训练下,它能辨别50种不同的物体,7种颜色,5种形状。当显示出它从来没有见过的颜色时,它会问:“是什么颜色?”

    培波贝格说艾利克斯的智力水平,类似于海豚大猩猩,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能达到5岁小孩的水平。

    当艾利克斯于2007年9月去世时,研究者们都很难过,因为人工饲养的鹦鹉一般能活45年,而艾利克斯只有31岁。

    临终之际,艾利克斯说了最后一句话:你很好,我爱你,明天见。每一次,它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