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九章 探营 (第2/3页)
,静州城守住了!” “啊哈哈!” 死寂一瞬后,街道上忽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那上千个士兵拳头紧握,脖颈青筋暴起,竭力嘶吼! 街道上的城民脸上恐怖、期盼、不安的情绪尽数褪去,化作了兴奋,他们或相互拥抱,或奔跑着狂欢,或喜极而泣…… 所有的压抑,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司浩看着这一切,不停的狂笑,笑着笑着就弯了腰,然后笑出了满脸的涕泪。 …… 一处寻常房舍。 一个年轻女子正坐在堂屋门框上,肩膀耸动,小声哭泣,在她身后,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正熟练的收拾着碗筷。 在鼓声以及街道上的嘶喊传来时,女子身子骤然一僵,随后返回屋内,扯着孩子就往外跑,“元景,跟我去探营,看你爹。” 咔嚓! 撕扯间,桌上盘子连带着其中饭菜掉在地上,发出清脆响声,孩子回头看了一眼,满脸心疼,想要回头收拾,女子却没有松手。 “娘,探营不是只有几个官老爷允许,才能去吗?”元景问道,在他的印象里,每次妖兽扣关之后,官府都会组织探营,但都是那些官老爷和内城的豪绅,前往军营看望将士。 普通人家,哪怕是军属,也只能在离军营好几里远的地方,远远的看上一眼,他们在探营中发挥的的作用,仅仅是拿出家中钱财,表示心意而已。 “这次动静比较大,他们应该早就跑了,我们能进去,见到你爹。”女子头也不回,脚步越来越快。 听说可以见到父亲,元景不再说话,跟着母亲,加快了步伐。 他们住在街道靠里的巷弄里,当来到街上之时,已经有了一段时间,此时吕良与手下士卒早已归营复命,街道上只留下密密麻麻的城民,簇拥着一辆辆木制板车,不断移动。 这种板车十分简陋,只有一对车轮,外加一个木制车厢而已,没有架设马匹的地方,只能靠人力推拉前行,耗时耗力。 但胜在造价低廉,穷苦人家也能用得起。 此时,正有一个个青壮汉子,拉着一辆辆板车,艰难前行。 板车上满当当的,装的都是一些母鸡,母猪之类的家畜,还有就是一些家酿的劣酒,粗糙布匹等,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元景只是看上一眼,就被母亲拉着挤进了嘈杂的人群,跟着一个车队前行,因为知道那些官员豪绅都不在城中,这次或许能自己进入军营,几乎每个人都很兴奋,脸上满是质朴笑容。 车队浩浩荡荡,向城西走去。 …… 与此同时。 静州远郊官道上,几头青黑大马,拉着几辆华贵马车,在官道上疾速行驶,一辆比一辆更快。 其中一个车厢内,一道苍老的声音正在说教,“阳儿啊,爹老了,你又这个性子,爹怎么放心把家业交给你啊……” 刘阳看着眼前一个面容富态,满头白发的老者,额头不断冒汗。 自他在城内教训那个下等贱种以后,父亲就一直在说教此事,言语之中全是不满,这让他心里烦躁的要命。 都怪那该死的泥腿子,害我被如此说教,回头我非活剥了他……刘阳异常恼怒,脸上却很恭敬,“爹,是我冲动了。” “哎!你呀……”老者低声一叹,还想说些什么。 却在这时,自静州城方向传来一阵鼓声,老者神色霎时一凝,随即眼中闪烁出一丝亮光,忽然吼道,“快停下!” 一队马车立刻停了下来。 刘阳一愣,有些不明所以,肥胖老者看了眼儿子,解释道,“静州城守住了,我们不用出去避难了。” 说罢,他头颅探出车厢,对车夫低吼道,“马上,掉头回去,以最快的速度回去!” 马车折返而回,速度极快,刘阳只觉得颠簸的难受,向一边挪了挪屁股,小声嘟囔道,“不就是回家吗,这么急干嘛…” 老者瞥了他一眼,“我们必须赶在那些当官的之前回城,要是回去晚了,耽误了探营,对我们刘家不利!” “爹!” 刘阳鼓起胆子叫了一声,不满道,“每次打完仗探营,都是我们刘家带头忙前忙后,最后得来的好处却被那些当官的拿去,最后还让我们去向那些贱民收取抚恤银,不给好处不说,每次我们还要自己搭进去几十万两银子,凭什么啊!” “你懂什么!” 老者狠狠瞪了给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一眼,训斥道:“不给几位官老爷把事情办漂亮,你以为我刘家能坐稳静州首富的位置?” “我们成为首富,依靠的是自家产业,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刘阳小声嘟囔道。 “闭嘴。” 老人脸色霎时铁青,狠狠甩了儿子一巴掌,“没有那些官老爷照料,你以为我们那些产业能守得住?” 刘阳捂着脸,不敢多说话。 “那些钱庄、布行、水产……,谁不能做?不把那群官老爷伺候好了,他们凭什么让我们做……” 在老者的训斥声中,马车渐渐驶进静州城。 刘家车队刚走,便又有一队华贵马车行驶而来,之后一辆接着一辆,绵延不绝。 …… 城头上。 鼓声响了几十息,随后便停下了。 几十息的时间,已经足够将胜利的消息,传递出去,让每个人都知道这次妖兽狂潮,彻底过去了。 鼓声停下后,李玉堂下了一道道命令,大部分将士就地解散,一小部分则是拆分那些守城军械,准备带去通州战场,吕良等数十名将军,则是回到了大堂内,商议军事。 整个城头上,再次井然有序,只有林夕和李玉堂还闲在那里。 沉默片刻后,林夕轻声问道,“李将军,打算什么时候去通州?” “再过六个时辰。” 李玉堂目视南方,轻声答道,“这些军械的拆卸,修理,需要六个时辰。” 林夕顺眼看去,发现那里是一个个士兵正在拆卸射神巨弓,弩床等守城军械,忙碌个不停。 此时,已是深秋时分,夜风已经带有些许凉意,林夕不自觉裹了裹因先前战斗,而破碎的衣衫。 他自然知道李玉堂为何要带走这些守城军械,驿站被毁,军情滞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