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章 来自张硕的忠告先上车,后补票! (第2/2页)
做房奴,总好过当租客。 “如果你觉得过意不去,那么,可以将父母支援的钱,看作是一笔无抵押、免利息的长期借款。等将来有钱了,再还给父母就是。”张硕笑着补充。 他这个说的就很现实。 多少人因为不愿意向家里张嘴,而错过了买房上岸的机会。 到时只能是追悔莫及了。 “张总,那照你这么说,在滨海城买房好像也不难,岂不是在场绝大部分人都能做到?”又有人提问。 显然也是将信将疑的。 “错了!”张硕摇头,“我刚才讲话有一个前提,就是踏实工作。” “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众人很是不解。 能够被萌芽录取的,基本都是高材生,肯定是不会混日子的。 “当然不是。”张硕环视一圈,冷酷说道:“在拓展中心培训的这一周,应该就是大家唯一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时候,等到培训结束,每个人分到的岗位不同,这就有了第一个区别。” “半年之后,有人会被评为优秀新员工,有人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 “一年之后,有人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有人却从新人混成了老油条。” “两三年之后,你们当中优秀的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甚至是进入管理层,有人却已经彻底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还要面临跟新一批新员工的竞争。” “所以说,踏实工作三四年,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 “这……” 听了张硕这话,会场有那么一瞬间的冷场。 大家之前听的都是打鸡血的话,都还在以“天之骄子”自居,一个个都自我感觉良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张硕拉回了现实。 血淋淋的现实。 听了张硕的话,再看身边的同伴,目光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谁不想成为成功的那一小撮呢? 更不会有人承认,自己会是将来被淘汰的那一批。 一个个心气高着呢! “早点抛弃天真,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多学多做少说,就当是我送给大家最后的寄语了。”张硕最后总结。 他这话其实是老生常谈,却又是再简单不过的至理名言,就看有多少人能真正听进去,又有多少人能够身体力行了。 差距。 很可能就是在不经意当中,就被渐渐拉开的。 “哗啦啦!!!” 新员工们终于是回过神来,再次热烈鼓掌。 别人说这话,可能确实缺点说服力,但是张硕不同,他已经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身上自带感召光环。 自然也是更有说服力一些。 ……… 见面会之后,张硕一行回到休息室,因为中午还有宴会聚餐。 “老板,您刚才讲的太好了。”陈小婉就很激动。 “你不会真信了吧?” 张硕扫了陈小婉一眼,“我刚才的讲话,其实也是在打鸡血。” “啊,不会吧?” 陈小婉就懵了,“可我觉得您讲的很真实,也很接地气啊。” 蒋悦等人就笑。 相比陈小婉这个菜鸟,他们才是真正的老油条。 “那只能证明,我这锅鸡汤熬得还算高明。你不会真的以为,仅仅凭借脚踏实地,就能取得成功吧?努力只是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想要获得成功,还需要机遇,需要跟对人,需要选对行业,等等因素叠加在一起。” “没那么简单的!” 说到最后,张硕给了懵圈的陈小婉一个糖炒栗子,“想想你自个儿。” “也是哦。” 陈小婉这才渐渐回过味来。 论学历,论能力,这批新员工中,有不少都远在她之上。 可是呢? 就是因为陈小婉运气足够好,碰巧成了张硕麾下的“一号员工”,这才能在过去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迎来几次职务跃升。 从一名无人问津的小会计,成长为萌芽集团总裁办主任。 这又岂是一句“脚踏实地”所能解释的? 而且。 在被蒋悦“委以重任”之前,陈小婉都是处在半摸鱼状态的。 张硕之所以这么说,只是对大部分人来说,机遇、贵人之类的存在,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唯一能够自己把控的,也就只剩下努力这一点。 “那您刚才提的买房的事情,也是忽悠人的?”陈小婉就很受伤。 “这个到真不是忽悠,你想在滨海城买房的话,还是要趁早。” “我不买房,就是想攒钱买一家酒吧,到时候,想怎么蹦迪就怎么蹦迪。”陈小婉一不小心将内心想法脱口而出。 “!!!” 张硕就很无语,最终也只能无奈竖起大拇指:“有志气!” “嘿嘿!” 陈小婉就有些不好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