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9章 放弃蒙山都,萌芽启动二次股权激励! (第2/2页)
据我们的调查,仅是除草剂致癌这一项,蒙山都就要面临十几万件诉讼。” “一旦收购蒙山都,很有可能麻烦缠身。” 这也是为什么,蒙山都在收购仙正达失败之后,选择卖身的原因之一。 就是内部快撑不下去了。 “这样啊…” 张硕眉头紧锁,拿起调查报告翻阅,大脑也是在高速运转,企图想起原时空关于拜尔收购蒙山都后续新闻的一些信息碎片。 再跟眼前的调查报告相对照,试图拼接出一些事实的真相。 好像...是有些不太对劲? 最明显的一点,报告里说,拜尔目前的市值是八百亿美刀,可张硕没记错的话,几年之后,拜尔市值仅为六百亿美刀左右。 竟然比当年收购蒙山都的估值还低。 这也就意味着,拜尔对蒙山都的收购,可谓是现代商业史上最失败的交易之一,短短几年时间,就将蒙山都的市值全部蒸发。 委实让人不解。 不,之前张硕是不理解,可看完对蒙山都的调查报告,他渐渐有些眉目了,估摸就出在蒙山都的诉讼上面,让拜尔摔了一个大跟头。 印象中。 光是为了解决除草剂剂致癌的诉讼,拜尔就付出上百亿美元的代价。 简直就是一个巨坑! ! “这么说,这两份尽职调查报告,并不支持仙正达参与对蒙山都的收购?”张硕也是有些回过味来。 不得不承认,之前光是想着买买买,却忽略了其中潜在的风险。 “我想是的。” 林正东显然也是不支持对蒙山都的收购。 “那这样…” 张硕很快有了主意,“对蒙山都的收购,该进行还是照常进行,而且,要尽可能地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但并不真的进行收购。” “我的意思,明白吗?” “明白!” 林正东何等老辣,笑着说道:“董事长这一招高啊。” “既拖延了拜尔收购蒙山都的进程,又额外增加了拜尔收购蒙山都的收购成本,为仙正达的发展,争取到足够的空间与时间。” “说不定,还能一举搅合了拜尔对蒙山都的收购。” “就是这个意思。” 张硕笑着点头,“全球农化巨头格局重塑,还是越迟越好。” “董事长您放心,我会跟梦想基金那边沟通好,尽可能地把这事干的天衣无缝。”林正东也是立下军令状。 事情办成了,对青柠农业以及星海化工,都是一个重大利好。 “嗯。” 张硕颔首,显然是对林正东的办事能力很放心。 “提到梦想基金,我刚好宣布一件事——” “就在昨天,梦想基金董事长兼总裁霍华德跟我取得联系,说,梦想基金为了筹措更多的资金,用于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布局。” “计划以3.5万亿的估值,再次转让梦想基金持有的10%的萌芽控股股权。” 去年八月,梦想基金转让10%萌芽股权时,估值还只是2.5万亿。前后也就半年的时间,对萌芽控股的估值就又上涨了一万亿。 当然—— 这样的估值,对于萌芽控股而言,依旧是低估。 不用说,这是张硕在背后一力推动的,原本是想借着这次股权转让,让梦想基金筹措到足够多的资金,参与对蒙山都的收购。 现下虽然决定不收购蒙山都,但该筹措的资金,还得继续筹措。 全球市场有的是合适的投资标的。 更重要的是,张硕要趁着萌芽整体估值还处在“低位”阶段,尽可能地稀释梦想基金持有的股权,让萌芽血统变得更为纯正。 也免得让外人说闲话。 “董事长,那,这次还是采取股权回购吗?”吕凯试探问。 作为萌芽大股东之一,梦想基金在短短半年时间里,连续两次,大幅度减持萌芽股权,显然很不寻常。 这要放到其他公司,比如腾达,股价会一泻千里不可。 但以萌芽如今的发展态势,外界无不看好萌芽的未来,梦想基金的减持举动,在投资圈看来,未免显得有些短视。 也太过急功近利。 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梦想基金着急套现,着急做大,想要布局全球。 心很野! ! “这次就不采取股权回购了,还是老规矩,面向华夏投资、岭南省投、滨海城投等国家队,邀请这些机构,共同参与此次的股权认购。”张硕说。 这也是他之前答应二叔的。 梦想基金减持的同时,将萌芽的蛋糕向更多的投资机构共同分享,以确保说,萌芽后续的发展能够顺风顺水。 消除掉一些看不见的暗礁。 否则的话,哪怕萌芽的经营一直堪称典范,也被誉为国潮之光,可一直吃相太过难看,明里暗里,还是会遇到一些阻碍的。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明白了!” 吕凯显然也是聪明人,若有所思。 “这次的股权认购,面向国家队的只拿出9%,剩下1%的萌芽股权,将作为萌芽内部新一轮的股权激励。”张硕再次语出惊人。 所谓股权激励,也就是允许萌芽员工,以3.5万亿的估值来认购萌芽股份。 绝对是认购到就赚到。 “这,谢谢董事长…” 这一下,就连吕凯都有些不澹定了,嘴皮子差点哆嗦。 不怪吕凯这般激动。 因为事实明摆着,作为萌芽控股总裁,毫无疑问,吕凯将成为这次股权激励的最大受益者,也将真正用于萌芽股权,成为萌芽的“主人”之一。 “别急着谢我,这次的股权激励,可是需要你们大出血的。” 看着一个个面带激动的高管,张硕也是心情愉悦。 这本就是他此番决定,拿出1%萌芽股权作为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萌芽的管理团队,更加深度地捆绑在萌芽的这艘巨轮上。 成为萌芽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而不再是纯粹的打工仔。 至于说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张硕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三年前,也就是13年6月的时候,萌芽就已经进行过一轮员工股权激励计划。 彼时拿出的,是青橙集团15%的股权,持续三年。 眼瞅着上一轮的股权激励期限就要到期,张硕也是适时祭出了新一轮的股权激励计划,以此来笼络最近三年,包括未来数年的人才。 毕竟。 相比三年前,萌芽系的规模可是翻了一倍不止。 同样的,这次股权激励虽然只有萌芽控股1%的股权,其整体价值就高达三百五十亿,并不在青橙集团15%的股权之下。 甚至是犹有过之。 因为彼时青橙集团的估值仅为一千亿,其15%的股权价值,也就是一百五十亿,还不到这次股权激励的一半。 这也是为什么,张硕说吕凯等人这次要大放血,像吕凯,想要完成此次股权认购,说不定要掏出一大半的积蓄来。 “应该的。” 吕凯等人却是甘之如饴,拼了命也要完成认购。 且不说,认购之后的股票价值将直接翻一倍,哪怕是长期持有,未来每年获得的股票分红,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绝对是最具有价值的投资,没有之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