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20章 未雨绸缪,全球创投圈都沸腾了! (第2/2页)
,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明白!” 顾铭章也是心领神会。 ……… 萌芽碰头会之后,关于梦想基金再次减持萌芽股权的事情,就很快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一下就成为了热点。 “梦想基金傻啊,这么急着套现。” “确实有点吃相难看了,半年前才减持,这又二次减持。” “好在估值都不高,不然,怕是要了老命了。” “估值再高,那也没人愿意接盘啊。” “就是,就现在这估值,可就需要三千五百亿资金呢?三千五百亿是个什么概念,千度、腾达的市值都没达到这个水准。” “意思就是说,梦想基金这一减持,等于卖掉了一个腾达?” “可不是嘛!” “按萌芽的公告,这次不再是由萌芽进行股权回购,也不知道,会是哪家投资机构,能有这么雄厚的财力,能够接盘。” “楼上的天真了!” “事实正好相反,以萌芽3.5万亿的超低估值,想要认购的投资机构,怕是已经挤破了萌芽的大门。” “只能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这次的股权认购,萌芽内部,又启动了第二次的员工股权激励,真是实名羡慕。未来,光是分红,怕是都能衣食无忧了。” “萌芽的福利待遇,确实是业内第一流的,羡慕也羡慕不来。” …… 网上的议论,更多的只是看热闹,消息传出之后,真正炸锅的,还是全球创投圈,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恨不得踏碎萌芽门槛。 哪怕说—— 萌芽控股已经在公告中明确支出,认购对象仅限于国家队。 一时之间,上至华夏投资、华夏保障基金等国字号,下至各个省投、城投,全都跟嗅到香味的蜜蜂一样,蜂拥而至。 都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而在海外,伴随着梦想基金对萌芽的二次减持,将累计从对萌芽的投资中国,套现六千亿的巨额资金。 让梦想基金一举超越软金,成为在华夏最成功的投资机构。 没有之一。 对比之前南菲报业对腾达的清仓式减持,后者仅获利一千多亿。 更是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要知道,哪怕是二次减持之后,伴随着萌芽控股内部的股权结构再次调整,梦想基金也仍旧是萌芽的第二大股东。 其持有的剩余股权价值,按创投圈估值,仍旧超过了整个阿狸的市值。 软金拿什么比? 这也让梦想基金在欧罗巴,乃至全球创投圈彻底扬名,一跃成为全球最负盛名的投资机构之一。 股神在梦想基金面前,怕也要矮上几分。 而梦想基金呢? 在萌芽发出公告的次日,就代表仙正达,对蒙山都发起了收购邀约,似乎要用这么一种方式,强势宣布其的存在感。 这让竞争对手拜尔,倍感压力。 无它! 拜尔自身都还处在负债状态,这次收购蒙山都,需要大量借贷。 反观梦想基金,在二次减持落地之后,手中持有的资金总量接近七百亿美刀,甚至是超过了拜尔对蒙山都的报价。 也就意味着。 哪怕梦想基金不跟远景基金等联手,仅凭自身就能吃下蒙山都。 而且还是现金支付。 也就难怪说,在收到仙正达的收购邀约之后,蒙山都的态度也非常之积极,给予给拜尔同等,甚至是略高一等的待遇。 一度表现的,甚至是有些迫不及待。 ……… 一周之后。 办公室内,萌芽控股总裁吕凯,正在向张硕这个大老板诉苦:“董事长,我现在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最终的名单,还是您来敲定吧。” 过去一周。 萌芽控股的变相“融资”,自然是创投圈最大的盛事。 某种意义上,也是华夏最大一笔融资,可谓是前无古人。至于说,有没有后来者,那估计就要取决于,未来梦想基金会否再次减持了。 作为此次“融资”的cao盘手,吕凯风光是风光了,可也面临着来自各方有形、无形的,明的、暗的,各种各样的压力。 为了获得认购资格,过去一周,各大投资机构可都是各显神通。 别的不说—— 光是萌芽产业园附近的高档酒店,就罕见出现了爆满,几乎每天都有十几拨的投资者,进入萌芽产业园,登门拜访。 各种吃喝宴请,那更就别提了。 如果是一般的投资机构,那吕凯还能拒绝,可很多投资机构,来头是一个比一个大,吕凯连拒绝都不能。 “我感觉,都要要被酒精给泡发了。”吕凯苦笑。 “辛苦了!” 张硕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故而早早放出风声,此事交给吕凯全权负责,他本人并不参与。 眼下之意,就是别来找他,找也没用。 正常来说,这种简单的托词,是绝对喝不住那些个投资机构的,可架不住张硕的脾气,在业内那是出了名的古怪。 属于是说翻脸就翻脸的那种。 鉴于此,众多投资机构还真不敢打扰张硕,生怕把张硕给惹恼了,直接就被张硕剔除出名单,那真就是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 也是二叔提前在业内放出了一点风声,间接保护了张硕。 否则。 哪怕是以张硕的能量,也不敢如此乖张。 张硕这也是没办法,面对众多的大老们,他如果不装疯卖傻,耍一耍混不吝,那可真就是剪不断理还乱。 利益动人心啊。 “别!” 面对吕凯的求助,张硕却是铁石心肠,笑着说道:“我都放出风声,说不管的,那就真不管,不能言而无信不是?” “啊咧?” 见大老板真要当甩手掌柜,吕凯这回是彻底傻眼了。 “别啊!” 吕凯都要哭了,“董事长,您好歹给定个大的框架吧?不然,这么大的阵仗,我这小胳膊小腿的,委实是招架不住。” “那我就说两点。” 张硕见状,也不好太为难吕凯,笑着说道:“第一呢,这次参与认购的投资机构,原则上,不能超过三十六家。” 再多,平均到每一家的份额太少,怕也是不好交待。 “第二,参与认购的机构,除了华夏投资等国家队,原则上,以跟萌芽有投资、合作的城投或者省投为优先原则。” 还是那句话,利益共享,雨露均沾。 张硕这次大方地拿出萌芽控股9%的股权来,不能什么都捞不着,最起码,要为萌芽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利益。 不然,他大可以效彷上次,由萌芽控股来回购这部分的股权。 萌芽账上又不是没有钱。 而且,就算是要融资,那先由萌芽控股以三千五百亿的价格吃尽,再以四千亿,乃至五千亿的估值对外“融资”,也有的是投资机构趋之若鹜。 这可不就是萌芽送出去的大礼包吗? “好吧!” 有了张硕的指点,那吕凯之前罗列的名单,基本上就可以排除掉一大半的投资机构,将范围缩小到一个合适的范围。 最终怎么确定这三十六家投资机构,肯定还是要上董事会讨论的。 吕凯身为高阶职业经理人,既然是替大老板“背锅”,按自然是有一背到底的觉悟,没可能说,真的将大老板拖下水。 用董事会的决策来代替张硕个人的决策,就是最好不过的说辞。 谁也挑不出个理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