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216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第1/2页)

    最简单最直接的生意,就是最好的生意。陈扬的六十箱货,加上运费,大概支出两万块。也就是每箱三百三十块。从现在开始,包括老板娘、马振国和周玉刚他们,谁都一样,每箱交五百块,就把货拿走。货的品种都已配好,一箱就是一个组合,不用拆开再分。你要一箱,你直接付钱拿货。你要半箱,他要半箱,正好合二为一,拿去自己再分。依此类推,特别省事。货还没进舱,就已卖掉八箱。等到晩饭前,住在别的旅社的人闻讯赶来,又卖掉了八箱。叶正方目不暇接,脑子不够用,原来这才叫做生意,生意是如此的简单直接。自己的存在或不存在,对陈扬的生意没有丝毫的影响。叶正方感到自己是多余的人。认真想想,叶正方觉得自己必须有所行动,不能把自己依附在陈扬身上。如果不做出改变,朋友关系是会变味的。晩上,陈扬喝了点酒,准备早点休息,洗去一路的风尘和疲惫。叶正方推门而进。“叶子,一楼的房间不好吗?”陈扬问道。“好,我看比你这房间还大。”叶正方拿过凳子坐下。“噢,你有事要说。”叶正方点了点头,“扬哥,我想与你分开做生意。”陈扬一点都不意外,叶正方是个要强的人,也是个知道应该怎么做事的人。“你说,你打算怎么做?”叶正方说,“你批发给他们,是五百块一箱。我向你批发,也是五百块一箱。不同的是,他们不赊帐,我要向你赊帐。”“你继续说。”“我自己拿到外面去卖,批发或零售,你都不用管。我卖掉一箱,结清旧帐后,你再卖给我下一箱。”“还有吗?”“我不在附近卖。刚才我看过地图了,这里是hp区。我尽量到北面去卖,像闸北区、pt区和ja区等地。”“叶子,你打定主意了?”“对,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就开始。”陈扬点点头,“那好,我支持你。”筚趣阁这样也好。朋友帮朋友,也需要一条底线。不能合伙做生意,但可以互相帮忙。陈扬的进货价是三百三十块一箱,批发价是五百块一箱。这其中的一百七十块差价,叶正方给了,就是朋友帮朋友的底线。新的一天,叶正方早早出门,背着半箱货。这趟上海之行,叶正方也是有备而来。比方说出门乘公交车,特意赶在上班高峰期之前。如果在高峰期赶车,背着半箱货是上不去的。叶正方也研究了上海地图,和各路公交车,他第一天出去,奔的是ja区的农贸市场。陈扬对叶正方很了解,所以也是放心得很。上午,陈扬几乎就赖在床上。要不是马振国和周玉刚来访,陈扬还想继续做梦。陈扬真羡慕马振国和周玉刚,不用一个上午,工作搞定。“哎,你那个朋友,背着半箱货出门了。”周玉刚说。陈扬点着头嗯了一声,“昨晚我们说好了,他出去撂地摊零售。”马振国说,“好家伙,我以为他是你的合作伙伴。”陈扬摇摇头,“不是。我这个人,不会跟亲戚朋友合伙做生意。”周玉刚很赞赏陈扬的观念,“小陈,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居然悟出了如此深刻的人生哲理。”“哪里,是事实教育了我。我家里的二弟,今年才十七岁,他就敢跟我叫板,分出去单干。所以,我是先小人后君子,不得不这样做。”马振国伸手指了指外面,“那你就不该带他出来。”“呵呵,情况是这样的……”陈扬简单的说了说叶正方的故事,特别是为什么出来。马周二人爆笑不已。周玉刚笑问,“你就不担心他……比方说,手里的货卖不出去?”“这个我一点都不担心,他真要做起生意来,一定比我强十倍。”倒是于解放,昨天没见到他,今天也没见到他。“我说两位哥哥,老于去哪儿了?”马振国和周玉刚互相看了看。马振国压低嗓音说,“我俩正要与你说老于的事。”陈扬噌的坐起身来,“老于出事了?”周玉刚笑着说,“老于是出事了,但不是什么大事,也可以说是个破事。”陈扬这才松了口气。马振国问道:“小陈,以你的观察,老于这人怎么样?”想了想,陈扬说,“城府极深,比你俩都深。我觉得,他心里有事。或者叫深沉,或者叫压抑,好像活得不太自在。”马振国又问,“你能看得出他的出身吗?”“嗯……反正不是一般人家出来的人,用我们乡下人的话讲,老于应该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