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228章 癞蛤蟆不吃天鹅rou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8章 癞蛤蟆不吃天鹅rou (第1/2页)

    叶菁结过婚,但后来离了,有一个七岁的女儿。现在,叶菁跟她父母一起过。叶菁的父母,都是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叶家兄弟姐妹五个,其他四个都已成家单过。叶菁上山下乡十年,孩子就是在那时候生的。三年前回城,自己的户口落了,女儿的户口还没落实。浙东旅社的房子,是叶菁爷爷攒下的家产。两年前,叶家五兄妹坐下来开会,那两进院子分给了叶菁。作为回城知青,就业政策有优惠,可以选择自己创业。在这种背景下,浙东旅社应运而生。叶菁也是能干,浙东旅社经营得红红火火。陈扬骑着自行车,叶菁坐在车后座上,把自己的家世告诉了陈扬。“姐,你与那个李沁真是表姐妹啊?”“是啊。她mama是我爸的大妹,也就是我的大姑。我们家在上海,她们家在你们天州。”说着,叶菁伸手在陈扬腰间捏了一下,咯咯的娇笑起来。陈扬双手一松,自行车差点翻倒。好在陈扬脚长,骑的又是女式自行车,双脚一点,自行车没倒。“姐,你不能这样。”“你知道我在笑什么吗?”“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恶心不恶心呀。”叶菁伸手打了陈扬一下。“姐,你在笑什么?”“李沁一个劲的向我打听你,所以我估计,她是看上你了。”“不会吧,这怎么可能呢?”“为什么不可能?”陈扬笑着说,“癞蛤蟆是吃不了天鹅rou的。”“万一天鹅愿意让癞蛤蟆吃呢?”“呵呵……如果我是这只癞蛤蟆,我肯定不吃。”“为什么不吃?”“我对李沁说过,一个在海上工作的女人,如果做别人的老婆,那只能是半个老婆。我陈扬最不行,也不会只娶半个老婆。”叶菁坐在车后座上,咯咯的笑个不停。陈扬用力蹬车。“小陈,李沁不行,那我怎么样?”陈扬也笑了,“姐,你比我大十岁啊。”“噢,我还有孩子,对不对?”“对,我要娶你,没法向家里交待。”“咯咯……不为难你,还是做姐吧。”叶菁的家,在复旦大学的教职工宿舍区。教授楼,与其他教职工宿舍不同,是独栋的二层楼。两位教授,两套房子,正好一个独栋。叶教授和曾教授,叶菁的父母,还有叶菁的宝贝女儿叶倚倚,都在一楼的客厅里看电视。叶菁带着陈扬进来,叶教授关掉了电视。“爸,妈,这位就是陈扬,天州人,浙东旅社的长期房客,我的生意合作伙伴,我前不久刚认的干弟弟。”两位教授忙着招呼。“小陈,这是我爸我妈,你可以跟着叫爸妈,也可以叫叶教授和曾教授。”陈扬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叶教授好,曾教授好。”叶倚倚今年七岁,刚读小学一年级,站在旁边认真的打量陈扬。“mama,你还没介绍我。”叶菁笑着噢了一声,“小陈,这位是叶倚倚,我的女儿,今年七岁,下半年刚读小学一年级。倚倚,你应该叫他舅舅。”陈扬很严肃的伸出右手,与叶倚倚握手,“叶倚倚同学,你好。”“舅舅,你好。”叶倚倚怯生生的叫了一声。陈扬拿过礼物,其中一份,正是给叶倚倚的。叶倚倚不接,但看到母亲点头,才接过了礼物,“谢谢舅舅。”两位教授,也是一人一份。可两位教授看到礼物非常贵重,便开口埋怨叶菁。曾教授说,“叶菁,你怎么搞的,这么贵重的礼物,小陈要花多少钱呀。”叶菁笑嘻嘻的说,“妈,小陈有钱。”叶教授说,“最有钱也不能乱花。小陈在外挣钱,实际上挣的是辛苦钱,一分也不容易。”叶菁仍然笑着,“爸,妈,小陈早就是万元户了。确切的讲,来上海做生意之前,他就是五万元户了。”叶教授哦了一声,重新打量陈扬。小小年纪,来自农村,却已经腰缠万贯,这样的年轻人必须刮目相看。其实,所有的礼物都是叶菁去买的。陈扬只是出钱。吃饭时,叶菁有意宣扬陈扬,说他正在攻读《资本论》。这让叶教授更高看陈扬。饭后,叶教授把陈扬带进书房,问了陈扬很多很多问题。原来,叶教授在大学里是教授经济学的。整整三个小时。陈扬把自己这几年的经历,详详细细的告诉了叶教授,包括他迄今为止赚了多少钱。“小陈,我想与你合作一下,你同意不同意?”“什么合作?”“以你的事迹为基础,写一篇论文,阐述农村的改革及脱贫致富,等等。”“这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