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247章 采取措施 什么措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7章 采取措施 什么措施 (第1/2页)

    陈扬给童老贵出了一个馊主意。关键时刻装病加自杀,类似于女人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这种招数,虽然属于下三滥,但有时候极其有效。这也不是陈扬的发明,而是童老贵的老套路,他几年前就使过一次。“扬,时代不同了,老招还有用吗?”“老童,时代是不同了,但人还是这拨人,人性也没有变。”“啥叫人性?”“懒得解释,说了你也不懂。”“你呢?我用老招,你用啥招?”“呵呵,我改主意了。我不马上脚底抹油,我要看一步走一步。”正如陈扬和童老贵所料,“总结经验”把他俩给总结出来了。公社新领导郑卫民,和工作组的负责人胡刚,一致决定对陈扬和童老贵采取措施。所谓的措施,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办学习班加罚款。另一方面是上纲上线,在一方面的基础上,把陈扬和童老贵“送进去”。这还得征求大家的意见。首先,郑卫民和胡刚召集公社里的领导开会。公社党委五人,除了郑卫民,还有蔡美丽、郭富强、姚兴平和徐菊芳。其中郭富强和姚兴平也是刚调来不久。郭富强三十五岁,是转业军人,现在担任武装部长。姚兴平三十一岁,从县机关下来,现在是组织委员。蔡美丽虽然年轻,却是副书记,货真价实的二把手。徐菊芳虽然也是女的,却是名符其实的实力派,她是陈蔡公社本地人,在公社已经干了十五年。郑卫民刚满三十岁,文质彬彬,戴一付近视眼镜。他中专毕业,原来是一个中学的副校长,一年前才离开学校,转调到政府部门来工作。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蔡美丽第一个反对采取措施,而且态度非常强烈。大家不明白。一方面,事情是她叔伯兄弟蔡国平捅出来的。另一方面,她家与陈扬家有杀父之仇。退一万步讲,即使不支持,也用不着这么反对啊。郑卫民问,“美丽同志,能说说你的理由吗?”蔡美丽说,“要是处理陈扬和童老贵,整个陈家村都会反对。而更重要的是,陈家村现在的大好局面就会被毁掉。”胡刚说,“美丽同志,你是不是在危言耸听?”“胡刚同志,事实胜于雄辩。不信你可以下去访问访问村民,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那依你之见,这事该如何处理?”“冷处理。对陈扬和童老贵二人加以引导,引导他俩把利息降下来,从而实现真正的先富带后富。”郑卫民问其他人的看法,“徐菊芳同志,你有什么意见?”筚趣阁徐菊芳说,“我支持美丽同志的意见。对这个事冷处理,也就是不处理。总结经验,其他都可以总结,但不包括这个事。”郑卫民再问郭富强,“富强同志,你的意见呢?”郭富强的态度,与大家都不一样,“以我看,这事先放一放。咱们先下去,了解了解情况。特别是征求一下村里同志的意见。”郑卫民又问姚兴平,“兴平同志,你是什么看法呢?”姚兴平说,“我支持卫民同志和胡刚同志的意见。原则问题,不容讨论。”郑卫民和胡刚二人,小声的交换了几句。胡刚说,“我看富强同志的意见也值得考虑。所以,咱们去一次陈家村,召集村干部开会,听听他们的意见。”村里的两委,也早有了波澜。童老贵对外称病,待在家里不露面。陈玉花请了假,去了几百公里外的煤矿看望老公。蔡根夫偏在这个时候出门,搞他的长途贩销去了。童小芳身体一直不好,现在更加不好,通知他开会他都没来。村两委总共才十个人,四个不来,参会的只有六个。六个人的心思也各不相同。但除了蔡国平,其他五个嘴上意见一致,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千万不能上纲上线。姚兴平问,“你们说说,为什么不能上纲上线?”大家都不开口。姚兴平与蔡福满坐在一起,他又问蔡福满,“蔡福满同志是吧?你说说,为什么不能上纲上线?”蔡福满憨憨的笑笑,“不好说,说不好。”郑卫民说,“蔡福满同志,你大胆的说。今天的会议,咱们不做记录。”蔡福满说,“我们不能说,你们可以说。你们怎么说怎么做,都没有问题,因为你们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我们是土生土长,哪里也去不了。你们把他们处理了,他们与我们的仇怨就结下了。”胡刚问,“你是怕他们报复吗?”蔡福满点点头,“怕,非常非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