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251章 失败是继续拚搏的动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1章 失败是继续拚搏的动力 (第1/2页)

    “三位领导,我们家现在的情况是,我一家,二弟一家,大妹一家,爷爷他们一家。”童四平笑了,“这什么情况?四分五裂啊。”陈扬点着头说,“可以说是四分五裂,但这是我有意制造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家庭内部的积极性。”郑卫民问,“效果怎么样?”“很好。我二弟不喜欢我管他,他又喜欢办企业,现在正符合他的心意。我大妹将来要出嫁,现在给她股份,就等于是她的嫁妆。”童四平问,“那你爷爷呢?”“我爷爷代表他和家里其他成员。我爷爷赚的钱,用于家庭日常开支,包括他们的养老钱,也包括我弟弟meimei们的学费。”胡刚很好奇,“你呢?你为什么不在两个厂里保留一点股份?”陈扬笑笑,“因为,因为我有我自己的事业。之所以这样做,也算是多种经营,或者叫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童四平也笑了笑,“小陈,你的事业,除了拿钱放贷还有什么?”陈扬简单的说了说他在上海的生意。不过,童郑胡三人,关注点在陈扬的放贷。这也是三人来找陈扬的主要目的。三人希望陈扬能降低利息,从而更好的支持广大村民。这个话题有点难以启口。还是童四平先说,毕竟他与陈扬的关系摆在那里。“小陈,你的放贷行为,确实很好的促进了全村的发展。不过,你能不能把利息降下来?”陈扬先不接话。童四平急忙解释,“不过我声明,这只是我的个人建议,仅供你参考。”coo陈扬思忖了一下,“三位领导,说实在的,我现在的利息,相对是最合理的。一方面,以前有人放贷,把利息定为三分。而我呢,一直坚持一分半。”“另一方面呢?”胡刚问道。“另一方面,借贷不能没有利息,利息也不能太低。因为不这样的话,农民的劣根性就会暴发。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上进心,而利息就是压力。”说了老半天,童郑胡三人反而被陈扬说服。因为陈扬头头是道,滔滔不绝。陈扬读了几本经济类的书,把书里的知识搬出来,说得三个人一愣一愣的。后来,郑卫民想到另一个问题。“小陈,你对自己没有当上村干部,有什么情绪吗?”陈扬不好意思的笑笑,“既有情绪,又没情绪。”郑卫民哦了一声,“这话怎么讲?”“我本来想当村主任的。所以,没当上副主任,也没什么遗憾。再说了,通过这次选举,我已经证明了我的实力。不让我干,不是我的遗憾,而是你们的损失,更是陈家村的损失。”胡刚问道:“那么,小陈,你认为,怎样才是合格的村干部?”想了想,陈扬说,“我还是坚持我原来的观点。新时期下,一个合格的村干部,他自己应该是先富起来的人。很难想像,一个穷不拉叽的人,连饭都吃不饱却能当好村干部。”胡刚点点头,看了看童四平和郑卫民,“这个观点,我极表赞成。”陈扬继续发挥,“一个合格的村干部,既要牺牲时间,又要牺牲金钱。让太穷的人当村干部,既没有群众威信,也容易犯经济错误。”胡刚又是点头,“小陈,你的这个说法,很符合现在农村的实际。”郑卫民问道:“小陈,愿意出来为村里做点事吗?”陈扬摇了摇头。“为什么不行?”郑卫民看着陈扬。“下一届吧,下一届我肯定还会参加选举。”童四平笑了,“你小子,你就这么肯定,你下一届还能选上?”“重在参与。我会把每一次选举,当成是对自己的考验。即使是失败,也应该是继续拚搏的动力。”“好样的。”胡刚赞道。郑卫民道:“小陈,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社办企业和村办企业,你认为有前途吗?”“这个么……”陈扬犹豫了。童四平鼓励道:“言者无罪,想说就说。”陈扬说道:“郑书记,现在刚开始商品经济,社办企业和村办企业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但从长远看来,它们没有前途。如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们会很快的被冲垮。”“这么说来,公社的几家社办企业,是没有好的前途了?”“对。说句不好听的话,早死早投生吧。”谈了整整三个小时,童郑胡三人起身告辞。陈扬知道自己没事,也是心情愉快,全面放松。楼下,六个老太太在做客,有的陈扬认识,有的陈扬不认识。奶奶和母亲陪着,聊得挺热乎。大妹站在旁边,俏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