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319章 想要富 先修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想要富 先修路 (第1/2页)

    陈扬告诉郑卫民,做鞋人的最大困难是卖鞋。买鞋的广大客户,只认路桥街的市场。这里的做鞋人,要把鞋子运到路桥街才能卖出去。两地相对较远,交通运输极不方便,每次来回都需要一个整天。在陈扬看来,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在这边创办一个市场。这个市场不仅仅只有鞋类,可以包括其他日用品,可以叫做“某某综合市场”。这个市场要全面开放,不要管得太多,要以吸引外地人为主。这个市场可由政府创办,但最好吸收民资,交由民间管理,各种收费不能太多。陈扬根据自己的想法,向郑卫民提了不少建议。郑卫民大喜,“小陈,我也不瞒你。县计委做出决定,批准在咱们这一带,创办一个综合市场。根据实际情况,这个综合市场以展销鞋类为主。”陈扬噢了一声,“这一带,这一带指的是什么地方?”“包括咱们陈蔡乡,还有衡峰乡、十年乡和牧屿乡等。”.cascoo陈扬想了想,有点泄气,“领导,不是我打击你。我知道,你想把这个市场抢过来。但实事求是的讲,咱们陈蔡乡是最没有希望的。”“小陈,你凭什么这么说?你不能长别人的威风,灭自己的志气。”“领导,请拿一张全县地图来。”郑卫民拿来了一张县图。陈扬指着地图说,“领导请看,牧屿乡离国道最近,十年乡是省道穿境而过,衡峰乡是水路交汇中心。与这三个乡比较,咱们陈蔡乡一点优势也没有。”“你是说,交通是否便利,将决定这个市场放在哪里?”陈扬点点头,“对,路桥街要不是水陆两路交通便利,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大家评说,义乌市场将超越路桥市场,也是因为义乌市场有路桥市场没有的铁路运输。”一番道理,郑卫民被说服,“唉,我白高兴了一场。”“领导,咱们承认落后,但也不必妄自菲薄。衡峰乡的衡峰街,是全县十大集市之一,在整个天州地区都很有名。以我的估计,这个市场很可能会设在衡峰街上。”郑卫民问道:“咱们可以在这方面做点文章?”“领导,我知道你们的首要任务,是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那咱们就在这方面做做文章,修一条机耕路通到衡峰街,为对接这个综合市场做好准备。”“嗯,这条机耕路有用吗?”“有用,太有用了。只要拖拉机能开进来,外地人就容易进来。只要外地人能进来,咱们这里出产的东西就容易卖出去。只要咱们出产的东西能卖出去,咱们的经济就能搞活了。搞活了经济,脱贫致富就很容易实现。”郑卫民道:“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修这么一条机耕路,至少五米宽三千米长,要花不少钱,这谈何容易啊。”陈扬笑道:“这就是你们当领导应该cao心的事了。”郑卫民也笑了,“小陈,你小子就是鬼点子多。”“领导,咱们为修这条通到衡峰街的机耕路,可以起个响亮的口号。”“什么口号?”“想要富,先修路。”郑卫民两眼一亮,嘴里念道:“想要富,先修路,想要富,先修路……”这个口号的发明者,确实是普通村民陈扬。但将这个口号发扬广大,传遍全省乃至省外的人,却是乡书记郑卫民。郑卫民个人也因此而得益,后来进步到县里和地区。“小陈,既然你摆出了这个建议,那干脆就加入其中,你看如何?”陈扬不傻,名不正言不顺,加入进去也只是个干活的货。再说了,领导不仅看重他的意见,恐怕更惦记他兜里的钱。出主意行,出力不行,出钱更是门都没有。陈扬起身就走,“领导,你忙着,你忙着。”身后,郑卫民哈哈大笑,“喂,我不惦记你的钱。”陈扬说得没错,这个综合市场也就是鞋市场,后来果真设在了衡峰街。回到家里,陈扬看到,堂弟顺子回来了。陈扬劈头盖脸一顿臭骂,骂顺子不按时回来。顺子顶嘴,说他是陈兵厂里的人,不归大哥管。陈扬气得拳头高高举起。陈兵赶紧拉住大哥。“大哥,顺子哥立功了,他立大功了。”“什么大功?”“顺子哥,你快告诉大哥。”顺子拿过他的旅行包,把包打开,包里是十几双陈扬没见过的鞋。顺子告诉陈扬,他去了南方的深圳特区,又顺道去了福建晋江,这些样品鞋,都是他从那两个地方买来的。顺子讨好道:“大哥,你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