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之巨变_第354章 不少人都有想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4章 不少人都有想法 (第1/2页)

    听陈胜利和蔡广发说完,陈扬笑了。陈扬笑二人小题大作。“胜利叔,广发叔,或者同意,或者不同意,这不难啊。”陈胜利道:“这人干活不行。我们打听过了,他在区机械厂当临时工时,学的是如何维修农用拖拉机,与模具根本不搭界。而且咱们的区机械厂,也根本没有模具车间。”陈扬道:“那就跟他明说,他不行,所以不同意。”蔡广发道:“我们说了。但问题是有人帮他说话,这才让我们为难。”“谁帮他说话?”蔡广发苦笑,“支书陈生梅。”陈扬皱起了眉头,“怎么跟陈生梅扯上关系了。”陈胜利两手一摊,“陈生梅的大儿子,今年高中毕业了。没考上大学,成绩太差,复读无望,回家务农。可这小子对机械感兴趣,陈夏祥邀请他去厂里干活,于是双方就搭上了关系。”陈扬噢了一声,“原来是这样。”蔡广发看着陈扬说,“要是别人,可以直接拒了。可毕竟是支书出面,咱们总得三思。”陈扬思忖了一下。“两个办法。要么直接拒了,就说我说的,咱们的模具放在路桥街那边开,那是关系户,不好断掉。”陈胜利说,“最好不要直接拒掉。我和广发倒是无所谓,但这会影响你与支书的关系。扬,明年初就要换届选举,你还得从预备到转正,关系重大啊。”陈胜利和蔡广发同一个意思,陈夏祥算不了什么,但支书陈生梅的面子不能不给。陈扬道:“既然这样,那就给个面子。你们不是要开一套女鞋鞋底模具吗,先拿一只出来,让陈夏祥试试。不行拉倒,损失不大。行的话,再把整套交给他做。”蔡广发道:“这样也好。即使损失了,也不会超过一千块。”陈胜利道:“扬,你不要误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陈扬又笑了,“我能有什么误会。胜利叔,我愿在此强调一遍。这个鞋底厂是你和广发叔的,我只是一个投资者。你们可以做任何决定,而不需再找我商量。”蔡广发也笑了,“话不能这么说。扬,少林鞋就是你推荐的。今年能赚多少钱,全指望少林鞋的鞋底呢。”陈扬问道:“怎么样,现在的产销情况如何?”陈胜利做了“汇报”。现在的鞋底厂,主要生产两种鞋底,一是少林鞋鞋底,二是休闲鞋鞋底,平均日产分别是一千双和四百双。若论产值,大概是一千一百块。少林鞋鞋底每双七毛,休闲鞋鞋底每双一块。算纯利润的话,大概是两百三十块。少林鞋鞋底每双一毛五,休闲鞋鞋底每双两毛。鞋底厂初创,就能有这个收入,已经非常了不起了。陈扬提了一个问题。“两位叔,咱们还有多少生产能力没有发挥?”蔡广发说,“现在只上了两个班,一班十个小时。如果三班倒,咱们能达到日产两手四百双。所以,咱们还有每天一千双的产能没有发挥。”陈扬点点头,“这不用担心。等到少林鞋在路桥市场上市,做鞋的同行就会慕名而来。到那个时候,鞋底销路就顺畅了。”蔡广发问道:“扬,你认为还有什么问题?”陈扬想了想,“一千一百块的产值,纯利润能达到两百三十块,对鞋底生产行业来说,已经是相当高了。两位叔,你们要做好竞争的准备。”陈胜利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少林鞋上市后,做鞋的同行会跟风,生产鞋底的同行也会跟风。到那个时候,利润率肯定会下降。”陈胜利点了点头,“这个问题,我和广发也想过。”“那么,你俩的底线是多少?”“百分之十五?”陈扬笑了,笑的同时不住的摇头。陈胜利哦了一声,“扬,那你认为是多少?”陈扬笑道:“我曾去路桥那边的几个鞋底厂做过调查。他们那边的利润率,普遍都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之间。而能接受的最低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七。”陈胜利点了点头,“扬,我懂了。”最后,陈扬给二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两位,我只能保证,今年你们肯定有活干有钱赚。”这个保证陈扬敢下。少林鞋肯定畅销,只要少林鞋畅销,少林鞋鞋底不愁卖不出去。鞋底厂不在陈扬的cao心之列,要cao心也只是帮忙而已,就像今天这样。村里还有其他的变化,陈扬也很关心。因为下届村委会选举越来越近。陈夏祥是带着参与其中的目的回村的。或者说,有一帮人的目的都是参与换届。时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