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88章 小江南 (第2/2页)
这么多江南古城?那得问朱元璋。 和顺古镇,跟巍山古城和大理古城一样,都是朱元璋的意志。也就是说哀牢、南诏、大理,这几个历史上强大的国家,明太祖都比较在意。 明太祖跟汉武帝一样,都懂得一点,制夷腹心。所以这里有很多徽派建筑,江南园林,还有很多祠堂。” 一路走来,如在江南。 “虽然汉朝就深入腹心了,但真正占据了这条丝绸之路的还是明朝。 玉出腾越,便来自于明清时期,正因为这里是南亚交易中心。腾越就是保山的古称。 除了军屯、民屯还有商屯。凡是朱元璋的意志所达之处,必有文献名邦。 所以这里也出了很多文人、商人,翡翠大王、布匹大王,他们也通过南丝绸之路,远渡重洋,使这里成为了著名的侨乡。 然后,他们又回来建祠堂修书院等等。他们已经把这里当做了故乡。如今,保山百分之九十是汉民,腾冲,百分之九十五是汉民。” “啊!”大家没想到这个边陲小镇这么多汉民。 “少数民族比实际的更少。移民迁移过来后,有的也依从当地习俗,同化了。他们说自己是少数民族,其实家谱往上翻几代,都是中原移民。特别是平坝地区。 某某哨,某某营,某某冲,某某所,某某屯,很多出自军屯。云州这样的地名比比皆是。这就是军屯产生的。 云州的汉人有一个共同的祖籍——南京。尤其是春城,被称为小南京。但是明朝一共移民三百万,南京有这么多人吗? 事实上来自各个地方,只不过集合到应天府出发。当时为了让他们移民,丞相刘伯温作诗一首:江南千条水,云南千重山,五百年后看,云南胜江南。” 游客们看着这小江南,夕阳西下,恍然不知何处。 “如今六百年过去了,云南没有胜江南,却因为千重山,完好地保留下来了很多江南城镇。” 大家游走在这古镇,宛若置身江南水乡,不愧绝胜小苏杭。 跟着古镇里一座座祠堂,何欢给他们讲述迁移来的几大家族。 “人就是在不断迁徙。对于他们的祖先来说,故乡是中原。然后他们也从南丝路上走了出去,遍布世界各地,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就是和顺。” “那哀牢人迁移到哪儿了?”一个游客问。 “没有确切记载,所以说他们和哀牢国一起消失了。 但是柳貌归附的时候,他是大王,还有七十七个小王。你看成七十七个民族也可以,所以才会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流传着圣母和龙子传说,因为九隆是他们共同的大王。 南诏说自己是哀牢王族,准确也不准确。舍龙部落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小国,说逃难到巍山,可能就是反抗的老虎部落迁到了巍山。 后面迁到版纳的可能是中央国。另外一些则迁移到德宏、怒江等等地方,变成了不同的民族。 南亚东南亚也常常发现相似的传说和习俗。总之,一步一步,哀牢人已经散居在云州高山里,大河边,或者顺着蜀身毒道走了出去。 所以东南亚中心国,确实是存在,并且辉煌了数百年。也以别的方式继续存在着。只不过像破碎的拼图,我们已很难将它完整地拼出来。” 大家游走在这高原小苏杭,看到的是六百年历史的古建筑和地标,而两千年前的古国,已不见踪影。 只能从小白龙的故事中想象了。 夜色降临,没有大理和丽江古城那样的热闹,发黄的白墙,灰黑的屋檐,高大的牌坊,古老的祠堂,有一些阴郁之感。 游客们好似有些难过了。 这就是深度游吧。 何欢看看他们,“回去泡温泉吧!腾冲温泉也是明代被徐霞客传扬的,云州很多美景都是徐旅行家发现的。但这一带少数民族澡堂会的习俗由来已久。可能九隆就是和他的兄弟姐妹泡在池子里建立达光王国的。” 回到酒店泡到温泉里,大家才化开来。 何欢也和周师傅泡在池子里,感觉从心肝都化开来。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路痴导游更新,第388章小江南免费阅读。http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