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五章 言谈(二) (第2/2页)
于摩诃菩提寺的大菩提树下圆寂而告终。” “而随之诞生的那柄【心光法令】,大概率是承载了包括来自天子、神兵等多种世界观下信息的产物,最终经由一队正在当地礼佛的我国僧人偶然拿到了手中,借着一个当天刚到当地的佛学旅行团协助,打了个时间差,连夜开车走小路护送回国。” “当然,这件事情上的确是我自作主张了,我愿意接受组织上的一切处分,绝无怨言。” 几位旁列“嘉宾”对视了一眼,却是不约而同的笑了起来,就连那位除了受到问询之外,一直保持着沉默寡言的史先生也不例外。 “绿水同志,说‘处分’就太过严重了,既然这件事并非是单纯出自个人私心的决定,那么即便是个人决策有些纰漏,组织上也不会太过苛责你。” “当然话又说回来,下次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你自然还是可以优先考虑汇报一下。毕竟一人计短,众人计长嘛。你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详参详,提些建议,共同决策,总比一个人把事儿憋在心里强。” “你要明白,我们是一家人,祖国始终是你的后盾。” 又一个穿着常服,手边搭着拐杖,脸上如枯树皮似的老人开了口。 “绿水同志,都是当过兵的,大家说话直一点有时候反而舒服一些。我知道,相对我们这些只在过去打过仗,几十年来也抛得差不多了的老骨头来说,你其实相当于刚从一个你死我活的战场上退下来不久的状态,因此时刻都保持着谨慎乃至怀疑的态度,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也很好。” “没有足够警觉和危机嗅觉的战士,始终只是个新兵。” 老人叹息了一声,声音有些木讷,显然牵动了些什么回忆。 “但是现在,你毕竟也已经离开了战场,我也只能勉强作为过来人,送你一点个人建议。有时候,你也可以稍微试着放松一点心里那根弦,学着依靠一下集体。毕竟古人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是时刻心里都绷得太紧,久而久之是会出问题的。” 那张年轻的脸就此转过来,对着老人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容。 刘青山的心里,当然清楚自己应该依靠的是谁。 一个弱势偏向的单独个体,在大多数时候,本就是需要依附着集体才能形成力量。这正是人类的社会性中所存在的客观原因。 而到了此时,大约也正如这位值得尊重的老军人所说一样,他已不再需要独自谋划。 ——因为,他已经再不是刚刚“回来”之时那样的“孤身一人”。 …… 事实上,就在数天前,继从许州发出的那一通内线通讯后,经过短暂的复合“验证”,他便被双方协调,最终安排直飞上京而来。 落地后迅速布置行程,经过初步验证自己的“独特身份”后,终于得到权限,经过多次转车运输后,在一间额外要求布置的房间内,这个尚未被真正完全确定的“重生者”,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结果. 他的要求得到了不打丝毫折扣,甚至犹有过之的满足! 这可比刘青山预料之中本该存在的最精简流程还要顺利、高效!堪称快得匪夷所思! 如此堪称特别的发展,无疑是径直跳过了中间诸多步骤的结果,甚至有几分打乱了“重生者”的预计安排。 但事实是,经由几位“特殊人士”的陪同下,与这个本来的无名小卒秘密磋商了数个小时! 再没有其它人知道,在那间保密拉满的房间里,他们究竟谈了些什么。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当刘青山带着那一脸复杂却又仿佛终于卸下了什么重担般的神情,迈步走出房间时问他,要不要考虑去军队里先扎个根,也被他坦诚地拒绝了。 他深知自己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其他,不在于亲自冲锋陷阵,不在于以老兵的资格去打磨那些生瓜蛋子,而在于这份脑海中正渐渐模糊下去的那一个个印象,在于这颗在未来二十年动荡中所磨砺出来的头颅,这才是他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 即便记忆中许多属于那个“尚未到来”之时代的信息已然残缺不全,变样,模糊,乃至于未曾了解过,但这些都无法否认的一点:他就是一台活着的“明灯”,一个可参照的内幕信息库,一份足以在某些关键时刻,为这艘大船破浪前行方向指引一二的助力! 背负在这个家伙身上的,可不再仅是单纯属于他自己一条命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