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88.剧本扎堆 (第2/3页)
来。但保持良好合作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她在内地的受众一直不高,而现在港圈没落,她肯定也得寻求别的出路。前提是她不想相夫教子,还愿意继续演戏为前提……” 听懂了齐雷的意思,许鑫点点头: “那也行。” 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挺矛盾的。 或者说,西影厂现在这种争取演员、导演的方式,和京圈其实没啥区别。 大家都是划分圈子自己玩。 虽然西北圈自己觉得,他们做电影不完全追求金钱,更注重艺术与推动天朝电影发展…… 但本质上,没钱也玩不转。 所以谁也不比谁高贵。 可偏偏没办法,他们没有选择。 你不争取,那捧起来的人,被别人拿走后,就算西北圈不介意,可人家圈子里的人介不介意还是两说呢。 说白了,这事儿就是军备竞赛。 可以不在乎,但不能没有。 而秦海露这种背景,反倒是许鑫最喜欢的那种了。 有演技、有实力、有后台。 不用跟谁低头。 如果人人都能这样,那这圈子的竞争氛围会变得很好。 可惜…… 这终究只是个幻想。 只要有人,不管什么地方都是江湖。 都会有纷争。 “那就问问王谦源的意思吧。要是愿意加入,我的下部电影可以考虑他。我觉得《太阳黑子》里有几个角色还挺适合他的。” 齐雷眼睛一亮: “已经定了?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今年么?” “……” 许鑫嘴角一抽。 “大哥,合计我刚才的话您老人家是点没往心里去?我今年都开两部电影了,还不放过我?” “哈哈哈,厂里就指望你创收呢!” 齐雷开了个玩笑。 弄的许鑫无语至极。 接着,齐雷点了一颗烟,端着茶杯说道: “你这次回来也正是时候,艺创中心那边,编剧俱乐部里出了几个好本子,你刚好可以去看看。你想导就留着,不想导就找其他人,主要看一下那几个本子,选一选,咱们好开拍。” “现在收拢了多少人了?” “编剧的话……光是正式会员,已经超过了80个。达成合作的还有很多……同样的,咱们开的价也高。他们那边人多也是正常,而且每个编剧都是两三个本子,三五个本子的往这投。 还别说……这些可能没在其他导演、投资商那过的本子,在我看来闪光点还是有的。很多故事都挺有意思,你一会儿可以好好看看。张勐这边我来谈就行,要是谈的妥,制片人的名头你占一个,到时候也好往外推广。” “好。” 制片人这种事情,纯粹就是要借自己的名头。 在看完这部片子的质量后,他很乐意。 就这样喝了几壶茶,灌了一肚子水后,快10点半的功夫,他的电话也响了。 张勐已经到了西影厂门口。 …… “张导,这位是齐雷、齐总。是我们厂发行公司的负责人。具体的事情你们谈就行,我那边艺创中心还有事情,就先不陪着你了。” 作为中间人,在张勐和齐雷中间搭了一座桥梁后,他就直接离开了齐雷的办公室,直接朝着西影厂那栋专门给艺创中心开辟出来的半截楼里面走。 说是半截楼,是因为在大办公楼里,它有着自己的一块区域。 早年间的西影厂傲视群雄,厂区地方大,各种仓库、楼区什么的特别多。 落寞之后,这些办公楼的使用区因为人才凋零而开始缩减。 后来从国家那批款盖了新楼后,好多老楼已经不用了。 但现在焕发了第二春,这些前人留下的财产重新出现了利用价值。 艺创中心这边改成了各种大小办公室组成的办公区。 虽然编剧、导演不经常在这里,但收拢的剧本,或者是导演提交的拍片预桉手续之类的,都在这里处理。 没办法。 地方大。 就是任性。 别的不提,就光是在编的合同工文员职位,没有个研究生学历都进不来。 这就是国企的优势。 一路进了办公楼,在二楼找到了挂着“编剧之家”牌子的办公室,他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刚进去,有个打扫卫生的小姑娘扭头: “您好……” 话音未落,另外一声呼喊在办公室响起: “许导?!” 许鑫一扭头…… 一40岁左右的大姐热情的走了过来。 许鑫觉得脸熟…… 这人好像姓马,但名字他忘了。 不过这也好办: “马姐。” 许鑫这一声称呼,让这大姐的脸上笑容更盛了三分。 “齐主任让我来看看最近编剧之家经过筛选的剧本。” “可以,没问题。” 这位马姐赶紧应了一声后,说道: “许导要在哪看?导演之家?还是自己的办公室?” “多么?” “挺多,加一起得有十来本过了三审的剧本,过了初审的就更多了。得有五十多本~” 编剧之家的审核是三审制。 剧本递交到办公室后,初审主要审核的是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以及故事是否能过审上映,确定无不良引导之类的“主流”审核。 二审阶段就是考量投资数额的大小,题材类型,回报率之类的。 而三审就是厂里觉得可以拍的故事。 不管是投资、题材、还是其他方面都在厂里的承担范围,只要找到合适的导演,演员,就能开始筹备剧组的那种。 “那给我都拿来吧。我回办公室看。” “那我让人给许导送去吧。” “也行。” 看着周围那些文员跃跃欲试想要表现自己的模样,许鑫点点头: “那麻烦马姐了,让人直接送我办公室吧。” “嗯……以后这种小事,许导打个电话就行。厂里新更新的内部电话号都发到每个办公室了。许导那应该也有。” “好。” 他笑着应了一声,跟马姐打了个招呼后就离开了。 直奔摄影棚。 也不知道那些想要在自己面前表现一下的文员,在送资料过去后发现自己不在会不会失望。 一路从半截楼里出来,他直奔厂里的五号摄影棚。 《33天》的方案已经敲定了。 五号摄影棚后面就是一片青草地,刚好适合一些外景的拍摄。 而到了摄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