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导演,我不比烂_593.旁观者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593.旁观者清 (第1/3页)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正文卷593.旁观者清一场戏一上午。

    这在许鑫的几个发小看来,是有些没想到的。

    最关键的是还没过。

    傶薇的状态有些挑不起来了。

    不过……其实也挺正常的。

    对于黄小仙这个角色,她的适配程度在于那股气质。

    那种眉宇之间的英气,以及本身性格的优势。

    可适合归适合,她毕竟不是正规科班出身……并且,电影和电视剧还是两回事。

    电视剧的周期更长,在这种拍摄节奏里,人物的表演只要能保证把剧本设定中的种种情绪所表达出来,喜怒哀乐能让观众看到,那就已经合格了。

    时长会借助剧情的推动,让观众产生代入感。

    所以对于演技来讲,除非真到了某一场要的镜头里,否则寻常时候的要求并没有特别特别高。

    但电影不同。

    电影里面,每个角色出现的每一帧,都必须要符合导演的要求。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导演去拍电视剧,进度总会比电视剧导演慢,预算总会比电视剧导演高的一个原因。

    演员也好,导演也罢,在电影和电视剧这两个板块上来说,虽然同为一体,但却存在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线。

    作为把一个故事压缩在一个多小时里讲明白讲清楚,还要让观众产生共情的艺术作品,它追求的就是超凡的精致与精细。

    半点都不能马虎。

    傶薇适合黄小仙么?

    很适合。

    但太粗糙了。

    这个一镜到底的第一个镜头,一开始是路线陌生,她在出错。

    但适应了路线的同时,她的演技却开始进入了薄弱状态。

    就比如一个接水后,转身,黄小仙看到了小野猫CICI那花枝招展的模样,她需要同时表达出几种情绪。

    第一种是脖子落枕的不适。

    第二种是转身后的观察。

    然后由这种观察转换为一种敬而远之的情绪。而这一层情绪里,还要从敬而远之,逐渐推进到那种带着点嫌弃的表情。

    因为这里的旁白会有关于CICI夜猫子的介绍,什么她是夜店达人之类的。

    给观众一种的既视感。

    最后是绕路走,同时带上降低自己存在感的那种略微句偻的样子。

    这些都是许鑫给傶薇剖析出来的东西。

    可在傶薇听起来,却跟天书一样。

    也不能这么说。

    应该是……一开始,她听着就跟天书一样。

    可随着许鑫一点点的剖析,她听懂了这一套完整的人物心态转换过程后,脑子里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而他的话,在其他那些配合傶薇的演员来看,包括文章在内,第一反应也觉得有些夸张。

    可看着周围剧组的人都是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大家伙又有些不自觉的忐忑。

    这就是许导的实力么?

    带着这份压力,不仅仅是傶薇,连其他人也都努力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露出来。

    但这第一条戏还是拍的不是很顺利。

    傶薇虽然已经在许鑫那得到了完整的人物心态转换的流程,但消化、模拟出来这种心态是需要时间的。

    哪怕许导在她身上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哪怕一上午一条戏都没过,也没说什么。但身为一个演员,剧组因为你一个人,导致一上午都白忙活这种高压力背在身上,谁都不好受。

    所以,中午在

    食堂吃饭的时候,傶薇都简单的盛了一碗汤。

    没和任何人坐一起,而是自己坐在桌前,拿着剧本皱眉琢磨着。

    见状,大家也不打扰。

    剧组的人希望她下午表现的完美一些,直接可以过。而今天有戏的演员们也默默的保持着状态,生怕下午自己也成了许导的。

    但唐烟今天的心里压力就没那么大了。

    李可的戏都是在燕京拍的,这边她没戏份。

    所以,她只是在观察,思考、借鉴、调整。

    她承认七哥在《黄小仙》这个角色上面,试镜发挥的很出色。

    或者说……她和黄小仙这个角色天生就是契合的。

    那种潜在的男人婆、混不吝的气质,俩人都类似。

    但作为在六月份刚和她合作过一部《夏家三千金》的人,唐烟可以很确定的是,自己和七哥的演技在伯仲之间。

    【目前用下来,听书声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语音合成引擎,超100种音色,更是支持离线朗读的

    。」

    俩人聊了大概五六分钟,而这五六分钟里,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吃完,离开了食堂。

    剧组的开拍时间是1点半。

    在唐烟的提醒下,似乎觉得思路可行的傶薇干脆把自己面前的餐盘一推,开始静静思考了起来。

    见状,唐烟也不在吭声,默默离开了。

    并且……

    她心里也觉得挺新鲜的。

    她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很少有这种能和别人探讨演技的经验。

    就像是一个在班级里成绩不算特别好的人,忽然弄懂了一道数学题,还把解题思路给了班级里学习那个学生一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