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1/2页)
现代科技的基石无非就是能源,材料。现在有了可控核聚变装置,在人类没有走出太阳系之前都不会存在能源短缺的问题。 能源不是问题以后,材料的问题就是困扰科技进步最大的拦路虎。人类的科技发展一直都离不开材料的进步。 从人类蒙昧时代的石头,到后面的青铜器时代的青铜制品,铁器时代的铁器,再到现代文明五花八门的合金材料。 能源和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史书。现在高天就准备在这本人类的史书上再续写一笔辉煌的记录。 高天在刚刚查阅论文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未能完成的材料试验。这个项目因为经费的问题被搁置了。 不过这个论文所研究的方向倒是让他觉得耳目一新。这篇论文的作者通过真空压力炉将钛,钨和六种不同的稀土材料与铁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反应。 由于试验成本过于高昂,这个项目被紧急叫停。但是这次试验产生的成果却让他看到了自己研究的方向。 材料的性能提升方向有很多,而综合这些材料的优点并加以强化是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在做的事情。 只是现代科学到了今天,材料的研究已经到了现有技术能够达到的巅峰。高天想要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当然了,对于别人来说,材料试验最困难的一步就是预测各种材料组合之后可能产生的性状改变。 高天的超级大脑可以通过穷举法将材料组合时分子间发生的变化都模拟出来。而且这一过程不用付出任何成本。 这个试验产生的新材料被实验人员称作钛钨合金。相比于它的同种金属类型来说,整体性能提升了百分之一。 而这百分之一不是单方面的提升,而是强度,韧性,抗腐蚀性等所有的性能都提升了百分之一。 这种性能整体提升的事情在材料学中一直都很少出现。不过由于提升幅度实在太少,实验的成本又太高,所以才被叫停。 高天当时看到这个实验结果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对于材料方面提升的希望就在这个实验上面了。 关闭投影之后,高天开始在实验室中着手复现这个实验。他想要在大脑中模拟实验过程就要先做一遍实验,然后才能在模拟中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 只要在实验室,他就基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等到刘京墨打电话过来,已经是下午的七点钟了。 “墨墨,你这会忙完了吗?” “嗯,我已经忙完了,你在哪呢?” “我还在实验室,等等我马上就过去找你。” “好,那我先去爷爷家,你直接过来就行了。奶奶前两天正好说让你来家里吃饭呢。” “好的,那我待会就过去。” 挂断电话之后,换了身衣服高天就坐上车向着刘教授的家中走去。 进门之后,刘教授一家对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最后在高天实在吃不下的情况下,他和刘京墨才从家里出来。 “墨墨,在这么吃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我就成一个大胖子了。” “怎么,我奶奶做的饭不好吃吗?” “好吃,可是吃的太多了” “这说明我爷爷奶奶喜欢你嘛。” “那你为啥不吃,你奶奶给你夹的菜都被你放在我的碗里了。” “我那不是吃不下了嘛,再说能者多劳,你多吃点。也是为以后的科研生活提前储备能量。” “好吧,你怎么说都有理。不过我还要跟你说件事。” “怎么了?” “我新课题的研发方案已经准备好了。等飞船的制造工作完成之后我就准备继续新课题的研究了。” “还有多长时间?” “什么?” “我是说飞船还有多久才能制造完成。” “最快也要两个月,慢的话三个月左右。” “那就是说还有时间喽,这三个月你要好好陪我。” “没问题,这三个月你想做什么都可以。” “你说的,拉钩。” “好,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悔。” 两人拉完勾之后,刘京墨就开始兴致勃勃的规划起了接下来几个月的行程。毕竟高天能一直陪在她身边的时间不算太长,总是要把握好这段时间。 就这样,接下来的三个月,刘京墨向导师请完假之后,两人又开始上次没有完成的旅行。 ...... 转眼间三个月的时间就一闪而过,正在火焰山感受大漠风情的两人被航天基地的电话给叫停了这次的行程。 得益于人工智能在生产方面的大规模应用,飞船的额组装工作进行的一直很顺利。 还有两天就是飞船第一次升空的日子,所以基地才会给高天打电话,让他这个总工过来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